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共和制成为发展中国家政体发展的基本趋势。许多国家都在这样的世界潮流之下纷纷建立了共和制的国家体制。而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却始终维系着君主制度,本文从沙特王国的内外两方面深刻剖析了其君主制长期而稳定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宗教因素、阿拉伯因素、西方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沙特小说的发展历程、特点及所处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沙特石油繁荣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70年代沙特石油民族主义的成功,实现了石油权益国有化;国家主义模式的推行,一方面合理优化了石油剩余资本,将其转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资本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得沙特得以依靠石油经济的优先发展,实现"非均衡—均衡"发展的过渡;同时,国家主义下的外贸发展也刺激了石油经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四个原因的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了沙特石油繁荣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沙特阿拉伯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原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其石油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在此期间,该国石油工业产生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实现国家转型,沙特阿拉伯在解决能源问题、维持石油产量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沙特阿拉伯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沙特独特的宗教、社会历史条件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表现出独特的特征 ,由于实施了较为符合其国情的民主化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沙特的政治面貌 ,尽管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民主化进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但只要沙特国家在积极融入全球政治民主化大潮的同时 ,认真协调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扬伊斯兰传统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合理因素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一定能继续发展 ,并推动整个中东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健康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北回族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自民国以来移居沙特阿拉伯等国者逐步形成群体规模,成为海外华人华侨的一分子。他们有着自身显明的特征,即虽然选择移居中东与其信仰相关联,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铸就了回族侨民的深层观念。他们不忘故土,视中国为祖国,教育子孙习学汉语言文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人因在居住国卓有才干,获得较高地位,乃在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缘起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特石油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特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逐步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民族主义最终取得成功,石油权益也最终实现国有化。同时,石油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又使得国家通过对外合资合营和重视科研教育以及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整合了国内生产力,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综合进步。援用李斯特的经济民族主义理论,从国家和生产力的角度来论述沙特石油经济民族主义,更能够加深我们对此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因素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而且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在逐渐上升。美国既是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霸主,又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中国的石油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充分利用中美石油关系积极的一面,防范美国对中国石油安全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对外经济、政治等关系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9.
吴彦 《国际论坛》2011,(2):71-76,81
世纪之交沙特阿拉伯的民间宗教政治运动是绝对主义时代现代化长足发展的逻辑结果。觉醒派运动通过合法地位实现权力分享;伊斯兰—自由主义运动超越宗教和世俗的界限而实现多元意识形态和政治力量的整合;圣战派运动以暴力手段对沙特家族的统治造成极大威胁。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多元化倾向,代表着公民社会发育的初步迹象,是民主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历史条件。民间宗教政治运动的滥觞,构成促进沙特家族政治改革和推动民主化进程的社会动力。由于缺乏共同接受的明确政治纲领以及克里斯玛式的政治领袖,沙特阿拉伯的民间宗教政治运动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政治联盟。官方统治基础与民间宗教政治运动之间的力量对比尚未改变,政治天平尚不足以发生明显的倾斜。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发动的反恐斗争实质上是美国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一场较量。美国希望沙特为反恐斗争提供“盟国”式的支持。作者在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长期以来存在于美国—沙特之间的那种盟国关系很难在反恐斗争中得到体现。本文从沙特王国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沙特王室政权的现实政治这两个层面来阐释这一见解 ,并就将来一段时期的美国—沙特关系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美国自二战以来十分重视通过公共外交向阿拉伯民众宣传其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文化,以期获得阿拉伯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从而维护美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依托于信息传播的媒体外交是美国对阿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也在媒体外交资源整合、方式选择、实践创新、绩效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2.
沙特政府实施的劳工“沙特化”政策,力图通过各种促进人力资源发展的有效措施,适度与合理控制外籍劳工的增长,并逐步由本国劳动力取而代之,同时尽可能消除长期依赖外籍劳工而诱发的各种负面效应.但从根本上看,大量外籍劳工的存在是由沙特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的不断膨胀以及劳动力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同时也受其他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沙特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大量雇佣外籍劳工的现状,劳工沙特化政策将经历一个渐进的,乃至不断阵痛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近代史上,中东一直是列强角逐的地区。二次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帝国主义对中东波斯湾的争夺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致使中东成为国际关系的一大“热点”。战后,沙特阿拉伯与美国关系的发展过程,就是美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争夺中东霸权,控制和利用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源起于突尼斯的示威抗议运动迅速席卷整个中东地区,并酿成一场政治动荡,多国政权发生变更。动荡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教育与经济的共生关系值得关注和深思。教育规模的扩大提高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技能,而劳动力市场的低迷降低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机会成本,这两者的结合是引发阿拉伯国家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之春当初所引发的乐观情绪已经被普遍的幻灭和不满所取代。卷入这场阿拉伯之春的国家日趋恶化的现状是对这场所谓的民主革命的强力讽刺。面对吉凶未卜的民主前景,中东民众对民主治国的有效性已经失去了信心。突尼斯日益恶化的局势、叙利亚内战的阴霾以及埃及社会的极度动荡,都对美国的民主输出构成了极大的反讽。  相似文献   

16.
近四十年来,虽然沙特妇女在教育、就业等很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甚至教育方面的增长率一度超过了男子,但性别隔离制并未因此而消失。沙特的性别隔离制之所以产生并得以持续至今,主要是由传统习俗与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文化的塑造、宗教、政府的强化、经济条件、父权制文化六个因素决定的。沙特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其走出性别隔离制的牢笼开启了一扇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突尼斯由自焚事件引起的骚乱,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以民众抗议和推翻现政权为目标的地区乱局被西方称之为“民主革命”,“阿拉伯”之春的发生与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推行的新干涉主义政策密不可分。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在手段和形式上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推行西方民主和价值观,改造阿拉伯世界,构建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绝对领导权的本质没有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石油最多的国家 ,石油安全战略是美国维护其国家利益的一项重要战略 ,美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石油外交。非洲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是美国全球石油战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石油供应地 ;同时 ,近年来非洲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因此 ,非洲也是美国推行“石油外交”的重点地区之一。美国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推行的石油外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根本上讲 ,是为了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9.
石油本身没有政治属性,但由石油衍生的占有权、控制权以及资源开发与利用、价格制定等因素则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近年来,对外能源高依存度一直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沙特作为世界上石油储藏量与出口量大国之一,对满足中国能源需求意义重大。中沙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以及互补的能源战略,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中沙能源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需要进一步强化中沙能源合作力度,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中沙能源领域的金融合作,建立双边制度性合作框架,协助沙特保障国家安全,与沙特和伊朗等国保持紧密的双边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伊拉克战争后沙特阿拉伯与美国的关系,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并不能影响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关系.沙特阿拉伯的诸多石油优势、地缘政治地位、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特殊地位及沙美关系较好的历史基础,这些均是伊拉克无法取代的.巴勒斯坦问题和极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活动使两国关系受损,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到沙美关系.从长远看来,双方在各方面互有所需,仍将是盟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