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长期以来,万恶的“四人邦”却把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做“奇谈怪论“来批,混淆是非,流毒甚广。邓付主席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再一次重申“科学是生产力”,把被“四人邦”搞乱了的问题重新拨正过来,在理论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作出的“科学是生产力”论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已经得到了我国理论界的普遍确认,但仍有人只承认自然科学是生产力,而否认社会科学是生产力。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不揣浅陋,拟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出发,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主张“社会科学是生产力”的文章屡见不鲜,当然也有持否定意见的同志,于是展开了一些争论。持否定意见者认为:“社会科学是一种纯粹知识形态的科学,它并不直接渗透到生产活动过程中,因而不能看作是生产力。”持肯定意见者反驳说:“生产力有两种属性,即潜在性和现实性,潜在性的生产力就是指还没有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产力。马克思说的科学是生产力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科学。社会科学之所以是生产力,因为  相似文献   

4.
对于科学是不是生产力的问题,前些年理论界展开过激烈的争论。经过争论,大家有了趋于一致的看法,这就是: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历来的观点,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实的科学命题。不过,有些同志在承认这一命题的同时,往往要加以如下的说明:这里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这就把社会科学排除在生产力范畴之外了。还有些同志著文立说,只承认自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弄清这个问题非常必要。文章认为 ,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 ,其作为生产力有着自身的特征 ,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八个方面。认清社会科学是生产力 ,对繁荣社会科学 ,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的概括,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对观察、研究和分析国际问题、当代资本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人们在理解和阐释这一论断的时候,却往往只限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不包括社会科学,这显然是片面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既要靠自然科学技术也要靠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也必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传统的观念是生产关系。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教导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或者说是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如果仅仅把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将生产力排除在外,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广东省社会科学生产力及其学科结构所作的定量分析表明,广东省社会科学论文量在全国的排名在2001-2003年的3年中继续稳居第五名。在这三年中广东省有14个学科稳居全国相应学科前五名,其中心理学稳居全国第三名,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稳居全国第二名。在这3年中,广东省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文经济地理、文化学等5个学科是新进入稳居全国相应学科前五名的行列,而新闻与传播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则跌出稳居全国相应学科前五名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略论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吕鸿儒,吕薇洲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日益充分地显示出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到论断日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那么,当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这“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共识,但对“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却殊多异议。其实,无论从科学的发展看还是从科学的结构看,抑或直接从社会科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都凸现出“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特征,而生产力本身的社会属性更无可置疑地证实着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里的“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生产力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塑造新型劳动者;第二,以管理为中介,进入生产过程,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第三,通过变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将社会科学运用于制定党和国家的政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那么,社会科学是否也是生产力呢?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其中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人类社会的认识而得出的,属于社会科学范围。所以,列宁明确肯定,马克思这个发现,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科学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理论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而且对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和创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也具有深远意义。在这一讨论中,一个问题即科学技术是不是也包括社会科学,或者说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兹将近期理论界有关社会科学与生产力关系问题的讨论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内的现行哲学教材,都把生产力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李冠英等主编的《哲学疑难问题新探》一书中(以下简称为《新探》),董永俊撰写的《经济基础为什么不包括生产力?》对经济基础是这样定义的:“所谓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作者并论述了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的理由。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弄清它的内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经济基础应当包括生产力,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理论探讨,同董永俊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的繁荣与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文化尤其社会科学繁荣的几个朝代都是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的时期。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类较晚,起初学科是模糊混淆的,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科学才与自然科学清楚分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科学的繁荣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社会科学的繁荣可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引导和规范生产力的享用。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快社会科学的繁荣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生产力的属性,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知识生产力",是潜在的生产力.通过社会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其生产力功能得以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生产力价值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和明确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也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结论是明确的,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就其整体来讲也是第一生产力.1 理解任何事物都应从其基本概念开始,理解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也应从生产力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谈起.生产力作为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性概念.当人类社会处在农业时代时,人们只需要用简单的工具,依靠体力,就可以从事生产劳动,主要劳动对象是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会认为生产力仅仅是由劳动力和劳动资料二要素所构成.后来随着各种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对象(原材料)在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些原材料对生产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没有石油就不可能制造出各种石油产品,这时人们便进一步认识到了生产力中应该包含劳动对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它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马克思正是从这次技术革命的大潮中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强大力量,才作出了“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理论界对社会科学与生产力关系问题展开了大讨论。在社会科学为什么是生产力、社会科学是什么样的生产力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意见的纷争,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会科学这一热点问题上争衡尤为激烈。在问题的论证中存在着二律背反。二律背反观点的症结是形成相反命题结论的根由,一些基本范畴的重新界定是解决二律背反的基本前提。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创造和提供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是与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以及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精神生产力”概念整合在一起的;中外科学分类也明确了这一点;以电脑技术和其它新科技革命成果武装的当代社会工程枝术日益显示的巨大作用更是现实确证,所以,我国现代化的关键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及其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育、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方面较详细考察了社会科学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