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说“韵”     
“韵”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从“韵”语义的历史流变可见,“韵”的传达表现,既强调超迈不俗的内在精神与个性情趣之美,又追求一种淡泊自然、含蓄空灵、意在言外的意境风格表现。“韵”与重神写意理论不同,有着更明确的源自庄、禅的哲学美学基础与文化内涵。“韵”范畴在魏晋和宋代得到推重,从艺术创造和艺术品味两个方面大大深化了古代审美意境和风格理论。“韵”还典型地体现了山水画审美意识和追求,这又为进而考察古典美学具体范畴在不同艺术类型表现上的特殊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古典美学“理想”范畴的研究王强东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开始,到18世纪末德国古典美学的终结,前后2400多年西方各国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习惯上统称西方古典美学。“理想”,是西方古典美学中常见的重要范畴。不同的美学家对它有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3.
自从贺长龄、魏源编纂的《皇朝经世文编》于1826年刊行后,到民国初年止,竟有19种仿《皇朝经世文编》的续编问世,形成了独特的经世文编现象。经世文编代表了一种著录形式的创立,具有体例精善,搜罗美备,注重时效的特点。经世文编一续再续的内在思想动力源自中国传统的交易思想。贯穿于经世文编的思想主旨是传统必须变革。经世实学的致用性使经世文编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性和开放性。经世文编宣扬的经世之学“政详学略”,究其本质而言属于政治文化范畴。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的“文”、“道”离合之辩,主要包括文体古今之辩、道体醇杂之辩、“立身之道”与“文章之道”的异同之辩.它在宏观上处于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之内在思想联系的逻辑框架之中.和人们习惯上认为“道”学有碍“文”学的观念相为互补.  相似文献   

5.
王齐 《阴山学刊》2008,21(4):30-32,98
“和”作为中国古典美学史的重要范畴,统摄性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特征。六朝时期,嵇康提出的“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命题使“和”范畴内涵和意义都有所发展。“和”范畴这一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体现了特定时期艺术观念的进步以及美的自觉的发生,对六朝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以农立国,农政向为国家政要之一.甲午战后,西方的“农学”知识大规模传入,“农学”一词成为19世纪末开始流行、20世纪初风行的一个概念.从《皇朝经世文编》到《皇朝经世文续编》再到《皇朝经世文三编》,鲜明地昭示了农事内容由“传统农政”到“近代农学”的变化.从“农政”走向“农学”的时代意义,彰显两千年来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架构已到了最后的自立阶段,至19-世纪中叶起向“经世之学”转变,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分科之学”的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7.
文质辩说     
文质辩说张怀瑾《论语·雍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与“质”,作为东方古典美学的特殊审美范畴,它的确切含义及其深刻的历史内涵,究竟应当作何理解?论者常谓确指审美对象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质”谓“内容”,“文”为...  相似文献   

8.
关于“按劳分配”范畴的最早出处王志毅苏中一《论按劳分配科学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见《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一文,对“按劳分配”范畴之历史渊源追溯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未能探寻到这个范畴的最早出处,颇令人遗憾。苏文认为是列宁首次概括出了“按...  相似文献   

9.
从“人文”两字说起肖云儒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研究员我五十年代末在京求学时,就读《人文杂志》,这一读就读了大半辈子,由英气勃发读到乐天知命。我是“人文”的老学生,“人文”是我的老老师。老师逢大寿之喜(复刊百期),我应执弟子之仪。现代信息社会使时空浓缩、心...  相似文献   

10.
论“崇高美”的质的规定性张宏梁从强调量的规定性到强调质的规定性崇高(或“崇高美”、“崇高之美”),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它和其他范畴、概念一样,总处在运动、发展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西方美学史上最初出现“崇高”这个美学概念,是从自然景物出发...  相似文献   

11.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明代学者徐有贞曾说过:“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关于宋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原因,古今学者见仁见智,众说纷云。笔者试从宋初统治者主要是太宗皇帝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推行“右文政策”这个角度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相似文献   

12.
余开亮  蒋一书 《中州学刊》2022,(10):134-140
针对浮华不实、只顾雕饰辞藻的文坛状况,为重建文学的教化理想,刘勰从文道关系、创作主体和作品本身三方面对“文”的内涵进行了美学扩充和归正。通过恢复文与道的必然性关联,刘勰论证了文章教化价值的形而上根源;通过打通六朝的感物说与儒家的“诗言志”传统,刘勰重塑了“感物吟志”的创作主体;通过发展先秦两汉儒家文质观,刘勰从文章形式与内容两方面重新定位了理想之文。刘勰通过文论思想将儒家教化观与文章审美观相融通,在一种整体性的视域中,创造性地重构了彰显儒家人文精神的教化的美学。  相似文献   

13.
郭庆财 《阴山学刊》2009,22(3):27-31,38
“永嘉文体”是盛行于南宋乾、淳时期的科场程文体式。开创者陈傅良以及吕祖谦等浙东士人在科场中的成功,使“永嘉文体”大盛,其程文作品被奉为范文在士子间流传,使科举文风趋于熟滥。而陈、吕后来皆悔其少作,体现了永嘉事功之学与科举虚文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14.
“泰山学”的奠基之作——《徐北文文集》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学”的奠基之作——《徐北文文集》读后张华松泰山,诚然因其赋形很美,巍然屹立,气象岩岩而为天下所瞻,但它之得以成为众山之祖、五岳之宗,却基本不在于它的自然美,而在于它的伟大的人文价值,在于它那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泰山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底蕴是如何...  相似文献   

15.
李泽厚先生曾指出:“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①这一观点对我们全面认识我国诗歌美学,无疑是有指导性意义的。但就古典抒情诗而言,在抒情性方面所表现出的道家美学思想则更加浓厚。从整体上看,古典抒情诗歌在虚静、自然、空灵、含蓄、模糊等方面表现出的艺术美,更能见出中国古典美学特色。正如叶朗先生所说:“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②本文试从老庄美学思想对古典抒情诗歌的具体影响,选其一二来谈谈古典抒情性诗歌的审美特点。一、意象的平…  相似文献   

16.
万国崔 《船山学刊》2011,(1):117-120
荀子身处战国末叶,深感单纯地以儒家“礼、仁”学说难以实现其“一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以儒门弟子的身份.创造性地提出已超出儒家思想范畴的现实主义政治主张——“王霸杂用”。从荀子迂回曲折的学说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荀子迫于时势而法古其表,标新其中。其“法后王”与“法先王”思想是两者兼有的,是新与旧的有机整合,是儒家之“法先王”与法家之“法后王”之间承“先”启“后”的一个环节,具有先秦儒、法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时代,“文”作为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至少包含了三种义项,其中每一种义项对后世的文学观念都发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文者质之饰”。这种将“文”、“质”并举的观念在现象层面上导致了重内容、轻形式的美学倾向。(二)“文者道之显”。这种将“文”、“道”并举的观念在本体层面上导致了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美学倾向。(三)“文者礼之盛”。这种将“文”、“礼”并举的观念在功用层面上导致了重政治教化、重社会效果的美学倾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庄子》本文为分析对象,较细致地梳理庄学关于“美”、“文”生成与本质的思想。文中贯通“天”、“性”、“朴”、“真”等范畴,指出“天”、“性”不仅是庄学思想的内在脉络,也是它关于本原性艺术观念的基本理路;体现了“天”、“道”、“自然”的“性”之“朴”“真”,是美与艺术存在的根本,“朴”先于“美”。庄学所界定的“自然”、“朴”、“真”非仅是艺术风格层面的概念,更关涉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19.
“变”是《易传》美学的精髓。《易传》认为美是在事物的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事物的变化,就没有事物的美。“在天成形,在地成象”,都是由于变化。天地混一,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之形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的形象之美。《易传》的美学思想与它的哲学思想相适应,认为美一产生于事物之“杂”,《系辞下》所谓“物相杂,故曰文”;二产生于事物之动,《系辞上》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天下事物  相似文献   

20.
李胜垒 《理论界》2023,(7):63-69
在朱熹的诠释之下,儒家的“为己之学”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形态。朱熹首先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以“得之于己”解释“为己之学”,认为“为己之学”在于提升人的内在德性和人格境界,而不是去取悦于人,这是探究义理、从事学问的首要。“为己之学”强调成己成物,要求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成就万物,这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系天下苍生的德性品质。“为己之学”是圣人之学而非科举之业,这是朱熹对“为己之学”的总结和概括。“为己之学”,是成人成圣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是对正确学风的倡导,是对把为学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对当今社会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