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十月,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对药王山摩崖造像进行了第一次勘查。药王山位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之西南。两山原本相连,后因修路而凿断。药王山最早叫“角布日”,意为山角之山,这是相对红山而言,后因山顶的招拉笔洞寺为业医喇嘛所居,所以,今天一般称此山为药王山。药王山大致呈“S”形,有东西两个山头,摩崖造像主要分布于较低的东面山头北崖壁、山北的南崖壁和山南面崖壁三处。其他崖壁的摩崖造像因凿山修路、建房取石而不存,就现存者统计,仍不下五千尊之多,其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时代有早有晚,时间延续性强,若与此山的“查拉路甫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     
“云南”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云南通志》载:“汉武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祥云县志》亦载;“汉元狩元年,彩云现于白崖,遂置云南县。”二是见《辞海》注:“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在历史上,《史记》和《汉书》称云南境域为“西南夷”。《三国志》和《华阳国志》称为“南中”。汉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置云南县(今祥云县云  相似文献   

3.
松赞干布,《旧唐书》作“弃宗弄赞”,有时简称“弄赞”。《新唐书》作“弃宗弄赞”,“亦名弃苏农,亦号弗夜氏”。《卫藏通志》作“曲结松赞噶木布”;《中华佛教史》作“双赞思甘普”,或“双赞王”;《蒙古源流考》作“特勒德苏隆赞”,其余各书,或作“桑赞甘普”,“松尊冈波”,松赞冈布等。藏文松赞,端庄尊严之义,干布,深邃沈宏之义。曲结为依佛法而统治之王,即法王之义。吐蕃致唐国书,自称“曲结松赞干布”,唐人误认“曲结松赞”为名,而译作“弃宗弄赞”,以“干布”为尊号,译作“赞普”也。《蒙古源流考》所称“特勒德苏隆赞”的“特勒德”三字,藏文无对音可寻,疑为蒙古语“法王”之义。其余各字皆有对音可查。惟《旧唐书》以“冈布”为“赞普”则系误解。查《新唐书》,“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其意与《新唐书》的解释同,与冈布意义有别。公元569年,丁丑,陈宣帝太建元年,松赞干布生于吐蕃旧都亚隆札对园之降巴木  相似文献   

4.
《卫藏通志》的著者是和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藏通志》为《西藏研究》编辑的西藏研究丛刊之一,一九八二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新版”),书后附有吴丰培先生撰写的《<卫藏通志>著者考》。从此,这一重要的西藏志书广为流传,为藏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欢迎。《卫藏通志》成书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只以抄本流传,鲜为人知。清朝光绪年间由袁昶收入《渐西村舍丛书》之后,才逐渐流布。由于它提供了有关清代前期历史的大量官方档案材料,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广泛加以引用,被目为清代前期西藏地方史的权威著作之一。但是,关于这部重要历史文献的作者,一直未有定论。袁昶在刻印这部书  相似文献   

5.
据《卫藏通志》记载,清前期,拉萨建有两座关帝庙,一座在札什城,一座在磨盘山。札什城关帝庙早毁,磨盘山关帝庙保存至今。作者对磨盘山关帝庙铜钟铭文进行重新辨识,订正了《拉萨市文物志》录文的错误,并以铭文所录88位将领职衔、姓名及题款年月为线索,结合史书及相关碑铭资料进行综合考证,大致推断出磨盘山关帝庙的创修与竣工时间。  相似文献   

6.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安葬在何处?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传说,但传说终归是难以置信的。据史书藏文《新红史》记载:松赞干布“死于彭域塞莫岗,随后建陵于琼结索达。其间填以稀有之珍宝,称此陵为松赞干布陵,今仍称此名。”《松赞干布遗训》中记载说:松赞干布墓葬于琼结之雅隆顿卡塘,墓名称“红陵”。《松赞干布年谱》中  相似文献   

7.
元代,瑶族事迹已大量载于史籍中。其名除通作“瑶”外,尚有其它称谓: “莫瑶”。如《元史·余阙传》载:元统时,“会莫瑶蛮”反。按:莫瑶之名,由来最古,早在《梁书·张缵传》中已有文。 “山瑶”。如元人阳恪《平蛮记》载:黔中郡辰、澧二州蛮反,元当政者“起集山瑶、仡佬以为响导”(见《元文类》卷二七)。按:山瑶之名,宋已有之,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即有此称。  相似文献   

8.
一、帕玛日关帝庙概貌  1、帕玛日关帝庙的布局在拉萨布达拉宫以西,药王山以北,有一座高约20米的帕玛日山。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将军福康安等清朝官兵在山上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即帕玛日关帝庙。“由于这座小山形似磨盘,清朝驻藏官员称其为磨盘山”,①故此关帝庙又称为“磨盘山关帝庙”。磨盘山关帝庙属较为典型的汉式建筑。歇山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四角飞檐排空,屋脊两端装有红陶鸱尾,主殿外东墙上镶嵌着一个意在保佑建筑安然的大石祖,庙内是汉式抬梁木结构,前墙整体为棂窗。磨盘山关帝庙占地面积约6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余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赵长治 《民族学刊》2019,10(4):92-98, 128
姚莹《康輶纪行》是一部主要记今西藏及川西高原藏区史地及文化、民俗的著作。康藏之行及撰《康輶纪行》时,姚莹参考了《卫藏图识》等几部清代早期西藏地方志,从《卫藏图识》之《图考》上、下,《识略》上、下及《藏语》等卷中摘引了大量资料。姚莹重视《卫藏图识》的资料有迫切希望较深入地多方面了解西藏的原因。《康輶纪行》对《卫藏图识》资料的利用不仅量大,并具有利用其资料十分全面但又有重点等四个特点。姚莹对《卫藏图识》及资料价值的重视,说明《卫藏图识》修纂有特点,内容也显丰富,已是清代西藏地方志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成飞 《中国藏学》2023,(3):83-90+213-214
四川因与西藏接壤,在历代中央政府治藏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其相较于内地,了解西藏、认识西藏也更早、更全面。清代四川3部省志,康熙《四川总志》设“西番”目,雍正《四川通志》设“西域志”一卷,嘉庆《四川通志》设“西域志”六卷,专目专卷记载川西高原地区和相邻的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清代四川省志书写西藏和行省修藩志的特色。此与川相邻的地缘格局,清朝不断调整完善的治藏政策,四川省在边疆经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清代从上至下对修志的重视密不可分。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及川西高原地区,经历从西番之地、四川之西域到国家一统下的西藏书写视角的发展,展现出有清以降内地人们从对“氐羌地外”之“吐蕃区域”模糊认识,到以宁静山为行政区划的初步认识,再到大一统疆域观下西藏的成熟认识,反映了清代大一统疆域观中内地时人对西藏认识变化的过程。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的资料,也从延续明代的地方性文献,逐渐发展为基于中央政府贮存的史志修纂,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局限,展现出四川省官署从“经世致用”的地方志修纂思路转变为对标中央政府权威史志编纂思路上,对之后西藏地方志修纂产生了影响,昭示了“一统无外之盛”的大一统政治文化,是清代...  相似文献   

11.
诞生地域四周雪峰环绕的藏族地方,居住着神猴及罗刹女的后裔。继承了父亲性格的繁衍生息的地方称“博”;继承了母亲性格的生息繁衍的地方称“博钦布”。这是藏区广泛流传的故事。据布敦·仁钦珠的《量论释》记载:“所谓‘博’,指的是卫藏、阿里等地区;所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在10月31日《解放军报》第一版《各民族学员互帮互学紧密团结》一文中,见到有“■族”之称,我翻阅了一些有关资料,查对了《我国少数民族简表》中所列的55个少数民族,都没有找到“■族”的名称。是不是象“阿细”、“撒尼”属于彝族支系一样,“■族”也是南方某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对于西藏有无冶金业,人们争议颇多。许多人认为西藏本地不产金属,没有冶金业。比如:中央民院研究部1955年编的《西藏社会概况》载:“……铁器业也极不发达,一方面由于西藏本地以前不产铁,生熟铁都由外面输入,价钱很贵;另一方面是从事这种工艺的人很少。”(该书25页)《卫藏通志》也载:“藏地素不产铜,向来成造佛像,仅用巴勒布商人贩来铜器销毁铸造,……若有不敷,再赴塘西南二十里路程,云南所属之吉当着地,收买熟铜。……藏地山上并无林水,偶有些小柴枝,炭质脆薄,不能烧烧生铜。”(该书325页)那么,诸如其类…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古代汉文典籍中有“賨”、“賨布”等词。“賨”见于文献,最早的是杨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賨布”首见于南朝宋人范晔的《后汉书·南蛮传》,云:“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两丈,是谓賨布”。最早对賨作出解释的是南北朝时北齐魏收的《魏书·李雄传》,云:“賨李雄,盖廪君之苗裔也。……薄赋其民,口出钱三  相似文献   

15.
《西藏研究》有文提出:“喇嘛教”之名不当,宜改为“藏传佛教”或“西藏佛教”。此后,陆续见报刊有文申此意见。我则以为大可不必。名称约定俗成。既已通行,众人皆知,何须更改?“中国”,今证明并不居世界之“中”,难道也要改?喇嘛教之“喇嘛”是藏语音译,内地流传已近千年,人们都知道是佛教一个宗派,源于藏,而传青、蒙各地,已经可以了。改为“西藏佛教”,又有何优越?表名称之名词,不可能将意义概全。“黄河”取“黄”义,长江取“长”义,但黄河也长,并有水清的河段;长江也有水黄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我于1970年开始,借在草原站工作之机,对《蒙古秘史》中所反映的地名,作了实地堪察。现将部分地名考述结果分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斡尔讷兀山:高706.7米。《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浙忒”、《中国历史地图集》(七)称“建忒该山”,《青史演义》称“塔海木”,意为膝盖一样(指哈拉哈河在此拐弯)、《呼伦贝尔志略》称“倭儿多山”。现在称“欧布根乌兰”,因山上有几块散状暗红色石头,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翻阅明清时期记载岭南和贵州,尤其是广西的一些地方志和笔记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记述有关“伶人”的文字。此一“伶人”,非指我国史上以唱戏为职业的艺人,而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伶读何音,清乾隆《皇清职贡图》说:“伶者另也”。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七也说:“伶犹诗所谓卢令令也”。另、令同音,读为liη~4 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说:“辰、沅、靖州(今湖南省沅陵、芷江、靖县) 蛮有仡伶,有仡僚,有仡榄,有仡偻,有山瑶;俗亦土著。外愚内黠,皆焚山而耕,所种粟豆而已。”这里所说的仡僚,从  相似文献   

18.
在回回一词的语源问题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把回回看成是回纥(回鹘)一词的音转。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大抵外国之音,皆无正字。唐之回纥,即今之回回也。唐书回纥,一名回鹘。《元史》有畏兀儿部,畏即回,兀即鹘也。其曰回回者,亦回纥之转声也”。可见,回回为回纥之音转说早在明末清初便已经有了。刘智的《天方至圣实录》、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屠寄的《蒙兀儿史记》,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等著作,无不采用此说。 例如,洪钧在《元史译文证补》中指出:“唐书称回纥之先本匈奴,则似与今蒙古相  相似文献   

19.
清初蒙古八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谓“十一旗”的问题 《清太宗实录》天聪九年二月丁亥条记载:“编审内外喀喇沁蒙古壮丁共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三名,分为十一旗”。这十一旗是指蒙古八旗和古鲁思辖布一旗、俄木布楚虎尔一旗及耿格尔同单把共管的一旗。古鲁思辖布等三旗共有9,123名壮丁,占此次编审壮丁总数一半以上。有的学者认为:“这三旗肯定仍然隶属于原有的八旗满洲之下”。这一看法似可商榷。  相似文献   

20.
小城凤凰     
湖南省西部边陲有一个美丽小城──凤凰。凤凰县历史悠久。据《凤凰厅志》记载:“凤凰之名因山受”。在县城以西五十里有一名山,其山处于群峰之中,形状若鸟,昂首展尾,人们为取吉祥,称为凤凰山。由此可见,凤凰美名由此而来。凤凰,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多民族县。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在中国生活将近60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第一是湖南的凤凰,第二是福建的长汀”。武陵山脉绵延到凤凰,小城山恋起伏,蝈壑星布,溪河交错,林木葱笼。有国家森林公园南华山,“天下奇景一洞收”的天然溶洞奇梁洞,保存完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