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恩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对此,应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辨析:我们既要坚持马恩设想的科学性,又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终极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后,必须大胆吸收、合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对我有用的肯定成果;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解决落后的生产力与“超前”、“超高”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注重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列宁关于比较落后国家首先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有一个产生和发展过程。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比较落后的俄国可以首先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又认为俄国可以首先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但是,列宁关于比较落后国家可以改变通常的历史顺序的思想,并不包含否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的意思。他认为,比较落后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要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则需要至少几个先进国家工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的建立使马克思晚年的伟大设想变为现实。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飞跃。然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制度上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之后,遇到了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为此,各国都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中既有宝贵的经验,更有痛苦的教训。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普遍遭受严重挫折的形势下,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历史考察出发,研究和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征,特别对社会主义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进行了探索。作者认为,必须具体分析历史环境和不同国家的国情,才能理解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才能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进入社会主义,这是第一种跨越.面对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趋势,在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论断.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可以称之为第二种跨越.过去,我们往往只强调社会制度可以跨越,现在又提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实现跨越,这就把跨越问题讲全了."双跨越"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成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然而历史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出发点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针对三十年来所形成的僵化体制而进行的全面改革,有两个交相辉映、和谐奏鸣的主题,一个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一个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如果要作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那么我们可以说,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天,平等应是充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天地之  相似文献   

7.
对 2 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经历了四个时期 ,有两次重大突破。革命取得成功跨越了既定的理论 ,给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历史难题” ,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继续发展社会主义。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社会发展一般理论,列宁结合着俄国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加以发展,形成了马列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通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结合着中国的实际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仅继承了马列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而且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开拓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个时期,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开展了讨论。根据10月10日以前报刊发表的有关内容,分几个问题简要综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提出来的。许多文章指出,这一论断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它改变了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传统提法,使社会主义的实现建立在那些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社会现实基础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突破了历史变化顺序的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初定模式。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等重大问题,是马克思晚年认识的新拓展。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应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中国革命的实践应验并且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治发展,就是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观,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原先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 ,在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越后 ,还要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 ,这是这些国家社会主义成功的必由之路。当前 ,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去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 ,提出这些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躯壳中破胎而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高级社会主义形态;后者则主要诞生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内在的必然性与历史的机遇促使社会主义完成了一次飞跃。作为前者的实现形式,后者必须摒弃种种不完善的模式,以更符合社会主义本质、更符合时代精神和具体国情的实现形式存在并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15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经历了三次重大理论创新:第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两个必然性",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动力和现实途径,描绘了未来科学社会主义的初步蓝图。第二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与中国化的历程,找到了适合俄国和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第三次重大理论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的问题。这三次重大理论创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已经成为历史和现实。但是由于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在我国因遭受重大挫折至今还比较落后,东欧一些国家出现剧变的情况下,一些人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便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象中国这样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超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应该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重新走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关系到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带根本性的理论前提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留给人们深刻的反思.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率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在破解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中却遭受了巨大的挫折,总结经验教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仍是今后发展社会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已经作出的抉择。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呢?这又是历史提出的重大课题。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政权,避免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生产力,但正因为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所  相似文献   

18.
东方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新的探索。其贡献在于:提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理论依据;回答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问题;解决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途径问题;找到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包围     
社会主义国家处在资本主义强大的包围之中,我们必须有被包围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但历史实践的结果,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后取得胜利。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世界历史新纪元的俄国,原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总产值只有美国的6.9%。解放前的中国,饱受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中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开辟的一条由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具有独立的社会形态、浓郁的中国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