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媒介,揭示批判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生产逻辑。奈格里的非物质劳动思想旨在阐释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安渡危机该往何处去的问题。奈格里以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为依托,用“非物质劳动”揭示资本主义对世界秩序的新控制,揭示资本增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只有回到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才能回应非物质劳动的问题与挑战,对非物质劳动的理论进行现实的批判,因此,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仍具有解释世界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洪军  罗建平 《理论界》2009,(10):77-79
相对于福特时代,当代社会的劳动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哈特和奈格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提出了作为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的非物质劳动的概念.并且认为在当代非物质劳动已获得了霸权.这一非物质劳动霸权蕴含着极大的革命潜能.非物质劳动概念的提出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断裂,在后现代革命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和需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产品、劳动、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四个方面的异化,形成了自己的资本批判逻辑;鲍德里亚则在《生产之镜》中力图用象征交换解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劳动概念及其分析方法,重构一种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本文认为鲍德里亚在解构马克思理论的过程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刻意歪曲,其资本批判理论只有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琳 《理论界》2012,(1):4-6
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并未使我们感到喜悦,消费至上的消费逻辑也没有给人们带来所谓的个人生活自由,人们感到了深层的压抑和无力的反抗。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理论批判与理论反思。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出发,通过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愈益突出的消费景观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批判,揭示了劳动的商品化过程与劳动产品的货币化过程也就是人的奴役过程和人的物化过程。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唯物史观的分析视角:物的消费逻辑遮蔽了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关系,人的物化过程遮蔽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有机社会关系。因此,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对为理解和克服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警醒意义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由舒尔茨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新自由主义风格,即通过把经济学延展为社会分析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资本逻辑普遍化。这一理论认为,在古典经济学中,劳动被视为一种抽象化的被动因素,而“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把人包括进来,也就是基于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者主体性以实现经济增值。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的重新主体化,造成了劳动者成为资本家的幻象。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野中,人力资本理论并未超越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困囿于资本主义内的任何劳动主体性建构都是伪主体。但由于后福特制生产的非物质化、智能化转向,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解放的潜能,这与马克思所揭示的大工业所造成的劳动趋势具有相通之处,成为在当代语境下继续思考劳动解放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是数字时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现有对数字劳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问题的研究,存在“数字劳动是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不存在明确雇佣关系所以是非生产劳动”等错解和误读。研究数字劳动生产性问题,要以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为根本依据。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揭示,生产劳动的含义具有理论决定性、客观确定性和自然必然性,界定生产劳动概念要运用物质规定性标准和社会生产关系标准,生产劳动时间的相对缩短和节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向。我国生产性数字劳动的含义是生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少于自己消费的价值的、有益于社会的商品的数字劳动。要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数字劳动的各自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数字劳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4-17
区别于马克思预见的作为生产要素的"一般智力"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构作用,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在非物质劳动的基础上建构了大众民主革命的主体,"大众"的抽象性决定了这一主体的虚幻性。安德烈·高兹挖掘非物质劳动中的生态意蕴,但其改良主义思路使生态社会主义成为劳动解放理论的另一个乌托邦。非物质劳动的发展为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奈格里、哈特看来,非物质劳动是基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境况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劳动霸权。在某种程度上,奈格里和哈特的“非物质劳动”与“生命政治”是两个同一概念,它们与帝国、大众等概念有逻辑地勾连成一体,形成了一种以大众本体为基础的主体政治理论。这种以大众本体为基础的主体政治理论以马克思的文本为理论支撑,以现实的社会问题为导向,意在解决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革命可能性问题。然而,其革命可能性的逻辑是以大众本体为基础的主体自我解放逻辑。因此,该理论不过是马克思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的革命政治理论片面化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马克思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看作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种不妥当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说成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不包括非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无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只是分别考察生产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和生产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其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马克思《资本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通过考察  相似文献   

10.
对劳动的批判是当代激进理论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论题。从马尔库塞对消遣和表演的存在论理解,到鲍得里亚的象征交换理论,再到库尔茨对闲暇文化的激进赞美,都是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入手,进而把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变成对劳动本身的批判,最后走向一种彻底乌托邦式的反资本主义立场,以此来试图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典批判。这种对劳动的批判无疑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由此也反映了马克思学说在当代激进理论中所引发的深刻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及其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第一部分是探讨市场经济下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收入的来源问题。文中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对价值的创造 ,并在以下两个方面扩展了马克思的价值论 :一是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也可以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 ;二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中的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同样是创造价值、提供剩余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第二部分是探讨市场经济下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收入量的确定问题。文章澄清了从价值决定中探寻分配方式的误解 ,论证了在市场经济下 ,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一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 ,获取收入的方式和数量取决于供求和竞争性的价格机制 ,说明了培育成熟的市场是使我国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的基本保证。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当前颇为流行的“要素贡献论”、“要素价值论”及其理论来源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一般、商品生产形式、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撇开物质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四个不同角度研究和界定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搞清和正确认识这些复杂的论述,有利于理顺物质资料生产和非物质资料生产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蒋海益 《江汉论坛》2002,3(7):39-4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对生产要素职能(功能),尤其是资本职能(功能)进行价值分析。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作为唯一要素决定价值;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是多种要素功能互补共同决定价值。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绝不是“价值一元论”。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新诠释为“功能价值”分析,既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几个问题——兼与叶祥松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学派和重农学派都强调某一产业劳动的重要性,它们是引导劳动投向和产业发展的理论,这在商品经济的早期阶段,即形成统一的市场以前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但是,形成统一的市场以后再片面强调某一产业劳动的重要性就没有合理性了。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的本质关系,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的本质关系,具有反资本主义的意义。他们的生产劳动理论都具有革命的意义,这在阶级之间尖锐冲突的条件下是极有价值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已经归于消灭,这时候生产劳动理论中的革命意义就失去价值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哪些劳动创造价值这应当用生产目的理论来说明,即凡是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就都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曹飞 《理论界》2002,(2):28-29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以及为物质生产部门直接服务的运输业、邮政电讯和商品仓储业这三大服务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会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从现实和发展的情况看,马克思对于生产劳动的论述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知识  相似文献   

16.
服务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研究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践的发展与现实的变化,在新时期,重温马克思关于服务劳动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作用下,当代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重大变化,服务劳动也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与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传统的观点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如果承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生产商品并创造价值,那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本上只是在物质生产的范围内研究价值形成问题,并且把劳动物化作为理论进一步展开的前提,这就导致了后人的一个误解,以为劳动的物化是形成价值的先决条件。其实,价值反映物化劳动,这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指出:“对于劳动的物化等等,不应当象亚当·斯密那样按苏格兰的方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最为激进,其核心论点是重视马克思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贬抑其后期的《资本论》,并最终使反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所规划的一项现实运动过程倒退为某种纯粹的乌托邦想象。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无疑严重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但他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持续反思却是马克思哲学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理论效应。在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相对沉寂的今天,就马尔库塞的解读作出必要的回应和辩驳,将有助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实践、生产和劳动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平 《人文杂志》2006,42(3):21-27
本文在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说明.本文着重指出,在从早期的异化劳动概念向后期的"劳动的异化"概念过渡的过程中,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概念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得以最终走向科学的关键.此外,在具体的分析中,本文对劳动、实践和生产这三个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的逻辑过渡关系进行了必要的说明.由此出发,本文对国内理论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是否生产财富是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但财富在不同社会形式下有不同的内涵规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中对亚当·斯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讨论,旨在锁定此种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并对其进行揭秘,由此,那种试图从马克思的讨论中发掘出其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思想来关照当代中国现实的做法,注定是徒劳之举——因为社会形式之变,财富在当代中国必须重新定义。在考察资本主义财富运动自我扬弃的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其关于财富的新的社会形式的系列构想,这些构想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了实践土壤,在此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人民财富论,为重新定义这种财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