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铸魂应以家文化为着力点。因为“家”在中国有着“根”的意义,中国拥有浓厚的家文化传统。同时,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而家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源头抓手。然而,当前中国部分乡村乡土文化凋敝令人担忧,表现为敬畏农耕文明意识弱化、否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人情淡漠等。这种精神文明的衰落是乡村更为致命的伤痛,精神的脱贫、文化的兴盛才是深层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基于家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要以家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应从以下路径做起:培育优良家风,夯实农耕文明的复位与新农耕文化的弘扬;挖掘地方优秀家文化思想资源,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传承传统家文化和睦向善之精髓,构建乡村新型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2.
彝族农耕文明是从早期的畜牧文明发展而来的,农耕文化反映在语言方面就是农耕语汇丰富细腻。彝族谚语是彝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口头传统文学,其中的农耕谚语对彝族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是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土壤的地区,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虽然由于气候转冷及少数民族内迁使陕北经济由农业向农业与畜牧业双生共生的局面转变,但历史上多次有组织的农业移民的到来则使陕北文化始终保持着农耕文化特色,几百年的交通封闭与文化封闭又延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从而使陕北至今保存着几乎是原生形态的农耕文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农业经济为主农牧并重、聚族而居、家族文化代代相传,这些是陕北农耕文明的基本特征,而农耕文明是陕北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我国先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优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当前乡村传统农耕生产方式趋于消亡、生活习俗逐渐弱化,其传承发展面临着严重困难.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贯彻实施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品质,赋予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守护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载体",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协调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新塑构,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吉安民间灯彩艺术是吉安大地上盛开的民间艺术之花,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血脉承袭了农耕文明的基因。其原生文化情结在农耕文明的浇铸下,折射出生殖崇拜、和谐生存、韧性抗争等极富农耕文明特质的生命旨趣。  相似文献   

6.
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指针和整体性治理的新方略,而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在文化治理视角下阐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多重价值目标耦合,发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与产业兴旺目标耦合、乡村伦理文化复兴与乡风文明目标耦合、乡村自治文化重建与治理有效目标耦合、乡村农耕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目标耦合。进而提出,应通过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农耕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推力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征途中,原有的文化形态和表现形式在形成非遗的过程中,又受到了外来文明形态的浸染,以及城市五方杂处民众萌生的新文明形态的营造.这些因素共同孕育了上海都市非遗,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其中在外来文明和新文明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影响下形成的非遗,中西文化的融合体现得更为突出.上海都市非遗大抵出于两大源流: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该文将探讨重点放在城市文明非遗名录上,从上海城市文明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因及其内涵与城市个性三方面出发,探讨中西交融对上海都市非遗及文化个性的形塑.  相似文献   

8.
将农耕文明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乡村篇的重要议题。传统农耕文明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基于三个方面的逻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汲取丰厚的农耕文明滋养,传统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基础,借鉴传统农耕经验以解决现代农业永续发展。传统农耕文明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蕴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与“天地人稼”协调统一的生存智慧,节用适度、用养兼顾的永续发展观,因地制宜、农牧结合的农业生产系统,重农务本、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乡风民俗等五个方面。调查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赋能等环节,可以为传统农耕文明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申报过程中,我们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是特指各种农耕技术、农耕经验、农耕制度、农耕信仰、农业品种均比较健全、比较完备,且这些传统又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统农耕文明发祥地或传统农耕文明集散地.在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遴选过程中,我们应重点考察这里是否具有高超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否保留有一定数量的传统品种,是否保留有一套严密而高效的农业管理制度,是否保留有传统的农业信仰方式以及与这些信仰息息相关的传统仪式、传统节日等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农业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一定的区域形式申报的,因此还要充分考虑到这里的农耕文化是否与其所处环境和谐相处,并能够巧妙地利用自然以实现农业的丰产丰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帝是传说时代华夏先民中游牧者的首领,他率领这支游牧人完成了向定居农耕的过渡,开创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并对华夏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的历史,从而被崇奉为华夏先民至高无上的始祖.由于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生、起源和许多文化方面的肇启都被追随到黄帝或黄帝时代,所以,黄帝又被尊奉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创造者,后又成为凝聚古代华夏和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推进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明在世界上具有巨大和独特的意义。周代商而形成的礼乐文化,对于中国文明具有奠基的作用。周文化之所以对中国文明起了关键性质的变化,在于先周的文化积累,为中国型农耕文化打下了主要基础。这一奠基表现为:先周文化对中国型农耕文明的奠基作用,对中国圣人样板的奠基作用,与中国礼乐文化体系化的关系。与中国政治型文化初次辉煌的关系以及与中国思想塑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颊河十二月》叙农事、描农景、赞农人、抒农情,无不蕴含鲁西农耕文化因素。其农耕物质文化内涵蕴含在农耕作物、农事与农技、农耕生产生活用具、农耕天地中的动植物、农人饮食等方面的叙述与描写中,而其农耕精神文化内涵则蕴含在节气节庆文化、鲁西方言、农耕文化性格与意识及婚俗等其他农耕习俗中。在农耕文明已渐行渐远的当下,《马颊河十二月》为鲁西农耕文化留下了一份文学标本。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都是农业文明,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综合经济,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特征。无论是百家争鸣的精英文化,还是风俗信仰的大众文化,都来自农耕经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岭南农耕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前时期,岭南农耕文化的形成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原始先民开发等因素共同的结果。从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的角度,综合概括了史前岭南农耕文化的内涵,以期对岭南农耕文化和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有较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河套文化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光辉典范,其典范性表现在诸多方面:生成环境的地理多样性,构建元素的主体性,地缘影响的广阔性,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历史演进的多变性,移民杂居的复合性,民族传承的凝聚性,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精炼性是其根源;不仅如此,河套文化的新时代风采,同样表现着它的典范性,丰富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草原旅游资源,大量的人工河,产业道路的创新,形成了突出的发展优势。弘扬河套文化,一定要强化保护黄河,保护阴山,珍惜草原,珍惜各民族的团结和谐的意识,这就是我们研究河套文化所得到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诗经》产生的周代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关键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成为中国社会生产的主体,这种农业经济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基于这一观点,文章从该书中诗歌所展现的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各个文化层面进行剖析,认为《诗经》已经涵盖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各层次的基本内容,标志着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视野下河南农村区域文化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下,中原经济区视域下的河南文化获得了迅速发展,并表现出了独有的地域特征:农民素质逐步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主流意识健康,但封建沉渣尚存;小农意识逐步改观,但市场意识仍需强化;文化性格厚重有余,但冒险精神不足。在文化对经济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今天,对农村文化进行必要的扬弃,已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