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侯磊同志退休后,写作成了他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他撰写的《优化人生》《片语悟人生》已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情化人生》已经写就,《理化人生》《乐化人生》《勤化人生》等著作也在写作中。本刊从本期开始,连续刊发《理化人生》一书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张耀民 《领导科学》2007,(20):39-40
人生不能没有追求,绝大多数人追求成功人生。追求成功人生是一个过程,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在现实社会中,名和利往往成为许多人追求成功人生的标准。由于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们往往把  相似文献   

3.
选择对手     
一个人在社 会上生存,常常 会在竞争中遇到 对手。没有对手 的人生是苍白的 人生,不会选择 对手的人生是不  相似文献   

4.
人生输赢     
古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在生活的旅途中,输赢也是人生常事。虽说输赢是人生常事,但往往人生在仕途上、名利上、商场上、情场上乃至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上都是输不起者为多数。人生也  相似文献   

5.
人生典线     
人生历程始于婴儿,经过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进而到达生命的终点.如果把人生(包括身体过程、学习过程、生活过程、事业过程等)的开始作为一个端点,并以此开头勾画人生的过程,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一过程的图象原来是一条马鞍状的曲线.这就叫人生曲线,亦可称为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6.
黄凡 《决策与信息》2010,(12):96-97
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意义对人生的重要性和鲍督文的暗示理论,从而为广大青年实现自己的意义人生提供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智珠     
谁欲加祸于人,他必加祸于己。 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牛是评议,人生之夜是祈祷。智珠@韦尔乔 @王玉北  相似文献   

8.
小雪 《经营管理者》2008,(4):105-105
<正>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相似文献   

9.
人生之三     
正人生不做三无人:无知,孤陋寡闻无知识;无惧,糊涂胆大无畏惧;无耻,寡廉鲜耻无羞耻。人生处事的三个正确选择:审时度势,利避害,先易后难。人生经常出现事与愿违的三种现象,求之不得,熟视无睹,欲速不达。人生发展的三个条件:道德,立身之本;才智,处事之能;机  相似文献   

10.
筱陈 《领导文萃》2008,(13):152-153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散文家罗素认为“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我以为,还应当补充一句“为制度所约束”。制度是底线,让人生有所规范,也让人生有所保障。没有制度约束和保障的人生,谈不上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正>《思想政治教育探微》(周之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该书重点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思路,探索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对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党课教育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把创新精神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另外,以青年成长成才为中心,论述了理想与人生、道德与人生、学习与人生、创造与人生、职业与人生、友善与人生等专题,贴近生活、渗透哲理。  相似文献   

12.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著名的良将与卓越的军事家,但其人生结局充满悲剧色彩。李牧人生悲剧的产生,主要是时代笼罩下的赵国国情阴影为他人生抱负的施展设置了障碍,"志大而量小"的性格"硬伤"使他的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才有余而识不足"的认识局限蒙蔽了他前行的双眼而使其作茧自缚。李牧的人生悲剧还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自毁长城、自拆国之柱石的做法最终都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13.
如何当秘书     
李尚才 《领导科学》2005,(10):48-49
对于局外人来说,秘书工作是神圣的,也是神秘的。说它神圣,是因为秘书常常居于核心地位、权力边缘,掌握有很多重要的信息资源;说它神秘,是因为秘书是幕僚,从事的是幕后工作,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但实际上,秘书工作只是很多工作中的一种,并无神秘可言。秘书工作是人生的必修课人生有很多东西要学,说秘书工作是人生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是因为像秘书工作这样能让人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这么多东西的职业,还确实不多。做秘书工作,虽不能说可以尝尽人生的滋味,但也确实能了解不少人生的真谛。秘书工作是人生的炼狱。秘书不属于自己,秘书必…  相似文献   

14.
人生曲线     
人生历程始于婴儿,经过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进而到达生命的终点。如果把人生(包括身体过程、学习过程、生活过程、事业过程等)的开始作为一个端点,并以此开头勾画人生的过程,那么我们就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山,那么习惯就是那一丛丛的树,是干枯还是葱茏,便看习惯说风云.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习惯就是那一滴滴水,是清澈还是浑浊,且看习惯道征程.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造就人,而坏习惯即使不毁损人,至少也会成为绊脚石.人生是由无数习惯演练起来的,人生要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人,在生活中,从纯真走向成熟,从年轻走向衰老。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才算是精彩?人生的理想该怎样实施才算是达到极致?人生的价值该怎样体现才算是无憾?人生、事业、理想、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生感悟     
郭香灼 《领导文萃》2012,(17):126-127
遇苦不苦苦自消,当累不累累自除。该舍就舍舍弃好,要得就得得如意。生在红尘尘不染,两眼看花花似景。如烟往事随风移,笑对人生四季过。你的人生选择题——读《人生感悟》有感选择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做心理测试题,选A或选B,一勾很简单,但指向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地。在人生的选择题里,当遇到困境时,你会怎么选?"遇苦不苦苦自消,当累不累累自除"。这是作者给出的答案。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无法摆脱烦恼甚至磨难,不妨将苦与累当做人生的修炼,藐视它就是战胜它的良计。苦累与否,全在于你的选择。作者早年当兵,在他今天看来,当年经历过的苦累,已然转化为人生中的动力与财富。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的修身五字:诚、敬、静、谨、恒。曾国藩的治国三招:储才养望、抓住机遇、屡败屡战。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人生。我以为所谓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一是平顺的人生,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第二个层面是快乐的人生,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快乐中度过;第三个是成功的人生,所谓成功的人生是指有事业、有成就,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曾国藩属于大成功者,大成功是指人和事两个方面的成功。7年官升四级职兼五部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区别于其他政治家或者政客一个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  相似文献   

19.
正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得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拓展,就是一次次重构边界、扩展边界的过程。对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戒之"孔子提出,人生"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把人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结合起来,极富哲理。人生"三要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不可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