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最精采的部分之一。这一理论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内资本家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地租的重大理论难题。但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是以劳动者和经营者与土地相分离为前提的。因此人们便认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是毫无关系的。所以在我国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地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它如何分类?其本质是什么?来源和归属何处?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地租相比较,它有些什么特点?它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作用?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解释社会主义社会某些与土地有关的经济现象,正确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与这些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某些矛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本文打算遵循这一教导,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农业地租量的变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运用马克思有关地租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的新特点,对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地租量的变化趋势作一粗浅的分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指出:“地租的一定形式,即土地所有权的一定形式,与劳动和劳动条件的一定形式相适应。”①分析江南地租形态的变化,对于认识产品分配形式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揭示江南经济的内在运行机制,是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地租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地租理论与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关于资本转形理论的最终完成,也是对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研究的结果,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马克思对前人地租学说的变革,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形成和实质,还有助于对科学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加深理解,以及对社会主义地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依托农业,加速发展工业的理论已为许多民族山区实际工作者所认同。然而,也有部分从事山区经济实际工作的同志对工业在山区经济腾飞中的作用仍然认识模糊,对如何解决民族山区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何确立本区域工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等具体问题思索更少。因此,进一步认识山区工业的经济地位,研究民族山区工业发展的方向以及摆脱目前困境的措施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试图通过对湖北来凤这个民族山区县的工业发展的状况和对策分析,就上述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不同、拥有的专利技术先进程度不同、拥有的固定资产升级换代等影响因素不同,其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也不相同,这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有相似之处。无形资产领域的地租现象,形成了无形资产的“级差地租”、无形资产的“绝对地租”、无形资产的“垄断地租”及无形资产的价格。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解读无形资产的意义与价值所得的启示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促使企业树立无形资产意识,促进无形资产向无形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级差地租的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甚至已一般地为人们所接受了。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仍存在绝对地租的问题,人们仍常持否定态度。理由是:马克思和列宁都曾论述过土地私有权对于绝对地租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土地私有权,于是便消灭了绝对地租。在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家和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科书上,不是根本不提绝对地租问题,便是以社会主义已消灭土地私有权来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我认为,绝对地租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规律,是我们作好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这一规律,既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问题,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几个理论问题,谈一点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是存在节奏的。列宁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革命或建设实际的阶段,也事实上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节奏的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节奏是一个由历史转折点、理论的聚焦点、实践问题的认识与解决组成的系统耦合过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创新节奏,对于理解已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师范学院社科部邓小平理论教研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为试点,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积累了点滴教学改革经验。首先,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是对政治理论课程的又一次深入学习,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其次,它是学生接触社会实际、了解认识现实社会、尝试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好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硕士是以课程学习为主的职业性学位,其核心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为主。案例研究是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中的特色之一,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上有着独特的功能作用。以语文学科为例,对语文课程教学转型变化的动因、理念等理论进行阐述,解决观念认识问题。以案例切入,以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领军人物作为典型示范,对其进行演示、分析和解读,解决操作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及其理论,是中国所特有的。其作为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既是突出的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如何认识"三农"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解决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把农村、农业问题的解决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结合起来;如何进行以农民为主体的党和军队的建设;发展农业的步骤和方向等问题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三农"问题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这些基本理论观点,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中国社会的出发点;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突破口;也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特色、最有创造性的思想。从这些基本理论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实事求是"是这些理论观点的思想基础;民主制度是对"三农"问题认识和决策的重要制度保障;尊重农民,保护农民的利益是形成正确的"三农"问题认识和决策的前提。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大特色之一,是紧紧抓住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对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主观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批判,进一步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个最基本的原则问题,解决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贡献,也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一个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当前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绝对地租问题,是近年来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疑难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马克思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指出,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情况下,农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相比,可变资本比重较大,因而在农业中同量资本可雇用更多的劳动力,实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形成更多的剩余价值。但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这种更多的剩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用经济手段管理土地,是城市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致认识和共同肯定的问题。但是,这一重大改革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与土地有偿使用相关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又将如何解决?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地租问题,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曾经广泛讨论过。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对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因而,地租理论问题再次引起理论界的关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近代地租史上最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它虽然是以研究资本主义土地关系为对象,但其基本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土地有偿使用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不但深刻地阐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产生绝对地租的直接原因和前提条件,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源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而且对由于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中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由此引起绝对地租的新变化作了科学的预见。这些科学预见已被今天发达资本主义的有关事实所证明,是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问题的重要指南。马克思说:“如果农业资本的平均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那末,上述意义上的绝对地租,也就是既和级差地租不同,又和以真正垄断价格为基础的地租不同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认识,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将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其他现实问题(如统筹城乡发展,“三农”问题等)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消费资料分配中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危害性,它严重地束缚着劳动者的积极性。克服消费资料分配体制中的弊病已经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说,消费资料的分配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消费资料的分配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