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芳 《船山学刊》2003,(2):146-148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到近代重农思想、现代重农思想、当代重农思想,都有不同的特点。研究它们的嬗变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封建主义“重农抑商”思想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思想。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重农”,强调农业是根本,要以农立国;另一方面是“抑商”,认为商业是投机取巧,不是正业,它的发展会损害农业。封建社会的一切经济措施,都是以“重农抑商”这一根本思想为出发点,以达到这一目标为目的的。所以批判封建主义,必须对“重农抑商”思想进行剖析,才能肃清其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因为小农是封建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主要来源。“国之彝伦,资于版籍”,所以检阅户籍,把小农控制在封建国家手中,一直是社会动乱之后统治阶级首先要抓的大事。如果“版图脱漏,人如鸟兽飞走莫制”(《通典·食货典》),国家就失去了统治的基础。为了稳定  相似文献   

3.
浅析“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源远流长、影响深刻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从历史上看,最■“贱商”的是孟子,孟子把商人叫做“贱丈夫”(《孟子·公孙丑下篇》).“重农抑商”思想是在战国时期基本形成的,到秦王朝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虽然在一些具体方法措施基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籍田礼仪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籍田和籍礼 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国家,古代称农业为本业。从战国外始,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偏激的重本轻末的思想,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重农押商的经济政策。重视农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只是不应该将他和“末业”对立起来。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的重要标志就是籍田和籍礼。 籍田古书中亦作“藉田”,“籍”即“藉”。它有时指古代天子亲耕之田,“天子亲载来耜……躬耕帝藉。”(《礼记·月令》)“司空除坛于籍”(《国语·周语上》)。有时指  相似文献   

5.
近年以来,学术界对孙中山先生生平的研究日益深入,鸿篇巨帙硕果累累。然而其中关于孙中山早年(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前)的重农思想,即力主兴办近代化农业的主张则鲜有论及。殊不知这一主张对于他后来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兴办新式农业的重农思想的形成孙中山早年的效法西方大兴近代化农业思想的产生,主要由下列一些因素所促成。第一,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孙中山出生于一个数代务农的家庭,亲邻友好大多为农民。他幼年曾参加砍柴、除草、排水、放牛等劳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即产生了热爱劳动、关心农业、同情农民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法国、韩国重农思想对发展农业有着精辟的见解,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借鉴其理论精华和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结论。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增加对农业各种投入,是发展振兴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尹振环 《中州学刊》2002,(4):149-151
1994年笔者曾著文提出老子重农思想被模糊 ,理由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啬”为“穑”之借。楚简老子出版后 ,笔者又著文指出“治”字乃“给”字之误 ,这一来重农思想明晰了。但当时对“极”字误读为“恒” ,诠释错了。所以仍未完全凸现老子之重农思想。此文重释“极”字 ,同时比较不同字形 ,确证今本老子“给”误为“治”、“备”误为“服”。老子重农思想完全复原 :农是国之根本 ,是国之至高至中的栋梁所在 ,是侯王大大积德、战无不胜、长久享国之妙策。春秋时能说出这样的话 ,太了不得 !由此可见 ,重现被埋没千古的重农思想 ,也需要认识再认识 ,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正> 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有创造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他所向往的“理想国”。古代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写了《理想国》一书,寄托了他的理想。十六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士·摩尔写的《乌托邦》,也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杰作。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当然也有他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义利观对重农抑商法律传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义利观的演变是中国正统法律思想对政治、经济等的反应的演变。中国古代义利观对重农押商法律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颁布了许多强调农业重要性的政策与法令;蠲免徭役,减轻租赋;以律法贬低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重征商税;不断改变币制等。  相似文献   

10.
王符,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末论,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闪烁着奇异光彩的瑰宝,值得后人揣摩与研究,以资借鉴.“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厄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潜夫论·务本》这是王符本末论的梗概,它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对重农抑商政策的重大修正.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王朝奉行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信仰与鼓吹的信条.他们一致认为“农桑”为本,离此,富民强国,国家长治久安,则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他们的视线始终紧盯在把多数人捆绑在土地上从事低效率下的农业再生  相似文献   

11.
出现在战国中期的《管子》一书.是先秦典籍中保存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与措施最为丰富的传世巨著.其中有些卓越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常令人赞叹不已.“国轨论”就是《管子》中非常突出的一个观点.“轨”是指一定的法规或准则,“国轨”就是管理国家的准则,它论述的主要是关于管理国家经济的规划与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重农轻商是我国封建时代的传统政策。农业在封建社会居于首要地位,重农是必然的。但是,商业在封建社会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也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轻商是相对的。除了轻商这基本的、主要的一面,还有不得不重商的另一面,战国时代各家对此有不少论述。从这些论述来看,轻商主要是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以防止过多的人从商或“弃农从商”;重商则是使商业发挥“流通财物、粟米”的作用,以满足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各家中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既要轻商,又要重商;但确有不少人是主张重商的。也有人,如荀子,是轻商与重商两方面都论到的。重农、轻商、而又重商,看起来似乎矛盾,令人不解。特别是人们往往强调轻商的一面,而忽视重商的另一面;或者,明明看到了重商的另一面,却不承认它,仍然解释为轻商。这样理解战国时代的“重农轻商”政策是不全面的。本文试图从战国时代的“重农轻商”思想中,来说明重农轻商而又重商,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3.
爱箫 《天府新论》1998,(6):70-77
《无言之美》、《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谈美书简》未必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但却一定是他谈美生涯中三个最重要的里程碑。朱先生走了一条曲折回旋的路。《谈美书简》体现出了明显的向早期美学思想回归的倾向。这在学界已渐成共识。因此,弄清末先生早期美学思想是弄清他全部美学思想的关键。对于朱先生早期的美学思想,学界向来有毁有誉。但大体上以1956年为界:此前,除鲁迅先生等少数几人有过严厉批评外,论者多持肯定态度;此后,则多为从政治而非学术立场出发的简单否定和批判。论者多偏执手朱先生的“言”──说了些什么,而忽…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其学识渊博,兼及散文、诗、词、史学、金石考古、经学、目录学等方面,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上述各方面,而忽略了他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进步倾向。实际上,欧阳修从政期间,对国家经济十分关心,犹其在庆历新政前后,针对当时农业存在的诸弊端,提出了许多积极主张。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历代封建王朝也都将其摆在社会经济的首位。欧阳修对农业生产也非常重视,认为:“农,天之下之本也.凡为国用者,莫不务焉。”①康定元年,他在《原弊》一文…  相似文献   

15.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赵靖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讲话》一书中就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模式问题提出了一个新颍的观点,他指出:“土地问题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探讨的中心问题”。我认为这个见解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中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135年——?)是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具有经济史观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的《货殖列传》、《平准书》和《河渠书》等篇章中,首次用经济观点说明历史问题。无独有偶,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公元前460——395年)则是外国第一个从经济角度解释历史事件的历史学家。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下简称《战争史》)一书中,试图用经济观点来说明一场大战的发生及其胜负原因,产生了古代希腊的经济史观。经济史观是古代史学思想的一个飞跃,它摈弃了“神命史观”与其他唯心史观,向唯物主义历史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的宋应星是驰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知识领域内识闻渊博的学者,所著《野议》一书则集中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他提出的财富观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值得大书一笔。他比中国古代和18世纪西方重农学派的高明之处,在于既重视农业,又重视工业,还重视商业。他从其财富观出发,还提出四项具体措施,以挽救明末社会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8.
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诺芬是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开创人物。他的经济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以人的精神能动性为原点的财富论 ;以人的能力的有限性为基础的分工理论 ;农业是最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幸福行业的农业幸福论。自觉或不自觉地揭示经济生活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 ,是色诺芬经济哲学思想的灵魂。这一点构成了后来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9.
逻辑产生于辩论,古代的希腊、印度和中国都大致如此。谈“辩”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的一个传统课题。《墨经》的逻辑思想,是公认的中国古代逻辑学的最高成就.先秦时期,凡涉及思维规律、思维形式的著述,大都要涉及有关“辩”的问题。荀子也是一位逻辑大师,他却是不主张“辩”的。但他又认为“辩”仍是有必要的。王符直接继承了墨荀关于“辩”的思想,而对于“辩”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则更接近于荀子。王符生活在东汉的中后期。当时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天下大乱的端倪四处可见,思想界也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所以他说这是一个“论难横发,令道不通,后进疑惑,不知所以”(《潜夫论·叙录》。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的时代,王符以强烈的使命感,激烈抨击了当时政治上的腐败黑  相似文献   

20.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对人的知觉、动机、思维与儿童教育,作了很多研究,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一书曾被列为“最重要的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①。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布鲁纳的教学思想。作为一个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问题,并强调教学理论中的心理学运用。他认为,教学论必须考虑(l)作为认识者的人的天性;(2)知识的本质;(3)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性质o。其教学思想具体体现如下:一、关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