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政策,明确了教育公平的含义,从各视角分别分析了入学、从教选择、农村与城市教育、东部与西部教育、权义等政策有望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可能引发的新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山西省高等教育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公平问题。为此,应完善教育政策、建立公平机制、改革收费制度、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推进就业机会平等,尽量减少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3.
袁新涛 《理论界》2008,(8):164-166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造成农民受教育权益保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入学升学机会和受教育条件的不公平、高招政策的不公平。加大受教育权益保障的宣传力度、改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农村教育创新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摆脱受教育权益保障困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公平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宇 《兰州学刊》2006,(8):182-184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使自然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仍在接受着严重的挑战。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求学条件上的不公平以及市场机制介入教育和教育市场是中国社会教育不公平现象存在的原因。应用科尔曼教育平等理论及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可以为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问题找到理论上的解决之路。同时在实践上,中国社会也要通过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制度上的安排、创新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5.
关春兰 《云梦学刊》2016,(4):142-145
中国推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给更多考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公平性问题层出不穷。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此次改革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在资格认定、考试时间、考试成本、录取区域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均有所完善。但是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正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自主招生制度走向成熟,需要立足保障教育公平,设计能真实、客观反映学生能力与潜质的多元录取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多方利益体制衡机制,并针对自主招生的特长生制定特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制约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教育公平问题:第一,民办高校的高收费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第二,民办高校学生在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分配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第三,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较低,造成了民办高校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包含入学机会的均等、过程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文章理性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探讨构建教育公平的路径,以寻求教育公平的实现,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寻租是导致教育腐败的根源之一。结合刚刚闭幕的"两会"精神,在教育领域,剖析寻租产生的根源与背景,阐述由此而带来的危害;研讨如何防止滥用权力,在体制上遏制寻租的产生,避免教育腐败,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目前,学界和政界普遍将教育公平仅仅当作促进社会稳定、维护法制规约、推进教育发展与保证民主权利的工具治理层面,而没有将教育公平看作是与人生存相同一的哲学价值层面,没有把教育公平深入理解为是与构建现代性生存——平等交往关系相一致的超越现代性异化的文化拯救途径,从而不自觉地陷入到了被勾勒抑或被幻觉的教育公平前见式框架之中,陷入到了与符号一致的教育公平改革的快餐消费之中,陷入到了被资本和信息包围下的工业化与符码"拟真"化的教育公平虚幻构境之中,如何拯救被蒙蔽的教育公平?在后形而上学式的教育乌托邦理想中建构起"生存论教育公平观"或许是教育公平摆脱彩绘化和狭义化理解的根本,而这自然离不开动态的理论追问和持续的哲学批判。  相似文献   

10.
倪小敏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36-140,160
范式转换视角下,20世纪以来不同历史阶段英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发展,依次出现三个主要研究范式、两次转换: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阶级分析范式向政治算术范式转换,教育公平研究重心也从揭示入学机会不平等,拓展到教育结果和职业成就领域的不平等,教育公平内涵从入学机会平等延伸至教育结果直至职业成就的平等;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政治算术研究范式向经验的社会学研究范式转换.经验的社会学研究,揭示了政治算术所不能企及的领域,使教育公平研究的触角深入教育过程内部,并让社会边缘群体发出声音,教育公平内涵也从追求同质化的平等转向“有差异的平等”.两次范式转换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内教育公平研究迫切需要突破城乡二元之间资源公平分配的范式,重构一种新的能够包容资源分配和人的差异性的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