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202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法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福州大学主办,福州大学法学院承办,福建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福建省环境与资源立法评估研究中心、福建省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协办。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发展迅速、新兴的交叉性和边沿性学科。加强该学科建设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环境资源法学理论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积极作用。福州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点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对法律人才的渴求,特别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规模有了长足发展。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已招收硕士生128人(已毕业85人),并与福州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点联合培养绿色化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博士生,形成了独…  相似文献   

3.
辽宁大学法学院其前身为辽宁大学法律系,创建于1980年,系辽宁省内第一所全日制法学本科教育基地和惟一一所法律硕士教育培训中心。迄今也是辽宁省内法学硕士点最多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她汇集了辽宁省内老中青三代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在国内省属院校的法学教育发展中居于领先水平。作为辽宁省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法学院20年余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共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万余名。随着辽宁大学被纳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法学院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发展为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的方针,整合资源,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5月,是在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法学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已获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学系、社会学系和法学中心3个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且已成为中国法学行政法学会、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吉林省法学会团体会员法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职教师30人,高级职称10人,博士13人,硕士15人,具有律师资格和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8人法学院已经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长春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受访者:皮特·吉勒斯(PeterGilles)1938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法学教授.先后在科隆大学、弗莱堡大学、汉诺威大学法学院任教授,1979年始执教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任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学教授,1991~1992年任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比较法学,司法行政学,法学教育学.曾在欧洲列国、美国和中南美洲诸国、东亚和南亚诸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发表演讲和组织论坛.近年曾多次访问中国,在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德国法学教育访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访者:皮特·吉勒斯(Peter Gilles),1938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法学教授。先后在科隆大学、弗莱堡大学、汉诺威大学法学院任教授,1979年始执教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任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学教授,1991~1992年任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比较法学,司法行政学,法学教育学。曾在欧洲列国、美国和中南美洲诸国、东亚和南亚诸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发表演讲和组织论坛。近年曾多次访问中国。在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东南学术》2012,(2):281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地处旗山脚下、乌龙江畔,研究生教育中心位于闽江之滨的怡山校区,与千年古刹西禅寺毗邻。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尤其是通过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同类大学经管类学院的先进行列,为海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法学院——东吴法学院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吴法学院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大学法学教育界可谓独占鳌头,办学非常有特色,是近代中国最著名法学院.东吴法学院历史地位形成之原因主要有:有利的区位优势、杰出的管理者、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本科教育、中国最早的法学研究生教育、中国最早的大学法学学术期刊和完备的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9.
沈伟 《社会科学论坛》2014,(10):130-137
自1915年兰金来东吴大学的上海分部主持工作起,东吴大学的法科逐渐兴起,从最早的以夜校为主要形式的“东吴法律专科(The Comparative Law School of China)到1927年改为法学院。再到成为与朝阳大学齐名的中国首屈一指的法律院校。东吴大学法学院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培养了无数批著名的耳熟能详的法学家,吴经熊、倪征燠、李浩培、潘汉典等皆出自东吴。然而在这些法学家中,我们可能忽略了一名法学家——鄂森,学术界对他的介绍近乎寥寥。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林     
徐忠明徐忠明教授,男,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教授与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山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儒学与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法学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1.
陈金钊,1963年12月出生于河南南乐,原籍山东省莘县。1983年毕业于现安阳师范学院,1990年毕业于现西北政法大学,2000年获山东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河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为山东大学法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关键岗位教授、威海分校副校长,山东省法学理论专业泰山学者梯队骨干成员,山东省法律方法论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律方法论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  相似文献   

12.
杨兆龙(1904-1979),字一飞,江苏省金坛县人,1922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后经司徒雷登推荐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毕业后受聘为上海持志大学、上海法政大学、东吴法学院教授,1930年兼任上海市地方法院、江苏省高等法院、镇江地方法院执行律师.1935年取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德国柏林大学法学院进行博士后深造.1936年回国,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法制专员、最高国际委员会专员、教育部法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相似文献   

13.
黄进黄进1958年12月生,湖北利川人;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学者(1993-1994年),德国萨尔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2000年),瑞士比较法研究所访问学者(1986-1987年),海牙国际法学院同际法班学员(1987年)。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我国理论法学领域的唯一重点研究基础。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是由吉林大学法学研究所改制而成。1988年,吉林大学以法学理论学科教师为主体成立了法学研究所。1999年,吉林大学法学研究所经过人事改革、人员重组和机构调整,更名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中心的法学理论学科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心的建设目…  相似文献   

15.
吉林大学法学院建院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法学院之一。其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是“十年浩劫”中我国仅存的未停办的两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则始于1948年创建的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现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重要地位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6.
法律人培养视角下的法学教育检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法律人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近年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大陆本科法学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基本价值理念及其实施机制的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综合来看,当下的法学院教育中,程序正义理念教育不足、法律解释的运用能力培养不够、法律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能力教育不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以及法律思维的训练不足等几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与反思有助于我国法学院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现已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1997年开设法学本科专业,2003年6月成立法学院。学院成立后,明确提出“明德求真,恢弘人文理想;崇理尚法,献身社会国家”的办学宗旨,以建设有特色、开放式、高水平的法学院为奋斗目标。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550人,硕士研究生52人。师资队伍——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和师德建设,广大教师遵循“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勤于教书,精于育人,严于治…  相似文献   

18.
燕赵学人     
王艳宁1963年4月生,河北省沧县人。1984年吉林大学法律系毕业,1986年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法学院做访问  相似文献   

19.
论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山大学法学院于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来自国内各著名法学院系的与会者对我国现有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法学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富于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探讨 ,现将会议主要发言内容辑要为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山大学法学院于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来自国内各著名法学院系的与会者对我国现有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法学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富于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探讨 ,现将会议主要发言内容辑要为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