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的写作总是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这一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是我们理解诗人梁平的思想和写作的一把钥匙.从2005年出版的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开始,梁平的诗歌具有的地域文化色彩便集中显现出来.重庆与四川、巴与蜀,这两个地方以各自的方式融入了诗人梁平的文化血液,成为他诗意栖居的双重家园,这在《深呼吸》中表现明显.在对巴蜀大地进行诗性书写时,《深呼吸》将历史景观、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密集地呈现在诗歌文本中,这种呈现绝不是巴蜀历史的机械出土和简单复述,而是敏感多思的诗人个体面对冰冷历史存在和多面历史陈述时的一种心灵沟通和今昔对话,通过这种沟通与对话,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呼吸”中实现巴蜀大地的历史复活.  相似文献   

2.
秦俭 《西部观察》2005,(7):38-40
艺术背景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   梁平竹帘工艺的制作历史已上千年,据记载,在北宋时期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四方,人称“天下第一帘“.它采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表现手法,制作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工艺精细,外观典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味,曾多次作为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处都有珍藏.   ……  相似文献   

3.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和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分别于2005、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地的木版年画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滩头年画与梁平年画的起源问题也是专家一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两地年画图像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对梁平年画和滩头年画的差异性,以及发展性上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为今后研究和考察两地年画渊源、造型和工艺传承提供详实的文献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4.
《西部观察》2001,(2):7-10
作为重庆库区移民第一县,巫山今年外迁任务不但重,而且很散.以大昌为例:全镇今年外迁5000人,分布在广东、安徽、梁平等地.因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别,无形中又增大了移民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重庆师院学报》2011,(1):F0002-F0002,F0003
涂国发1918年生于重庆梁平县屏锦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唯一健在的雕版老艺人。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2008年12月9日上午,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一行来浙江树人大学视察,调研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情况.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旭明、办公厅主任郑新浦以及学校董事长梁平波、副董事长陈文韶、侯靖方和学校党政领导等陪同视察.周国富主席在视察结束后,发表了重要讲话(标题系编者所加),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庄子>散文"重言"是<庄子>"六言"之一,也是<庄子>散文文体特征之一."重言"之"重",当读如"众".重言可溯源于先秦文化典籍中的尊古、稽古传统.它名义上是尊老、长者之言,实际上是借这些人之言说而为庄子代言.这些人包括传说中的人物如黄帝,以及历代君巨、道家、儒家人物.重言的特点是巧设语境、形象生动,开门见山,直起对话.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263-264
<正>梁平所著的《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一书,以传承的方式阐述了老手艺在传承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表明了文化与艺术是相互融合、不断升华的一种民族艺术,这本书也展现了一份后人对于先辈民俗工艺的敬仰,同时也丰富了后人对先辈手工创造力的想象。一、茶泡工艺的历史渊源茶泡作为广西玉林民间传统的工艺茶点,其表象颜色洁白如玉,其味道鲜美香甜,其工艺与茶泡食用,因此,古老相传成为"茶泡"。书中  相似文献   

9.
金老全名金寿高,当过老区区长、公社社长、县农工部副部长.现已91岁,仍满面红光,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站如松,坐如钟,走路叮咚咚,说话才思敏捷,妙语连珠,笑起来两排洁白的牙齿更显现可爱的"老顽童"模样.他的健身之道归纳起来,主要在精神境界上,可谓"心境如金寿自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一副号称"鬼见愁"的血统论对联,围绕这副对联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血统论在"文革"中如山洪暴发并不是偶然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1.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都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研究主题,前者以追求教育的"艺术"为目标,后者以追求教育的"实用价值"为目标.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教育学仍然没有真正走出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主题和以追求教育的"艺术"和"实用价值"为目标的历史围栏.未来教育学将以"为谁发展教育"、"发展什么教育"、"如何发展教育"为主题,以追求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教育学将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科学化,我国教育学将可能率先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范藻 《天府新论》2003,1(5):113-115
宗白华的著作中多次提到"玉的美",从中国传统的"比德"的审美思维,从"玉"的自然特征入手去分析了宗白华淡如玉的人生境界,洁如玉的人生情怀,白如玉的人生品格和坚如玉的人生理想,就可以看出"以玉比德"是宗白华审美人生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3.
诗分阴柔、阳刚 韩愈崇尚阳刚清姚鼐云:"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①.  相似文献   

14.
肖德武 《东岳论丛》2004,25(4):207-208
无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哲学研究,都会遇到"实在"、"时间"等问题的纠缠.把它们当作人人明确其含义的原初概念而不加界定,是浅薄的,如一般公众那样根本不把"实在"和"时间"当作问题提出;为摆脱纠缠而对它们做一劳永逸的规定则是徒劳的,如牛顿曾经定义"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那样;不与具体的科学成就相结合,单纯从哲学的角度对它们作思辩的说明,则往往是顾此失彼,难免失之空洞,如海德格尔、萨特等西方哲学家所做的那样.要对"实在"、"时间"等问题作出全面而又恰当的阐释,一方面需要对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相关成就作出分析,另一方面还需要找到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予以高层次的阐发.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个别字释义不全面.本文对"一"部字如"甫"丈"吏"丘"的释义进行补说.其中有的字义<大词典>也漏收,本文也做了交代.  相似文献   

16.
自恋与狂欢:90年代的几种"欲望叙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商业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90年代后的中国文化语境呈现出无情/滥情、无我/自恋、文化多元/文化自恋主义等悖论;欲望叙事成为新的话语中心,并在社会性和自然性等层面显现出几种突出的叙事模式前者如"成功"、"前成功"、"失败"、"不得不堕落"等模式;后者如"倾泻"、"发泄"、"误读"等模式,无形中消解了理性/情感、个体/环境的思想审美张力,不是对欲望时代本质进行揭示,而是顺从着消费意识形态陷入欲望的狂欢.而陷入欲望狂欢就意味着艺术的消亡.  相似文献   

17.
"情"字是破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遗传密码. <正书·刑法志>中多处出现"情"字. "情"在<晋书·刑法志>中有多重含义,如感情、人情、案情、私情、情欲等.本文通过对<正书·刑法志>中"情"字的考证,揭示"情"字同中国传统法文化之间的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18.
宁坚 《西部观察》2003,(10):42-45
隆里古镇如"锁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一出阁便仪态万方,楚楚动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注意到"德性丧失"问题,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之矣."[1](第64页)如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相似文献   

20.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但这组词中的一些地名如"西塞山"、"长江"、"青草湖"等,所指究竟为何处,却一直有纷争.笔者不揣简陋,试为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