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衍 《南方论刊》2012,(1):98-99,103
休闲是生命的存在与自由。生命的展开也涉及到休闲生活方式的展开与选择。生命在休闲展开,对个体和社会有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休闲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休闲为提供保障,休闲教育也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为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就决定了休闲教育的多层次性,在不同层次的地区实行不同层次的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2.
休闲教育的伦理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春 《学术研究》2006,47(5):62-65
休闲教育不应只强调休闲而忽视工作。休闲教育有一个从“谋生休闲”到“乐生休闲”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休闲教育的前提。以历史的维度来看,从工作伦理到休闲伦理的变迁反映了人类价值观的不断更新。但是“谋生休闲”仍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休闲教育目标,休闲教育更不可忽视工作伦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潘卫红 《云梦学刊》2012,33(5):138-140
休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也是人们身心健康的保证。对岳阳市部分高校学生休闲行为和休闲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表明,岳阳大学生业余生活中,静态休闲活动多于动态休闲活动;单独休闲多于社交性休闲。其休闲价值取向有重休息、轻修养的趋势,反映了大学生休闲观念的偏颇和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休闲教育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课题,成人休闲教育是指导成人有价值地利用休闲时间、活动,提高成人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成人休闲教育要让成人明确休闲的目的,培养成人休闲的能力、技巧、知识;成人休闲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个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休闲是对生命的积极追求,休闲的意义在于“从工作处获得自由”,将人的发展和创造成分作为主要成分,是一个“成为人”的过程。但是在目前在有闲社会背景下日益突显出休闲的异化现象:排斥休闲、沉溺于不健康休闲方式、休闲符号化,使得人的自我创造性发展和需求沦为次级需求。休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究竟是解放还是异化?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休闲观的重廓和传承。而休闲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将选择权回归大众,这是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大众休闲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定范围内对基础教育中文师资队伍的访谈调查发现:语文课程中实施休闲教育,他们能认识其必要性,但自觉意识普遍淡薄,多不能正确把握休闲教育的内涵,认知与践行脱节,休闲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实施水平与教师个体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怀、教育能力和基本素养密切相关;实施范围狭窄,主要囿于必修课程中的课堂教学形式,并通过联系相关教学内容实现。为此,务必加强休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拓休闲教育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的新天地,特别重视教学过程、方法、环境的设计;具体实施中要处理好二者关系,采取相互渗透的方式;教育理论研究中要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文化状况如何,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休闲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本文通过对休闲及休闲文化概念上的诠释,从而分析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失衡的现状,最终提出开展休闲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休闲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休闲社会的莅临 ,休闲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这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和时代的发展共同决定的。同时 ,这也对实施休闲教育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定位、本质特征及具体落实三个角度分析了普及休闲教育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普及休闲教育可以推动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普及休闲教育是推动"以人为本"发展模式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普及休闲教育可以作为目前条件下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所以,普及休闲教育可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休闲是对生命的积极追求,休闲的意义在于"从工作处获得自由",将人的发展和创造成分作为主要成分,是一个"成为人"的过程.但是在目前在有闲社会背景下日益突显出休闲的异化现象排斥休闲、沉溺于不健康休闲方式、休闲符号化,使得人的自我创造性发展和需求沦为次级需求.休闲对于个体发展来说究竟是解放还是异化?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休闲观的重廓和传承.而休闲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将选择权回归大众,这是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大众休闲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蒋艳 《晋阳学刊》2014,(2):87-92
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居民对各种休闲意愿的偏好和共识程度,分析居民人口学变量对休闲意愿的影响,并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按偏好和共识程度将居民休闲意愿分为3类,即放松愉悦型基础性休闲意愿、自我提升型专项性休闲意愿和自我提升型辅助性休闲意愿,可以发现,文化程度是影响城市居民休闲意愿尤其是基础性休闲意愿的最大变量,研究生学历者的整体休闲意愿最强烈;低学历、老年人的专项性休闲意愿最弱;辅助性休闲意愿受人口学变量较为广泛影响,老年人休闲意愿显著弱化。总体上,对休闲意愿影响最大的人口变量是文化程度,其次是年龄和职业,性别、收入和婚姻状况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提高居民文化程度是促进休闲意愿的根本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我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休闲体育健身理念引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对休闲体育的健身理念进行了整理,探讨了这一新的健身理念引入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途径,对休闲体育健身理念引入大学体育课程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职业女性休闲健身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当前职业女性对休闲健身价值的认同度较高,但参与度较低;休闲健身项目较多选择传统项目,较少考虑时尚项目;休闲健身组织形式偏重与家人、朋友一起,较少选择俱乐部的群体健身;休闲健身场地更多选择免费的小区,收费场所少有光顾;健康健身知识的获得更多的选择媒体,学校健康教育不再是其获得健康健身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激发和促进职业女性积极主动的参与休闲健身活动,必须在项目选择的多样性、功能的针对性、参与活动的舒适性和娱乐性等提高职业女性参与休闲健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在深化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就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现状和问题做一番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找解决这些危险行为的途径,即提出生活技能教育和课外休闲教育的理念,并对进行这两种教育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民俗旅游的休闲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婷 《学术探索》2009,(1):77-81
当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行为时,云南民俗旅游成为休闲市场中的热点。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感受能力和鉴赏眼光,让出门旅游成为人们融于自然、理解文化、感受文明、陶冶性情的一种综合的休闲方式。将休闲旅游变成社会文明的一份动力,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云南民俗旅游的休闲化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以调查为基础的理论分析,以完善民俗旅游的休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休闲类民族体育的相关论述,表明其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具有行使自然质功能的价值、行使结构质功能的价值和行使系统质功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玲玲 《浙江社会科学》2012,(7):139-145,160
本文首次尝试从休闲研究的视角探索《红楼梦》的悲剧精神。悲剧精神与休闲学具有一致的终极指向与核心价值,是进行这种探索的理论依据。文章阐述了《红楼梦》悲剧精神的三方面基本内容,初步揭示了它们所蕴涵的休闲学意义:个体休闲的实现必然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休闲实现之差异,表明休闲具有深刻的人文性;与一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阶层相适应的休闲方式,既具有变化的时代性,也具其审美的永恒性。从休闲学视角解读《红楼梦》的悲剧精神,能使我们更具体了解这种悲剧精神所体现的对人自身、人的幸福、命运的思考,认识这种思考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以人的自由为指向的休闲生活对于人类生活、幸福、命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婷 《学术探索》2007,(3):99-102
休闲与和谐文化的一致性,使休闲呈现出一种和谐状态下的时空平衡映象。尽管在消费社会语境中有其异化颗粒,但当休闲意味着一种创造性的自由生活时,休闲便具有了对和谐文化的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