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性、理性和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考察了西方哲学界对神性即信念在知识论中的研究,然后具体阐述了感性、理性与神性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说明神性处于人们认识结构的核心。神性的本质是人们对前后一贯性的信念,它处于认识结构的深层,它为真理即具有确定性的知识提供合法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论中,感性、理性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工具。感性、理性与神性在认识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神性处于人们认识结构的核心。神性的本质是人们对前后一贯性的信念,它为感性和理性所形成的认识提供合法性的支持,并使所获合法性的知识回归感性。  相似文献   

3.
刘国章 《东岳论丛》2002,23(2):108-111
在习惯思维看来 ,感性直观是被感性实践所“克服”、所“取代”了的东西。但历史和现实却告诉我们 ,在马克思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理解和论述中 ,只是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自然和社会时所表现出的感性直观的局限性和突破这一局限性的方法 ,即通过感性实践来打破感性直观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从而推动人的认识活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但并未因此而彻底否定感性直观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 ,认清并把握感性直观与感性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就成为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与改造论研究的必要前提。否则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4.
理性和感性是一对相互依赖而存在的矛盾概念。它们既有统一的一面,又具有矛盾的一面。这种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的发展的全过程,构成了人最重要的内在特质。人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使发展走向其自身的对立面。二者的最佳关系,应该在对于人的解放这一根本的观照点上来校正。据此,在最能充分表现这一矛盾的文学中,可以把创作主体划分为理性的作家、感性的作家、矛盾的作家、宁静的作家,它们在不同的底蕴上标示了不同的文化变迁的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理性选择理论的形式缺失与感性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杰 《学术论坛》2006,(3):123-128
人的选择行为不仅可以由理性思维支配,而且也可以由感性意识支配,并且后者有更基础的支配作用。韦伯强调了从意识形式上评价选择行为的合理性;西蒙在韦伯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性选择的条件限制问题,并建立了有限的过程理性理论,进一步明确了从意识形式研究理性选择的必要性与意义。但是韦伯和西蒙都忽视了选择行为中的感性意识形式,因而他们对选择行为的分析都具有片面性。凡勃伦和波兰尼等人论述了经济行为中的感性意识及其重要作用,为研究感性意识支配的感性选择行为做出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性选择和理性选择是经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两种选择行为方式。感性选择在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久远的历史根源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理性选择行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但是 ,理性选择必须通过感性选择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应当探索两者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机制 ,实现理性选择的感性化和感性选择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已知的文化当中,都存在着法律价值与宗教价值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宗教神性和法律理性的相互影响。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的互动先后经历了由契合到冲突再到和谐的历史轨迹。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辩证互动的历史轨迹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借鉴:中国不仅需要进行制度上的法治建设,而且需要对整个政治文化、法律文化进行重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上,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且堪称美学史或文化史的一对重要矛盾范畴,其流变消长折射了文化的发展历程.建国60年发生了文化、美学的历史性转型,这一转型从某种角度可以归纳为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的变迁.本文侧重从呈现于艺术中的种种表征来分析这种转型,主要从"身体的张扬"、"视觉的奇观和物的凸显"这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传媒批评是感性批评的当下性呈现,是理性批评屏障破裂后的本真狂欢.这主要与以下几点密切相关一是现代传媒的物性、文化权力以及对"感性符号"的培植性;二是理性批评的消退与受众的趣味转型,三是审美文化主体的分化孕育了感性批评的中心化,四是批评文本的意义寄寓于文本的感性之维.  相似文献   

11.
段虹 《北方论丛》2011,(3):123-126
马尔库塞晚年构思的美学思想建立在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基础上,确切地说,是对现代性的进程中的工具理性驱逐感性的批判,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恢复审美的感性思想。其间,他一以贯之地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反思和批判风格,反思了美学的概念,反思了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反思了社会现实以及现代人的生存。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想象力的重要性,它是形成审美的新感性的重要因素。最终马尔库塞形成了用审美改造现代技术独特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文学要更加重视感性生活,因为,生活永远是不依赖人之理性的感性的事实存在,是人类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本身。从这一角度出发,当今的许多文学与文化问题可以获得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理性自我"与"感性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山 《学术论坛》2002,7(6):34-37
康德哲学是集笛卡尔以来各派研究之大成 ,他的划时代功绩就是创立了批判哲学 ,用先验的方法把自由领域从自然领域中划分出来 ,从而厘定了自由和自然的界限与各自职司。在自由领域 ,他区分于现象界的本体概念 ,区分于感性自我的理性自我 ,实际上关涉到了社会存在物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领域 ,为日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 ,特别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批判和反抗不合理现实是法兰克福学派及批判理论一贯的立场,但在异化不断深化的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自身面临被现实整合的命运。如何坚持并推进批判成为一个问题。马尔库塞基于具体现实和批判理论的历史发展,提出"新感性"理论,推进批判的同时恢复批判理论理性和实践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理论层面上"新感性"被赋予"理性"的内涵,操作层面上"新感性"又指向艺术—审美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5.
权力问题是研究社会秩序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韦伯到科尔曼,再到布迪厄、福柯,社会学理论中关于权力的研究经历了一场微观基础的转变。从最初纯粹理性人的假定,到后现代理论中对行动者感性选择的回归,当代的社会学权力理论超越了权力的理性假设。权力也由最初的抽象权力,扩展为具体、真实、可感的权力。  相似文献   

16.
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是人类永远追问的话题。传统哲学把理性仅仅看作是由认知型思维方式形成的认识理性。康德最早提出了实践理性概念,并将理性区分为认识理性与实践理性,黑格尔也用唯心主义世界观论证了实践理性。这些都没能解决实践理性的科学性问题,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出发,才能突破传统哲学对实践理性的认识。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思维对存在的筹划关系,这种筹划关系形成活动主体的筹划型思维方式,筹划型思维方式是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潘华  卓瑛 《兰州学刊》2010,(5):65-68
社会理性选择理论对当前我国所发生的种种社会行为是否具有解释力?为什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一县城一农村往返流动的链条上选择县城定居?是理性还是感性?该行为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及城乡一体化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新生代农民工县城定居行为进行研究。文章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县城是新生代农民对城市生活边缘化本质反恩的理性行为、是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到社会理性发展的理性行为、是为获取城乡两地资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是“差序格局”感性化与家庭策略理性化的复合行为。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县城行为是从个人与家庭两个层面为起点而不是单纯从个人层面出发,新生代农民工县城定居行为在微观上是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变奏,宏观上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有重要影响、对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有重大意义,同时,该行为存在一定的风险需从户籍改革、发挥社会工作者作用等多层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县城定居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刘芳 《云梦学刊》2014,(2):121-124
摘要:反讽,是一种辩证的、综合的、科学的、理性的、不断自我否定的批判事物的方式。反讽不甘于事物表面的平静,它要掀起思想深处的巨浪。反讽不是事物本质直接的显象,而是通过反思间接地使事物显现出来。反讽居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通过“思辨理性”向“实践理性”过渡,进而实现了对真正理性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把人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即感性、悟性和理性,也可以说是人的三类思维方式。本文从基于心意文化是"感受的——认知的——意愿的"视域,把"心意文化"的基本理念与人的认识三个阶段相结合,从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的结合上,开发和利用体验式书法课程资源,探讨了"感性——悟性——理性"体验式书法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将书法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体会和感性的认知这一书法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成学生的潜能、素质和悟性,充分利用"三性"书法的显性、隐性课程资源,并转化为一种理性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渗透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把学生独立的人格完整地融入对中国传统文字内涵的把握,在提高学生书法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理性选择理论自从提出以来,不仅在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扩展到了社会研究领域。但是理性并不能解释人类的所有行为。尤其是对于我国乡村社会这样一个"熟人"社会来说,其感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本文认为要构建我国乡村社会的良好秩序,必须将国家的外在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与乡村社会内在的文化传统、自发秩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