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知不觉中,我们可以前往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多个。这些风格各异的出境目的地,加上随时可以前往的其他地区,我们的选择可谓遍天下。新的一年里,你最想去哪里?你又有怎样的旅行计划?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旅行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有着超然物外的洒脱。读书与旅行,既是乐事,也是雅事,都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修养与素质。旅行就是读书,读山山水水、读人生百态、读风土人情;而读书就是心灵的旅行,在文字中旅行、在飘香的书页里游走、在先哲的思想里行吟。  相似文献   

3.
巴金的散文集<旅途随笔>是继<海行杂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游记随笔集,它记述了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旅行.这一系列文本特别呈现了当时广州、香港等城市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和民众生态,勾勒出半殖民地时代中国社会的风情画.在这一系列游记文本中,巴金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友情、城市、人性、艺术等主题,使这一旅行具有文学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4.
想念的翅膀     
喜欢一个人的旅行,也喜欢在不同去处,寄几张当地的风光明信片给自己和心里惦念的明友.游历归来,会刚好看到信箱里躺着的那张卡片,拿起来看卡片上的某处风光.似将刚刚过去的旅行的快乐,又重新温习一遍。然后将卡片仔细收藏,休息调整,又开始计划着下一次的旅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塑西方国家的中国形象,拓展外交关系,中国国际旅行社吸引和接待了众多西方国家旅行者来华旅行。西方国家来华旅行者的数量、国别、意识形态、旅行诉求随着中国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西方旅行者普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建设成就、社会制度、人民精神面貌、旅行接待表示赞扬,改变了他们来华旅行前基于西方国家对华扭曲宣传所形成的对中国的怀疑和误解。西方旅行者回国后,纷纷基于自身真实旅行体验重塑中国正面形象,为西 方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东西方往来开辟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取佛法的旅行日记。此书涉及到唐代农村社会的许多方面,其中包括乡村交通与旅行生活、社会组织、饮食、宗教信仰、道德风尚、种植养殖、交往礼节、节日、绿化等。通过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乡村社会史料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唐代乡村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汪冰 《社区》2012,(5):52
无论哪个景点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手里拿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茄子"一遍一遍喊,在标志性景点、名人题词前拍张照片……爱留影,似乎是中国人旅游热情的集中体现。有人说,一个景点是否火爆,只要看看有多少中国人等着排队照相就行。不过因为爱照相,人们惹出的麻烦也不少,有照起来没够误了大巴的,有为了争取照相时间干脆不吃不喝的,  相似文献   

8.
《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其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文化和普及旅行。在创刊的二十余年中,杂志从未间断过发行。杂志具有倡导性、时代性、社会性及学术性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蕴含的信息为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目前并未系统探究林语堂多样化旅行书写的复杂根源。林语堂复杂多样的旅行书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林语堂个人长期的旅行生涯和从小主观养成的旅行兴趣是直接原因,其对中国传统游记文学的偏爱是内因,而民国时期旅游业的兴起则是外因,刊发大量游记文章刊物的出现也为其旅行书写提供了重要舞台。此外,民国时期域外留学热潮的兴盛、国外旅行书写的译介以及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林语堂积极从事旅行书写。  相似文献   

10.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王士性与徐霞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旅行和游历,但他们的旅行情况不尽相同.宦游与私游这两种不同的旅行方式使两人在出游时间、旅行路线、交通工具及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旅行上的差异又对他们的著述和成就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两人著述对后世的影响和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大不相同,这与中国重经验轻理论的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旅的"资产+业务"模式、中青旅的"资产+直营连锁"模式、中国康辉的"控股与参股"模式、中国金桥的"旅行社联合体"模式、上海春秋的"IT系统+全资子公司"模式、广之旅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宝中旅游的"IT系统+加盟连锁"模式比较有代表性,但这七种模式各有优劣。我国大型品牌旅行社网络化经营的目标模式,应为具有IT操作系统支撑的、具备区域性经营中心的M型国内网络模式。内部成长、兼并收购及战略联盟三种路径模式在网络化经营的不同时期可单独或综合运用。在选定的目标模式下,大型品牌旅行社网络化经营的国内网络框架由七大区域性经营中心控制下的接待网络和分销网络构成,对网络的掌控可通过构建网络时的股权安排来实现,网络化经营的效率取决于管控与作业模式、名称与商号管理、股权与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与协调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的外资旅行社投资方式由中方控股转为以独资和外方控股为主,投资区域逐渐向中西部延伸,其经营模式日益体现出竞争优势。面对外资旅行社带来的巨大冲击,笔者认为我国旅行社业在入世后过渡期内应当从法律法规方面对在华外资旅行社的发展进行规范,改革我国旅行社业分工体系和管理制度,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取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西南旅游地区在有清一代出现了三副长联,规模空前,情采流丽,在艺术构思上既代表了我国风光名胜楹联创作艺术的一种典范形态展拓河山风貌,透视历史变迁;又在抒情述志上各有千秋,个性鲜明.堪称中国楹联艺术宝库中的"古今三大长联".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自古雄风,与华夏历史一脉相承.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太行山的黄金地段,如何整合太行山旅游资源,重塑"山西太行山"旅游形象,使之成为山西旅游的又一张王牌,对于振兴山西省旅游业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陕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大省,其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旅游管理、旅游开发、旅游产品促销等角度来看,陕西省旅游业应采取地方政府主导型的管理体制、三优转换的产品开发策略、区域联合的产品促销模式。只有这些方面协调发展,陕西省旅游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共识。但对发展公共交通的探讨通常过于注重如何降低居民出行的经济成本,片面强调公交优先是对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的优先。为了引起人们对私人小汽车与公共交通竞争发展条件下被忽视的"公共理念"的关注,使公共交通真正成为所有人的选择,必须在"公共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一系列发展公共交通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浅析旅游企业品牌经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旅游企业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到中国经营业务。这势 必会对我国旅游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为此,我国旅游企业必须打造中国旅游的强势品牌。本文就品 牌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和我国旅游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中西近、现代文学交流史料为依托,在法国学派实证性影响研究三大研究方法的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中探讨旅行文化中游的复杂现象,旨在消除文学和旅游学的隔阂,以游的精神文化阐释拓宽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是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大连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需求专项调查,通过多维度频率分布研究,对不同个人属性、信息服务特征等条件下公共交通出行者的交通信息内容需求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选择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内容需求因个人属性、信息服务特征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别,交通信息内容对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面向城市公共交通出行者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规范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邮轮旅游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时尚,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并对港口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在阐述邮轮旅游的概念及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邮轮旅游对港口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并对发展邮轮旅游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