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3.
一位教授说:我有3字箴言要奉送各位,它能使你们心境平和,对你们会大有帮助,这3个字就是:‘不要紧’。假如你容易感到受挫折,建议你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不要紧3个大字,它可提醒你不让挫折感和失望破坏心情。假如有一天你爱上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我们假设他叫C君。此时C君对你很要紧,你确信他是你的白马王子。 相似文献
5.
从广义心灵哲学的框架来看,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形说达到了中国心灵哲学比较高的阶段。范缜的心灵哲学不像某些中国学者所描述的功能主义,它暗含着唯物主义的弱同一论,更接近当代的心灵形质说。通过与西方心灵哲学的比较,范缜的心灵哲学沿袭了中国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传统,强调心灵的整体性、规范性本质,然而对他心问题和心理因果性问题没有做出详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1978年,钱锺书修订《宋诗选注》序言的时候,引用了1977年发表的历史文献,但他却保留了作序的时间(1957年)。序言中的时间矛盾,是众所周知的一桩文坛公案。某些学者认为,钱锺书一生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都是超然物外的。事实并非如此。既然钱锺书是以擅长讽刺而著称的作家,即证明他不是超然物外的。 相似文献
7.
】《说文通训定声》是第一部对词义做全面探究的专著,朱骏声在书中明确提出“别义”概念,将“别义”和“引申义”“假借义”并列起来作为独立的义类进行说解并且使之系统化。朱骏声所界定的“别义:’义项的性质非常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词义系统内部的混乱。朱书“别义”有的属于连绵词的意义,有的与本义实为同一义项,有的实为同形字的意义,有的实为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等等。 相似文献
8.
9.
罗蒂是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他的解释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文本没有自身固有的意义,诠释一个文本只是根据个人目的对文本的使用。但当他面对艾柯向他提出的你的文章究竟说了些什么的问题时,他就陷入了两难困境:既不能说自己的文章说了些什么,也不能说自己的文章没有说什么。说自己的文章说了些什么,尊重了事实,却违背了自己所说的理论;说自己的文章没有说什么,贯彻了自己所说的理论,但违背了自己的写作和理解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的背离,正是造成罗蒂困境的根源。罗蒂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些认为理解只是主体的创造而不是去把握文本的原意的解释学家,都必然会陷入罗蒂困境。消除罗蒂困境的根本途径,就是尊重人类说和听的实践,包括他们自己的说和听的实践,改变自己的解释学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言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的“良知见在”不同于阳明后学的“良知现成”,宜从时间意识的维度并在儒释道互动的大背景下加以探讨。良知不是超越时间的本体,而是有时间性的。良知典型地表现为道德意识对凡俗的私意计度的时间意识的斩断;“良知见在”不是理论陈述,而是实践的指点,也即让学生专注于当下的、非功利的道德实践,放下对过去与未来的执着与算计。“见在”在阳明用语中大多数应当理解为“尚存”,“良知见在”即“良知尚存”,虽不完满,但蕴含着缺而待圆的动势。此语警策人们:当下一念良知醒觉就该行动,沉浸在非功利的时间体验中从事道德实践。阳明论“良知见在”时还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可见它与意念管理有关,钱德洪、邹守益、孙应奎与王畿等阳明后学都点出了这种关联。在时间体验上,道家与佛教对儒家构成了挑战:庄子有“无古无今”、郭象有“忘先后之所接”、禅宗有“前后际断”和“无念”。阳明点出“良知见在”,化用了禅宗的斩截的时间体验工夫,以工夫论之“断”求本体论之“续”,才使儒家从佛道的威胁中突围,而觅得新的工夫进路。 相似文献
11.
自张荫麟提出默证适用之限度问题,用以批判顾颉刚对尧舜禹问题的考证,八十多年来从未有人质疑。然而事实上,所谓“默证适用之限度”是有其特定的认识论背景的,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的限度。默证适用之限度问题是一个伪命题。顾颉刚论辩古史时对默证的应用,诚然是中国上古史“文献无征”情况下的无奈选择,但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天地,开辟了史学新视野。相比之下,以不能自立之“默证适用之限度”为考史准绳,却难免自缚于逻辑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