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艾敏 《经营管理者》2009,(24):211-211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金融危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由于中国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金融危机会透过降低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问题。政府就会采取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限制产能,并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前几年中国已经出现过类似情况。由此,出口不振将增加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目前美国消费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尤其是与建筑有关的相关产业,从而影响了我国相关产品进出口企业对美出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产生了严重影响。金融危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直接造成了中小外贸公司出口的障碍,甚至会使中小外贸公司的一些产品退出国际市场。本文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中小外贸公司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描述了金融危机前中国制造业的基本生存状况,然后结合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宏观政策,分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面向出口的中小企业的影响,并对我国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危机下一步走向的焦点集中到了中国大陆身上,如果人民币也贬值,无疑会在本地区引发新一轮危机。本文主要分析这次金融危机与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关系,分析东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由于问题的核心在人民币汇率,而人民币的汇率又取决于1998年中国出口的表现和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高低,因此,本文从中国出口开始谈起。一.中国外贸依然会表现良好目前,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贬值的猜测多来自对今后中国出口增长率将下降的预期。一般认为,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货币对外贬…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迷思──大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蹶不振,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随后骨牌式地蔓延到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地。人们在讨论东南亚金融危机深层原因的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地区共同的出口导向战略上,也怀疑中国会不会遇到同样问题。本文认为,过去20年中国经济成长,出口并不是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更多来自投资和消费等内需。所谓“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奇迹”,只不过是一种神话。对比国际经验,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要在全球崛起,从长期看还需走以内需为主的道路。当前,在亚洲金融风暴和国内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部分深受出口导向思维影响…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际经济动荡主要是通过贸易流和资本流两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的。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贸易流的影响主要通过四个环节传递:·需求减少。危机导致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锐减,进而使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下降。·汇率贬值。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使中国出口商品在亚洲危机国和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倾销。由于急于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一些亚洲危机国家完全不顾成本和价格竭力扩大出口,从而造成中国出口的困难。·初级产品价格。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  相似文献   

6.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深受影响,中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采取积极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而且能让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站起来。本文就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体系、实体经济、产业链等方面的举措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期,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加之不久之前的"房利美"和"房贷美"被美国政府收归国有、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各主要金融机构人人自危,纷纷寻求买主、忙于自救.以避免破产风险中国经济作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尽管中国是这次金融危机里唯一受影响相对较弱的大国,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其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面对这样的整体形势,如何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穗较快发展已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目前来看,对外贸易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目前仍属偏外向型,外贸依存度高达60%,全球性经济衰退必然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致使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8.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09,(7):8-9
出口导向政策需要反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最近一些年,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国际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早就有反应,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通过出口导向的政策,就和世界金融体系联系在一起了。但是,正像所有采取出口导向的国家一样,成功执行这种政策十年二十年后,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始于2007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下降5%~6%。金融危机也加速了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使中国商品价格优势降低,这在08年下半年表现最为明显。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红海战略以应对现有竞争,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智敏 《经营管理者》2009,(23):207-207
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前景黯淡,市场需求减少。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已开始设置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悄然而行。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面临生存挑战。海外并购作为绕开贸易壁垒的国际投资形式,被一些中国企业所采用。2008年,尽管全球并购市场交易清淡,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然活跃从并购进程观察,近几年的海外并购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均占一定比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今后并购活动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情况,指出了并购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由制造业及其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国经济,在本次金融危机下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有着怎样的弊端与劣势?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12.
发端于美国,进而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以往在国际贸易中颇占优势的一些出口产业纷纷陷入困境,导致中国出口额急剧缩水。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完成出口产业的顺利转型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为出发点,就中国出口产业的转型战略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中国能够对出口产业的布局重新规划,在这场危机中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与国际社会共同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2009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了各种讨论。本文通过论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并阐述了中国政府将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此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论述了保持8%增长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行动稳定经济,政府干预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的措施,并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市场中政府干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危机,民营出口企业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从产业升级,塑造自主品牌;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内需;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便帮助民营出口企业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贸易竞争的加剧,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优惠也成为了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商业信用的国际保理就是其中广泛快速运用的代表。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以及国际保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分析了开展保理业务的优势,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应在金融危机之后加快开展完善国际保理业务,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及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2008年美国因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狂潮席卷了整个金融市场,让全球金融市场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在那段时间里,华尔街所创造的版图几近崩溃,原本的构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更是犹如砰地一声雷响,惊醒了许多老企业,国际大公司,让他们开始思考,此次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何处?今后又如何去避免? 而身处综合经济发展速度前列的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面对随时而来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离岸服务外包属于外向型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但金融危机下中国服务外包业也面临新的契机。中国应抓机遇,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9.
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经济主体的浙江义乌,在2009年金融风暴的洗礼下,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出口的减少、经济的萧条、信贷的负增长,使得义乌民营企业举步维艰,而在2010年"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义乌的中小型企业仍然要面对诸多挑战,急需寻求经济增长的突破口,缓解"后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窘况。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激发"后金融危机"下企业活力的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也给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农业经济带来了潜在的发展契机与挑战.重视金融危机带来的"危",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把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全面分析、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契"机",趋利避害,进而把中国农业经济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升中国农业在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