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对这篇名著进行审美透视,宜让作品的各个层次由浅入深地逐步显现。这有利于欣赏者主体诸心理功能的逐步调动、主动性的逐步发挥。这一透视过程,即作品审美价值与主体审美需要同步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电视审美特性与受众心理需要的满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对电视媒体的心理需要基本上可以简化为三类,即指向外部世界的信息需要、指向个体内部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以及以沟通交流为目的的社会化需要。电视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现实性、虚幻性和综合性上,它们分别满足了受众各个层次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受众对电视媒体的心理需要基本上可以简化为三类,即指向外部世界的信息需要、指向个体内部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以及以沟通交流为目的的社会化需要.电视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现实性、虚幻性和综合性上,它们分别满足了受众各个层次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接受动机和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张爱玲在几十年的文学接受过程中,在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娱乐心理与探求心理、跟从心理与逆反心理、借鉴心理与补偿心理等阅读接受心理动机下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吸引所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同接受心理和动机的读者阅读丰富了张爱玲的接受视域,也说明了张爱玲作品的丰富性内涵及多重阐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史是不断改造国民心理的历史。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有识之士面对当时屈辱和灾难,为了拯救中国、顺应社会的变革,认识到了改造国民心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转型需要心理改造,心理改造促进社会转型。尽管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变革的各个阶段,但改造国民心理始终与社会变革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这一点在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契约应当经过建立、调整、实现三个阶段,并需要形成不断强化的EAR循环过程。在心理契约被破坏时,需要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实施心理救治,维护心理契约的持续。这有利于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的不良需要有生理性的:如性欲与物欲;也有社会性的:如哥们义气、盲目性爱情、报复和变态心理;都贯穿着三大明显特点:极端利己性、严重排它性和反社会性。矫正不良需要,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关键要正确认识不良需要形成过程中青少年生理心理可塑性与不良信息的相关度,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素质教育培养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疏导与心理救助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476名执业医师工作倦怠、工作投入和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状况,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医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能够显著预测其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越高,工作投入程度也越高;相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越高,其工作倦怠程度越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医生的职业生涯来讲既是一个保健因子,又是一个激励因子,在员工援助过程中,创造满足医生基本心理需要的工作环境,具有双重效益。关系需要满足程度是预测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而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满足则是预测工作投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是多元文化和谐的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认知、民族团结态度与民族团结的行为倾向与交往策略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民族团结心理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结构差异、宗教心理等民族心理因素。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完善国民民族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团结心理构建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教师低层次的需要、又要不断激发教师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引导教师在为国家和学校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要关注教师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交际的各个层面,如语言表层、文化、思维等。其次,作为心理认知活动,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交际者依据自身的认知语境系统对交际中相关信息做出对比、分析、判断,这就要求交际者通过语言对比、文化积累、思维训练等方式完善认知语境的网络系统,由此实现规避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学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学各个流派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了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机制,希望由此可使教育工作者能探索出更有效、完善的大学生偶像崇拜教育的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时期巨大的社会压力及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使高校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而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力量不能满足学生们多层次的心理需要。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的朋辈心理互助这一新兴心理辅导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咨询需要。然而,朋辈心理互助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高校朋辈心理互助队员自身素质不高、相应的评估机制不完善及处理不好与专业心理咨询关系等问题。因而,应在健全朋辈心理互助选拔、培训以及评估机制的基础上,以互助式为核心建构相应的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激励"四位一体"的高校朋辈心理互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黎洁 《山西老年》2012,(8):55-55
身体的衰老我们无法抗拒,怎样才能让老年人的心理更年轻? 老年人都企盼有个健康的身体,欢度晚年。但往往事与愿违,自然规律使人体的各个器官逐渐衰老,抵御疾病的能力相对减弱,这就需要老人学会自己调节,虽然身体不能再年轻,但心理却能变得年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挫折、学习挫折、感情挫折、就业挫折等.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将挫折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关于需要与品德发展及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需要在品德心理结构中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需要在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需要与品德发展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的德育工作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外来工随迁儿童对城市生活的融入主要涉及身份融入、同辈群体交往融入、教育融入和社会心理融入各个层面。在以上各层面融入过程中,外来工随迁儿童面临着城市制度的显性与隐性排斥、文化的不接纳、学校培育盲区、家庭支持功能弱化等多重障碍。本文立足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针对外来工随迁儿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难点从社区层面提出了介入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的形成。根本地、内部地影响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的因素可包括美感享受、原型触发、接受主体心理定势、审美心理需要等。各种因素对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的形成各自起着一定的作用 ,几种心理因素的作用过程便是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测验技术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测验技术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人才选拔的最常用、最重要手段。借助心理测评技术,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更方便、快捷地甄选出某一职位所需要的最佳人选,实现一人一职的匹配。但心理测验技术在使用过程会出现“水土不服”、滥编滥用、功能放大等种种问题,需要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就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适应市场需要.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很好地明确学业与就业的关系,了解就业对学业的要求和标准,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如焦虑、自卑、依赖等心理,提出了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