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南京举行了第四次讨论会。出席会议的共有六十多人,这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传达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的精神;二是就《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展开学术讨论;三是进行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杜闻贞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指出了中心议题和三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资本论》创作史组第二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和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草稿)》。 会议认为,这部《手稿》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手稿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重要的准备著作。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批判,写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史”。这就是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的《手稿》部分;《手稿》的其余部分编入《马克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第四卷是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理论的详细的批判史。在《资本论》第四卷中,马克思以论战的形式阐述了在《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中研究的许多问题。但是,限于理论部分体系的需要,第四卷的一些重要观点在理论部分三卷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部分三卷分析的角度有点差异。《资本论》第四卷关于生产劳动、精神生产等重要观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题编辑出版《资本论》第四卷,是由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提出来的。马克思生前一直认为,《资本论》第四卷(马克思当时还称作第四册)的主题,应该是“十七世纪中叶以来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史”,简称为“理论史”。据此,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些人提出质疑,认为恩格斯主张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题编辑出版《资本论》第四卷,“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是不恰当的,至少不符合马克思本人的原意”;或者认为恩格斯并不十分清楚《剩余价值理论》的整个写作过程,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对它进行系统的探索和考察,因而恩格斯并不完全理解《剩余价值理论》,他提出的编辑《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些具体设想“也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这些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6—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资本论》与当代。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事《资本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和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研究论文、论文集和资料等共117篇。省委副书记顾金池、经济学界老前辈彭迪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代表们本着百家争鸣、各抒已见的精神,围绕着《资本论》与当代这个中心议题,对国际国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出版问世100周年。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后,按照马克思生前的托付,思格斯全面担负起整理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编辑出版任务。恩格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资本论》第三卷于第二卷正式发行9年之后,于1894年出版发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建立了科学的、完整的利润学说,这是他运用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说明现象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深入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科学成果.总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这一科学成果使《资本论》第三卷成为“光彩夺目的”和“最惊人的”著作‘①…  相似文献   

7.
三月九日至十二日,宁夏第一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暨宁夏《资本论》研究会成立大会在银川举行。这次大会,是宁夏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上,与会代表听取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全国《资本论》学术讨论会精神的传达;以会员提交大会的十六篇论文为重点,围绕《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中心议题开展了讨论,交流了学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资本论》研究会于12月6日至10日,在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党校举行1983年学术讨论会。会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郑广智作了题为《贯彻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清除精神污染》的报告。 会议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创作史,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等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现把讨论中的主要学术观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薛志贤同志在《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中,就《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的结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不仅“没有使问题得到清楚的解决”,而且产生了新的混乱。例如,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先于货币。”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错误: 第一、《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就是“假定金是货币商品”。这就是说,马克思研究货币的各种职能是以货币,  相似文献   

10.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二卷,自1885年问世迄今,整整一百周年了。一百年来,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资本论》第二卷同整部《资本论》其它各卷一样,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逻辑写成的一部伟大著作,在结构上具有严谨的逻辑联系。列宁曾经指出,不研究逻辑学,从而不研究《资本论》的逻辑,“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纪念《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一百周年之际,本文拟就这一卷的逻辑结构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至十七日,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于南京召开第四次理论讨论会,到会代表六十余人,提交论文二十二篇。会议代表围绕“《资本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个中心议题,着重讨论了以下两个问题:一、关于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问题;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问题与所有制改革。参加会议的代表讨论十分热烈。现将讨论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10月上旬,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社科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等单位在成都联合举办了全国《资本论》第五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资本论》与当代”为中心议题,组织与会者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一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成立大会,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在无锡隆重举行。到会的有来自中央和各省、市教学和研究人员二百三十二人。会上提出学术论文和资料二百二十四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和许涤新在会上分别作了题为《有关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如果从1843年算起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为止,可以说他为写作《资本论》化费了四十年的心血。研究资本论创作史,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就《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列如下年表。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依然是批判当代 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研究和创作《资本论》的目的,正如他自己指出的,“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第一卷,第11页)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论》彻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和吉林省《资本论》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长春举办了《资本论》研究会创作史组首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关、大专院校、党校、出版机关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六十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三十八篇。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共吉林省委的关怀和重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看望了与会同志。  相似文献   

17.
田英 《东岳论丛》2024,(2):70-77
虚拟资本概念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于文本上主要集中于《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长期关注虚拟资本的相关问题,并在《资本论》第三卷(册)手稿的第五章第五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遵循马克思的思想,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的过程中完善了这一概念。虚拟资本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思想结晶,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虚拟资本概念最终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张雷声 《学术界》2012,(3):144-153,286,287
《资本论》的创作过程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经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定、理论体系的构建,最后明确为写作《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过程.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并论证其科学性的过程.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使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研究中,逐步明确了《资本论》的研究任务,《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整体拓展的重要方面.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也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逐步明确了研究对象,并把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放到了社会矛盾运动的整体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耗费了毕生精力写成的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的原理,经过一百多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检验,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认识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理论教学和宣传工作中,存在着忽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倾向。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很少选学这部分,更谈不上广泛的运用了。1980年以来,通过对《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二卷节录本)的学习,理论界和经济工作者,对第二卷的现实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起到显著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一些《资本论》解释本,在解释《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价值形成过程时,为了解释生产资料的价值成为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使用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这一术语。如:张熏华、洪远朋的《<资本论>提要》说:“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张熏华、洪远朋《<资本论>提要》第1册,第101—102页)。陈征的《<资本论>解说》说:“一个产品的价值,例如棉纱的价值,首先是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来的”(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册,第279页)。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资本论>释义》说:在纺纱过程中,棉花和纱锭的“价值量却毫无变化地被转移到棉纱中去了”(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释义》(Ⅰ)第135页)等等。我们认为,上述提法作为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讲,其正确性是无可怀疑的。但是,上述几本书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