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忠华 《阴山学刊》2004,17(1):70-73
古代汉语的"为动"与使动、意动用法有质的不同.为动句是用"主·谓·宾"结构("S+V+M")表示了"S+为+M+V"式表示的语文关系的内容,二者是同义句式,可以共时变换;在古代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具有多义性;使动、意动用法的句子中主、谓、宾之间的语义关系与为动句不同;使动、意动与为动同义变换的句式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 对于句首方位词组成分归属的问题,语法学界的认识还是很不一致的。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这类句子的结构成分就众说纷纭,说法大体有四种:“动——主”,“或主或状——动——宾”,“(准)主——动——宾”,“主——谓(动宾词组)”。推究这些分歧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1.方位词的词性未确定,2.析句标准不统一,3.主语、谓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不正确。如果这三个问题的认识统一了,那么,分歧便会缩小乃至消失,句首方位词组的成分归属问题必将随之解决。  相似文献   

3.
“论元”和“配价成分”是句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经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元包括可用论元和必用论元,而配价成分则是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名词性成分能充当论元,而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子句都可以做配价成分。论元是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配价则可能是主语、宾语、补语或状语。论元是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则包括施事、受事、经历者、受益者、工具、主题、目标和源头等。  相似文献   

4.
语法上有所谓“施事主语”和“受事主语”两种术语。在意义上,谓语所述的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便是施事主语。如:“农民打倒地主”里的“打”,是由主语“农民”发出来的。反之,行为不是主语发出,而是由主语去承受的,便是受事主语。如:“地主被农民打倒了”里的“打”,是打“地主”,主语“地主”是“打”的承受者。  相似文献   

5.
引言被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有三种表达形式:被字句、无标志受事主语句、遭受句。这三类句子的主语都是受事,因此一般语法论著把它们合称为被动句,显然这个定义是从意义角度下的。在语法形式上,三种句子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宾·之·动”和与其相关的“宾·是·动”、“主·之·谓”两种句式分别比较,讨论其异同。并以此为基础,从历时演变上观察“宾·之·动”句式的发展,提出“宾·之·动”中“之”字的词性在战国时期已由最初的代词转变为连词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想讨论一下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的“补语”同宾语并见于动词之后的结构关系。例如“牛郎听完织女的话。” (《牛郎织女)》“孔已乙便涨红了脸。” (《孔乙己》)“眼里布满了红丝。” (《孟姜女》)等。这类句子加“·”部分的结构关系,多数语法著作都一概处理成“动——补——宾”。虽然有人看到了其中复杂的情况,然而其结论仍旧一概是“动——补——宾”。我们感到这样处理似乎有点简单化。据我们观察,在这类句子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的所谓“补语”,其功能并不都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说,结构关系不能一概分析成“动—一补——宾”而应作不同的处理。我们认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较为合适。 1.真正的“动——补——宾”结构,应该是这样一种结构:动词支配宾语,补语只  相似文献   

8.
简单句之"及物动词 直宾 间宾"句型是英语和法语中常见的句子结构。法语的"双宾句"相对英语的同类句型来说,是比较特别的句子类型。本文从法语"双宾句"的类型入手,用英语的同类句型进行比较并归纳了法语"双宾句"的间接宾语的特点。比较结果表明:法语的间接宾语类型较丰富、结构较特殊、用法较复杂。这一比较对大学法语语法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词序固定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但不是唯一特点在古汉语里,“主语——谓语”和“主——动——宾”的词序,一般说来是固定的,而且具有很久远的历史传统性,自殷周秦汉一直到现代,基本上都是这样。因此,词序便构成汉语语法的一大特点。例如(主语及其附属语用~~~~表示,谓语及其附属语用——表示,宾语用=表示):  相似文献   

10.
1.1 句子成分分析法作为传统的语法分析方法,由于长期服务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界一直倍受欢迎。这种分析法不承认词组可以作句子成分。它所规定的六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每一种都必须与单个的词相对应。 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承认“一个结构层次只有两个成分”(弗里斯语),“单就句子本身而论,它的直接成分也只有主语和谓语这两样。宾、补、定、状不是句子的成分,只是句子的成分的成分。”(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2 直接成分分析法自从三十年代引入汉语语法分析起,逐渐吸收了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诸多长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法学界现行的句子分析方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的揉合。这种“合二为一”的分析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承认词组作句子成分;承认宾、补、定、状和主、谓一样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1.
“受事+施事+vp”型主谓谓语句的形成和使用受到句法、篇章的制约。在句法上有强调、突出受事主语和强调、突出补语成分的作用。在篇章中,受事主语有衔接连贯、对比和开启下文的作用,衔接连贯的受事主语能够使文气顺畅;对比的受事主语带有话题焦点的性质;开启下文的受事主语可以使主题统一;施事主语有对比强调和开启下文的作用,对比强调的施事主语带有对比焦点的性质;开启下文的施事主语起到主题统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名词的活用偏离了其固有的语法功能,给人一种新颖感。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修辞作用与效果会使读者产生一种生动具体的动态图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名词使动用法除具备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修辞作用与效果外,还能使句子简洁、语言凝炼。名词意动用法的修辞作用与效果主要是在不同的表达手段中选用结构简单的“主—谓(名)—宾”式来表达相对复杂的意义内容,于精炼之中突出鲜明的意象色彩。  相似文献   

13.
一、句法成分与句子成分 如何分析句子,语法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因而构成句子的部分(即句子成分)就有主、谓、宾、定、状、补语六种。有的认为,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有时可缺一个)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因而句子成分就只有主语和谓语两个。有的还加上全句修饰语,就是三个。  相似文献   

14.
作为附加语的介词结构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虽呈现出一定的漂移,但并不是任意的。研究发现,如果介词结构后面修饰的是并列的几个分句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句首,不能处在主谓之间;如果介引对象为一个小句或者带有关系从句的名词性成分,介词结构也通常位于句首;介词结构与其核心动词一起构成动词短语,当整个动词短语受某些副词修饰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主谓之间;当介词结构受能愿动词修饰时,介词结构也不能外移至句首;当句子中谓语动词为光杆动词时,介词结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在语义方面,受事主语句中的漂移介词结构通常要放在句首;谓词性结构充当句子主语时,介词结构也不能位于主谓之间;主语与介引成分有“整体部分”语义关系时,介词结构也只能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15.
英汉句式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谓语”,呈“树式”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是“主题 述题”,呈“竹式”结构。汉式结构使大学生的英语习作出现一句多个动词、主谓不一致、缺少主语等错误表达,故提高大学生对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的认识、强化英语句子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S.+be+adj.+todo”句型中,隐含的不定式逻辑主语的指称语义值可以是泛或特指,这与语境、时态有关,也与句子主语呈特指性或泛指性有关。现有的观点认为:不定式逻辑主语隐含时就可以视之具有泛指意义。本文在对此观点作出批评分析后认为:只有在句子主语呈泛指性时,隐含的不定式逻辑主语才具有泛指意义;若句子主语呈特指性,则这个隐含的逻辑主语语义值分两种情况:一.具有泛指意义;二.具有特指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部教材是: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简称为上海本),黄伯荣先生和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简称为兰州本),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简称为郑州本)。 几种句结构有:主谓宾结构,状动补结构,动宾补结构,双宾结构。其他句结构也偶有涉及,但只是陪衬。 (一)“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55年到56年的主宾语讨论时,许多文章谈到这类句子。这类句子有点特殊,但并不少见。这句的意思很清楚,可是在进行句法分析时遇到了麻烦。从意义上看,  相似文献   

18.
作格结构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法构式,作格结构是一个最小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通过对作格结构动词呈非宾格属性、受事主语化的句法意义分析,揭示了作格结构的受动性是其信息状态模式和话语功能实现的基础,从而发现作格结构传递的信息全部为未知新信息,整个话语以受事为话题对事件发生进行焦点识认性陈述。  相似文献   

19.
语法结构的分析不应该一概而论,而要做具体考察.汉语"状-动-宾"结构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单切分或多切分,构成要素的特征对其切分有着重要影响.切分为A(V0)是无条件的,切分为(AV)O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20.
及物性作为一个表现经验的系统和语言的主观性有内在的联系。及物性传统上被认为是小句的特征:一种动作由施事者传递给受事者,但并非所有的小句都包含有施事和受事,因此语言的编码是有选择性的,在话语事件中对不同参与者的选择往往是出于话语者主观表达的需要。通过论述表明,及物性程度的降低可以导致主观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