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一分为二”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就是围绕着这一根本规律进行的。有的同志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有的同志认为“合二而一”也同样可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有的同志则认为只有把“一分为二”同“合二而一”结合起来,才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又有的同志对这三者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几种说法都不如对立统一规律本身表述得清楚明确,等等。  相似文献   

2.
自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近来,又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范畴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还结合对“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理解,应如何概括和表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主张“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者有之;相反,认为“合二而一”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简明表述者亦有之;认为以上意见各带片面性,从而主张只有“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相结合,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完整表述者有之;甚至认为上述各种意见都不能成立,只有对立统一规律本身才是最科学的概括者亦有之。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讨论一下究竟怎样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正确概括和表述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对唯物辩证法核心和精髓的深入认识,也关系到对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正确理解,甚至关系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因此,让各种意见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互相探讨,互相切磋,这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我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论战的中心问题是,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根本规律。杨献珍同志在以“合二而一”的矛盾融合论,反对辩证法的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时,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大做文章。说什么“矛  相似文献   

4.
“两点论”与“三点论”之比较论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点论”与“三点论”之比较论要郭哲夫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们所熟‘知的。毛泽东曾经把这一规律表述为“一分为二”、“两点论”、“‘两分法”。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又有人提出了“一分为三”、“三点论”、“三分法”。这就有了对干对立统一规律的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提法有些绝对化,缺乏分析,背离了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这种看法是把一分为二简单化、模式化了。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毛泽东同志用一分为二来说明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都可以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而,这对于哲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是有益处的。但是,在过去的教学和宣传中,对一分为二的多样化形式讲得比较少,理论上的概括也很不够。一提起一分为二就  相似文献   

6.
陈祖华同志在《关于“一分为二”》一文(《江汉论坛》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中提出: “毛泽东同志自一九五七年以来,多次谈到的‘一分为二’,都是指矛盾普遍性而言的”,“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一分为二’代替对立统一规律,就意味着舍弃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同一性等极为重要的内容。”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提出来与陈祖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关于事物是“合二而一”还是“一分为二”的讨论,反映了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对立。“一分为二”,准确、生动而又通俗地表达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辯证法的世界观;杨献珍等同志提出的“合二而一”思想,它不仅不能表达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是和对立统一规律根本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杨献珍同志说: “任何事物是‘合二而一’的,所以在观察问题的时候,要‘一分为二’”“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 “什么叫对立的统一?中国有句古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哲学战线上,正在开展着一场新的激烈的论战,这就是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论战。这是一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同反对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是两种世界观即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一分为二”的,站在唯物辩证法一方;主张事物的根本规律是“合二而一”的,站在反唯物辩证法一方。论战的双方阵线分明,针锋相对。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題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場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唯物辯证法的精神实质的爭论。在我们看来,“一分为二”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的、完整的、科学的表述。杨献珍、艾恒武、林青山等同志提出来的“合二而一”论,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歪曲。杨、艾、林等同志企图以“合二而一”论来代替“一分为二”,潘庆斌、姚伯茂等同志攻击“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企图以“合二而一”来“补充”一分为二”,这些都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方法论,对其实质和核心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在学术界居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笔者认为,这种提法有些绝对化,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这一论断的理解很不一致。周启伦、李铁城二同志在《“一分为二”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吗》一文中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对立统一规律阐述为“对立面的相互渗透规律”,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把对立统一表述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仅仅是列宁所说的“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国家,“一分为二”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毛泽东的倡导,“一分为二”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张闻天是第一个对“一分为二”提出异议的人。他在1964年2月5日郑重地写道:“现在一些文件上,把对立统一规律通俗地称为‘一分为二’的规律。这种说法有缺点”。(《张闻天选集》第566页,以下凡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注明页码)为此在一系列论述中表达了“一分为三”的思想,虽然他并没有公开提出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一分为二”被认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最精确的表述,几乎成了定论。然而,真是这样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看看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论述对立统一规律的,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一分为二”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最后再看看林彪、“四人帮”在“一分为二”问题上造成的混乱及其危害。一九一四年,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写道:“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列宁的这一论述,是对立统一规律提出的直接来源。列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把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核心。指出“辩汪法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对立统一规律本身有没有个“实质”的问题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把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列宁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一个深刻总结。列宁在作出这一论断的同时又指出:“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挥。” 毛泽东十分重视列宁的这个思想,他在《矛盾论》中科学地解释了这个思想,并作了重要“发挥”。比如,他第一次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理论和“矛盾双方必分主次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理,这就把研究重点深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在表述对立统一规律同其他规律、范畴之间的关系时,都持这样一种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派生”了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同时,其他规律和范畴又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补充”。这种“派生说”和“补充说”在国内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教科书中时有所见,似乎已成为定论。下面仅引《唯物辩证法大纲》中的两段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的具体斗争任务所限,‘不能详细地考察这些规律的相互内部联系’,因此,也就没有进一步指出这三条规律中哪一条是最基本的规律,哪  相似文献   

16.
关于“异化”问题,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有的同志认为:“异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一个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有的同志把“异化”等同于对立统一规律,他们把“异化”理解为事物的一分为二,向其对立面转化;有的同志则把“异化”看作否定之否定规律。他们说,“异化和异化扬弃,无非就是否定之否定,一种历史的辩证法。”“异化”究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还  相似文献   

17.
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是辩证逻辑的重大问题,它既涉及到唯物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问题,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建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科学体系是一个关键。对于这一问题在逻辑界有种种看法,但概括来起大体可分为如下两种(这里当然不包括根本否定辩证逻辑存在的同志们的看法):一是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一则否定这种看法,提出了一些其它规律作为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作者是持前一种观点的,本文就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我国报刊发表了一批有关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的学术论文,并且展开了一定程度的讨论。这对于澄清多年的混乱,推进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有些论文引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论述,作为某一种观点的论据,例如作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或者作为否定之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的论据,却没有具体分析这些论述的背景和内容,没有具体分析这些论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某一观点的论据,或者能否成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的体系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重性质。这一理论“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其中包含互相联系的几个普遍规律和一系列基本范畴,这些表现了它的多样化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各个规律、范畴不是并列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其余的规律、范畴都是由这个根本规律“派生出来的”(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第241页),都是它的补充和表现形态,这些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大一统性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这个根本规律的许多派生规律和基本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于唯物辩证法规律的相互关系的这种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是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四年,在我国哲学战线上掀起过一场所谓“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据说是因杨献珍同志提出“合二而一”而引起的。这本来是推动我国哲学研究的一件大好事;论战双方应该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己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可惜的是,一开始,我们只能从别人的文章中看到杨献珍同志关于“合二而一”论述的一些介绍,看不到他本人的全面论述,在论战中,也从未看到杨献珍同志的文章。而这场论战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