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法国文学在他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说过去所有文学理论教给我们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文学是文学,那么今天我们从法国文学中领悟到的命题却是文学非文学。20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新地中海精神给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他者心态,这一变化推进了文史哲真正的融会,促动了教科文实际的疏通,得益的是天地人本真的磨合。法国文学在变,文学体性在变,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应该变。本组笔谈涉及到法国文学他化的渊源、特征、国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推进这项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非文学命题、辟文辟学辟思的辟文学方法以及他者思想、新地中海精神等新看点的讨论,不仅促进对法国文学演化的理解,同时加深对人类文学思想及其新原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法国文学在他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如果说过去所有文学理论教给我们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文学是文学,那么今天我们从法国文学中领悟到的命题却是文学非文学。20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新地中海精神给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他者心态,这一变化推进了文史哲真正的融会,促动了教科文实际的疏通,得益的是天地人本真的磨合。法国文学在变,文学体性在变,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应该变。本组笔谈涉及到法国文学他化的渊源、特征、国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以及推进这项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非文学命题、辟文辟学辟思的辟文学方法以及他者思想、新地中海精神等新看点的讨论,不仅促进对法国文学演化的理解,同时加深对人类文学思想及其新原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文学他化论——关于文学的三悖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学他化,是文学非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文学是己非己的复杂原因.这样一个命题包含着文学非文学、文学反文学和文学化文学的悖论推理.这三个悖论揭示出一串危机重重的话题:文学蘖生,文学蜕变,文学消亡.当然,其中也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文学观念,诸如文学潜移,文学辟合,文学默化.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处于三悖论征候群中的文学他化问题.它们是文学思想的悖论式推理,文学自身的悖论性生发.文学跨界的悖论化去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团队启动了"法国文学他化现象研究",<法国文学他化译丛>的编译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选择这样一个工作面,目的是想近距离地接触法国现当代文学他化的文化生态环境,跨学科地观察法国文学他化的领域交叉状态,多方面地采集法国学术界的相关反响,尽可能充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将文献搜集与专题开掘紧密结合起来,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提供多层次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后文学时代"的提出着眼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普及所导致的文学对人们新的作用以及人们对文学新的态度,显然有其值得重视的一面。但是这一命题中对"经典文学"的笼统消解又有着对真正经典和真正创造的消解倾向。同时,对一些"后文学"现象的强调也可能遮蔽了这一时代应有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与中国学派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变异学研究的学科方法。国内学者多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这些学派与学科方法的更迭变化,忽视了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凸显的是比较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性,这是对学科发展过程的深一层把握。从横向看,中西方比较文学在建构学科理论时存在着两个误区:过分注重学派建构与文学真理的诉求;学派固守疆域,文学真理压制了文学他化的灵性。中国学派提出了变异学研究,虽然也有学派疆域与真理残留的尾巴,但它突破了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局限,是国内比较文学有代表性的学科理论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朱国华 《河北学刊》2005,25(4):139-146
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理解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布迪厄对文学场的历史发生的理论阐述。就法国文学史而言,这一过程经历了文学场获得自主性、出现双重结构以及生产符号财富三阶段。但文学场并非一个超稳定结构,它面临的内忧是,美学革命的体制化会耗尽它的话语资源;面临的外患是,文学场总是不能摆脱政治、经济资本的操控。但问题是,布迪厄对作为一种普遍性文学建构的文学场的描述是否准确?布迪厄把文学场理论限制在发达国家,那么,它超出欧美之外是否仍然存在一定的阐释效用?事实上,布迪厄本人并没有反思性思考他从属的第一世界的学术位置与他的学术观点之间的语境关联。  相似文献   

8.
文学精神是文化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王船山的文学精神,乃是他所倡导的文化精神的一个部分,是他进行文学评论的主要原则,是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精核。从心理学上说,它也是促使王船山在垂暮之年开展一系列文学批评的内心驱动力。因此,探讨王船山的文学观,不可不把握其基本的精神。而要弄清他的文学精神,则首先要明白他所面对的文学现实,弄清他对当时主要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态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9.
赵慧 《学术探索》2014,(3):80-84
近代以来,时代对科学的推崇使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到文学中,中国近代不少知识分子都关注到这一问题。梁实秋谈科学与文学,把握住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他认为科学的影响使文学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促使文学批评主观色彩逐渐减少、能够从文本出发对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不是随意褒贬;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科学和文学存在着本质差异,不能机械化地搬用科学的方法和结论,而应该以文学自身为立足点。他关于科学与文学关系的分析对我们探讨在尊重文学自身规律的前提条件下怎样利用科学为文学带来新的发展和变革这一命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陆文坛兴起了一个"底层文学"思潮,主要表现下岗工人和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命运与抗争。其中一些启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资源的作品(如《那儿》、《问苍茫》)又被命名为"新左翼文学"。这些作品及相关评论既包含一些新的因素,如从前国家意识形态里汲取抗争性资源,又往往非历史、非逻辑地解释中国左翼文化传统,导致"新左翼"命题未能释放出应有的涵义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反而使之狭义化。但使"新左翼"狭义化的还有对"左翼"价值持怀疑、否定的论者,在他们的意识里,阶级论和阶级分析本身就是虚幻而荒谬的,结果不仅使他们放过了对以"社会主义"之名长期存在的"身份制"等级社会分析的契机,又以一种"西方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历史幻觉,面对非规则变动着的当代中国,并衍生出包括"纯文学"在内的各种新意识形态观念。随着所有制改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政策调整,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急剧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旧的身份制社会尚未改变,一个庞大的底层社会业已形成。这给已经习惯于"纯文学"写作的文学界带来道德压力,也使与"纯文学"观相悖的"底层文学"应运而生。但"底层文学"从一开始就陷入争议,其本身在创作和理论上也问题多多,无论是"底层",还是"新左翼"都很快沦为没有生长性的命题。或许,不是从文坛既有问题,而是从"底层"、"新左翼"所黏合的"问题状况"着眼,新的可能性才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张能泉 《云梦学刊》2011,32(3):113-115
生存意识是日本文学涉及的重要主题,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挪威的森林》以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向世人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生存状态:缺乏信仰的都市青年物质的追求与消遣却无法释怀精神的孤独与苦闷。他们在日益物化、疏离的现代社会中无所适从,为此,在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寄托处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并在其张力下表现出现代人孤独与焦虑的内心世界和浓郁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她以崭新的感性经验修补了中国现代文学曾经异化的人性系统。在现代文学人性系统中,理性本体与感性本体是统一的,但在五四后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对文学功利性的理性吁求过于强大,导致文学发展中人性体系发生了异化,感性本体日益被边缘化甚至被排除。张爱玲通过反传奇、反浪漫的笔法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在文明毁灭的极端状态下探到了人性的感性内核。张爱玲对人的感性本体的把握并没有使她完全抛弃现代文学的理性本体,她以自己的方式继承着现代文学的启蒙传统。  相似文献   

13.
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陌生化"技巧,可以避免将电影文本归化为观众所熟知或显而易见的形式,而是采用"异化"的手法将电影语言和表现手法等展示给观众。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其2013年新作《被解救的姜戈》中对其角色语言、表现手法等进行多种处理,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从而使电影的主题和内容深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观影者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增强大众的观影期待和观影愉悦。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研究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其中,关于"底层文学"的发生与定位、"底层文学"的道德评判、"底层文学"接受研究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议为当下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文化张力。肯定"底层文学"对"人民文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从现代性角度发掘"底层文学"的先锋性,从而为"底层文学"创作确立了历史的承接点,这对于"底层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最大阙失是对异化劳动具有的人道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对其进行扬弃是必然的。从劳动的历史形态发展看,异化劳动并非没有任何人道性,否则就无法认识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性。异化劳动存在的基础是私有财产,不顾条件地废除一切私有财产会导致更大的不人道。在私有财产还存在的情况下,异化劳动依然有其人道性。从异化劳动一般含义与异化劳动的类型看,判断异化劳动人道与否要根据劳动者意志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元 《河北学刊》2003,23(3):99-105
钱中文的"新理性精神"文论,以"新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涵和价值核心,以"现代性"阐述为理论基点和中心话题,以"交往对话"的综合思维方式为思考理路和逻辑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理论结构.这就是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论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后,法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讨论如何建立新的伦理。在此背景下,列维纳斯提出以他者理论来重新认识言说、责任和主体。语言是自我和他者发生关系的主要场所,言说具有前本源性,是接近他者的运动。列维纳斯主张通过所说向言说还原的方式去认识言说的这种前本源性。在言说中,自我被暴露在他者面前,在对他者的回应中形成了责任关系。主体首先作为责任的承担者出现,其不仅要承担起自我的责任,还要承担起对他者的无限责任。这一思想是对近代哲学主体思想的一次批判,也是对伦理思想的一次重大的反思和重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必须重建有新时代内涵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重建可以通过文学参与来部分实现.农民的文化权利与文化利益,农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学表达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新世纪中国农村的沉沦和希望被农村题材文学以日常、细节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呈现,乡村日常底下所沉潜的苦难和温情被充分地展示.种种迹象表明:文学创作,尤其是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正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再造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