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维特和施特劳斯同处于尼采思想大行其道的20世纪德国,纳粹极权主义政治迫害和犹太裔德国人的身份窘境构成了二者学术思考的理论出发点。然而,由于二者对犹太人身份、犹太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差别,导致两位哲学家对虚无主义的思考路向和判断结果的明显差异。洛维特拒绝犹太人身份和律法传统,试图从基督教救赎史学的角度来考察19世纪德国精神史的内生性反叛和逻辑演进;施特劳斯则从犹太人问题切入,试图借助中古犹太律法资源及其摹本——柏拉图学说来找寻现代性走火入魔的病根。因此,二者在思想起点(基督教资源与犹太律法资源)、致思路径(历史哲学与政治思想史)、考察重点(检审19世纪精神史与重启17世纪古今之争)、理论归宿(古希腊晚期哲学与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对虚无主义的审视上,二者的思想史研究对我们理解20世纪政治事件和精神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洛维特将神学视为历史进步意识的前提条件,将马克思历史哲学同基督教末世论进行同质化理解,是对马克思历史哲学叙事前提的神学解读。从维科到黑格尔的近代西方历史哲学本质上致力于以哲学反思历史、以历史证明神学,持续发展了孕育于历史神学中的历史进步意识,最终实现了对历史神正论的彻底完成,表现出鲜明的神学性质。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叙事前提并非神学,而是“现实的人”及其目的性实践。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真理的“彼岸世界”之中,而在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即“此岸世界”的真理之中。“此岸世界”的真理性源于其构成“彼岸世界”的历史起点,“彼岸世界”是对“此岸世界”的理想形象的建构性反映。世界从现实状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变过程是历史进步与历史代价的统一,呈现为“更好的当下历史”向“当下历史的理想形态”转化的非线性过程。这一转变过程得以完成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在于,“现实的人”及其以改造现实世界为目的的革命性实践。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与冷战的结束,兰德公司的分析家弗兰西斯.福山与经济史学家罗伯特.L.海伯纳分别宣布了历史终结与自由民主资本主义的胜利。一时间,"终结"之说甚嚣尘上。与此相呼应,日本学者神原英姿指出,历史没有终结,终结的是进步主义。对进步观念或广义的进步主义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演进历程进行追溯,得出其几个发展阶段:古希腊时期关于变化的思想;中世纪基督教对来世的向往与对至善的追求;现代进步主义的兴起;20世纪以来进步主义的发展与危机。据此认为,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进步主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历史角度看,进步主义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它并没有终结,究其实质,终结的只是进步主义的某种极端形式。  相似文献   

4.
古代文学史作为现代史学之一部,借鉴现代历史观理解和阐释文学,取得了很大成就.新时期以来,古代文学多方反思自身的学科特点,与历史有意拉开距离,强调重视文学本身特性的研究.这固然很有必要,但也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方面,古代文学研究依然承袭着现代历史观;另一方面,没有反思和修补与传统史学的断裂,也没有充分注意和同步跟上史学研究本身的新观念、新实践.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观念"面临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等方面的丰富资源,需要各有扬弃,彼此融合,以新的历史观推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曹操为样本,概述了曹操历史形象的变迁,浅析了这个变迁背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并由此引出了对"历史史料"与"历史真相""、史料背后的思想"等一些历史哲学方面的浅思。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他第一篇历史哲学论文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基于自然目的论原理 ,在理性精神的审察下 ,他把人类的目光引向那普遍法治———永久和平———的未来。这是康德深思熟虑的结果 ,论文也因而成为其继续探讨历史—政治哲学问题的纲领性表达。  相似文献   

7.
柯林武德的代表作《历史的观念》对传统史学的批判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他的理论瑕瑜互见,许多观点难以站得住脚。甚至,他的历史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历史的观念》一书说明柯氏提出了一些天才的问题,但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民初知识分子受官本位观念的长期浸淫 ,奔竞求官蔚然成风 ,社会风气因之败坏。社会进步舆论从批判和抨击官本位观念入手矫正社会病态心理 ,引导知识分子树立独立自我意识 ,成为自食其力、人格健全的共和国民。这预示着知识精英反思和重塑国民性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理论》中,赫勒提出要以历史理论来取代历史哲学。总的来说,赫勒所谓历史理论是对传统的历史哲学的一种修正,是一种未完成的历史哲学,它悬置了历史哲学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肯定,而代之以一种对历史的开放性理解。由于以历史理论取代历史哲学,赫勒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新理解,即社会主义是市民社会第二逻辑的发展,是历史的乌托邦理论,是多元化的社会主义。但是,赫勒同时又断言,社会主义仅仅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念,而不肯定社会主义的现实实现。由此,赫勒的历史理论包含了一种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进步观念在近代欧洲从发轫到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中间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工业奇迹的出现、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为背景 ,经过培根、笛卡尔、霍布斯、洛克、法国启蒙学派等一大批哲人学者的共同努力 ,理性主义进步观宣告形成。本文侧重从哲学层面回顾了这一过程 ,并对这种进步观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以期对更好地理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现代化特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希腊哲学以早期自然神学作为开端,经过古典时期的理性神学的发展形成了理性神和一神的观念,最终在希腊化时期以理性与启示的调和为基督教神学所汲取和接纳,并被基督教护教士们用来为基督教信仰作辩护.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因此,不同时代的教师教学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不同时期教师教学观念的主要特征为线索,描绘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历史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13.
孔多塞是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他为奠定西方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进步观作出了贡献 ,并且试图提出贯通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原则 ,以建立一种严密精确的历史学。他的这些历史哲学思想对后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希腊哲学以早期自然神学作为开端,经过古典时期的理性神学的发展形成了理性神和一神的观念,最终在希腊化时期以理性与启示的调和为基督教神学所汲取和接纳,并被基督教护教士们用来为基督教信仰作辩护。  相似文献   

15.
尽管阿多诺批判了启蒙,但并不是对历史抱悲观主义的态度。当人们通过交换真正购买到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的时候,一个理性的社会就会产生。进步就是人类自身对自然控制的结束,就是人类社会每一阶段对这种控制的抵制。阿多诺认为,历史没有一个统一的主体,历史的基础是个体之间的联系,但历史的进步需要一个全球性主体的出现和人性的确立。历史的进步就是体现在每一微观层面上个体主体、全球性主体与客观世界间的星丛,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间的和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德国十八世纪重要的思想家赫尔德从早年的美学和文学研究转向历史哲学研究的内在思想契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早年的赫尔德兴趣主要在于文学与语言批评,后来他却将主要思考放在历史哲学之上。笔者认为,促成赫尔德研究转向的思想契机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分析的方法";二是整个赫尔德的思考预设为背景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卢卡奇对李凯尔特历史哲学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历史客观性的基础方面,以人的活动反对文化价值;二是从方法论上,以总体方法反对个体方法;三是认为每一种方法与阶级存在密切相关,无产阶级超越资产阶级就是超越直接性,以具体的中介反对直接性。卢卡奇将方法与论点对立起来,仅仅推崇方法的做法使正统马克思主义走向了唯方法论。其次,卢卡奇从方法论上对李凯尔特历史哲学的批判,略显片面,缺乏全面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卢卡奇在批判中认识到了中介的重要性,这为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奠定了基础。卢卡奇对李凯尔特历史哲学的批判既有得又有失,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社会的运动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内往复循环还是呈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哲学命题,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的一个焦点.试图通过分析西方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看法,试图分析西方哲学史中的历史循环论与历史进步观.  相似文献   

19.
"悲观主义"范畴可以提供理解章太炎思想的新思路。严复的"天演论"使用"体用"框架来整合现代"进步"观念,遗留了意志论与决定论、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诸多问题。悲观主义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展开。捍卫自由意志与特殊性是悲观主义者的基本立场,这种拯救主体性的企图使他们在本质上局限于现代性的论域之内。在强调意志本体的同时,悲观主义者又试图接受实证主义的规范,从而导致了一种以虚静本体和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本体论断裂意识。在这一架构之上,章太炎的悲观主义提供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为深刻和激烈的现代性批判,但它未能成就一套新的、具有建设性的现代性学说,而是在矛盾和妥协的两难中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