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份映射关系:网络实名制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实名制的实质是身份映射关系的披露,身份映射关系是匹配现实社会秩序与网络社会秩序的纽带,同时也是隐私权的客体。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本身并不能直接地嫁接到虚拟空间,而实名制的实施可以通过对身份映射关系的披露使现实空间的秩序便利地延伸到虚拟空间。身份映射关系理论否认了虚拟主体的独立性,认为虚拟主体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在网络实名制建设的可行方案中应当包括后台实名制、身份映射关系的保密制度,以及赋予虚拟身份以诉讼权利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下,网络舆情空前活跃,大众对民生、贪腐、道德等社会热点高度关注,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不可否认,网络舆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一些问题与倾向也显现出来.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和网络空间中消极情绪的蔓延,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发挥网络舆情的正能量,这是网络舆情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消极社会情绪如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尊重缺失感、道德焦虑感等,需要通过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正、强化政治参与、合理引导舆论、完善法制建设等途径加以化解、疏导,引导、规范民众的网络表达,从而遏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达到从源头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安全监管是指利用多元的控制手段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主要包括对网络提供商和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监管等。网络安全监管机制既是社会学问题,也是法学问题,因此,网络安全监管机制是社会学机制和法学机制的结合,其中法学机制的创立以制度的建立为基础,而制度又以规范的确立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严重的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到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构成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安全问题.区域环境污染的复杂性产生了网络治理模式的需求.传统的政府治理不但解决不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忽略了其它治理主体的作用.网络治理就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目前,构建区域环境污染网络治理模式应促使全社会成员拥有共同的治理目标、形成互相信任关系以及协调各个治理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7.
网络治理:网络社会视阈下治理范式跃迁的新愿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球化大变革(global transformation)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一种鲜明的历史趋势就是新的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着世界资源。以这种网络化的新信息技术范式为基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正在形成。与此相呼应,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在进行着重铸,治理由单个主体转变为网络整体,一种超越传统的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新范式——网络治理(networkgovernance)正在全球范围内舒枝展叶。  相似文献   

8.
刘进军 《理论界》2012,(3):170-173
跨国公司在不断加强海外经营活动的同时,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令人堪忧。同一公司在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经营行为及其效果与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除因制度的缺位造成失控状态外,跨国公司行为及其效果发生异变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缺失。跨国公司本身的治理结构与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理念下,应当以公司社会责任为本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正式法律规则对乡村治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社会资本则通过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因素对乡村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它们为村民个人、家庭乃至整个村落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累加的社会资源,因而既是农村集体行动的基础,也是乡村治理强有力的社会资源。这势必要求我们培育乡村社会资本以更好地发挥正式制度的绩效。  相似文献   

10.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镜像,拥有虚拟实在性、匿名性、开放性、共享性、自律性等特性。其与现实社会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即它们在社会基础、社会关系和主体活动等方面有差异,但二者彼此互动统一于人类社会。基于此,我们认为,应从建立虚拟身份证明制度、构建虚拟伦理秩序、健全网络信息防护系统、完善舆情疏导机制等方面寻求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网络网站与虚拟社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斌 《江淮论坛》2009,(4):108-112,129
社会网络网站以明确列出朋友名单的简介为核心,由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网民建立共享的虚拟社区。网民可以通过国籍、年龄、教育水平或其他社会因素来选择使用不同的社会网络网站,使不同的人群得以区分开来。国外三大著名的社会网络网站为Friendster、MySpace、Facebook,而国内的社会网络网站则包括“友友觅”,校内网等。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社区,社会网络网站对网民交往产生一些新的影响,其也为虚拟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新媒体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在深入剖析案例基础上,使用博弈论模型验证了二者关系.国家对网络舆情治理策略分为柔性治理和刚性治理.其中,完善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制度建设、构建系统高效的法律体系属于刚性治理政策,倡导网络文化道德建设及行业自律、加强信息公开则属于柔性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社会作为人类发展全新的社会场景,其法律构建必须尊重和维护它本身的特性。本文从网络社会的特性入手,分析网络社会法律应呈现的状态,并指出法律在网络社会中发展变迁的趋势:民主性得到极大的提升;自由和平等的法律价值得到进一步张扬;法律从国家之法向世界之法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络社团的快速发展,根源于社会制度结构变迁背景下个体的价值认同追求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节约成本的交往方式。这种自发性的社群组织,具有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和市场功能缺位的积极作用,但其中也蕴含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社会风险。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分头实施的"底线控制"式管理,不仅滞后与网络社团的现实发展需要,而且还导致网络社团管理的目标偏离和效力弱化。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背景下,网络社团管理改革创新的目标是,建立与现代社会治理相适应的复合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法院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前沿阵地,理应承担更高的治理之责。然而近年来,基层法院出台大量应景式措施,出现解纷功能异化、资源分配不均、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制度规则供应不足、考核机制固化、司法的谦抑性等多方面的制约,根源仍在于基层法院在治理格局中的职能定位不清。在回应型司法的语境下,为破解当前困境,应从司法谦抑和司法能动的关系出发,以个案裁判为基本引领,确认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应然定位是司法裁判。基层法院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遵循适度性、适时性和适格性的原则。基层法院应从源头预防、类案引领、诉内防治、风险管控四个维度打造“判决导向型”的协同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多元主体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产物。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只有当社会组织得到充分发展,具备承担主体的实力和能力,多元主体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才有可能实现。社会治理是我国党和政府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而主动选择的改革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治理转型创造了条件,但与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应以社会治理改革思路为导向,大力发展社会组织。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独立性建设,确保社会组织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推进政社分开,谋求社会组织发展的主体空间;通过加强社会自治,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随着社会治理手段的创新,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推进网格化管理已经成为实现政府治理和自我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市域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在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依然存在权责边界模糊、选拔考评机制不完善、网格员法治思维欠缺、多方数据平台缺少联动机制等现实问题.在公安工作中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维度,这对于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法治化,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积极推动协商民主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程序规范化、决策科学化的工作.以培育公民意识为基础,不断提高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为重点,构建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以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为突破,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梳理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切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由管理型治理模式向现代化治理模式过渡阶段在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谢姝玮 《理论界》2014,(12):121-125
街头政治的表现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乌克兰、泰国、土耳其、委内瑞拉、柬埔寨针对执政当局、执政者的游行示威活动风起云涌。我国的台湾地区2014年3月"反服贸"、4月"反核四"——两场声势浩大的"街头运动"搅动台湾社会,香港七一"占中环",大陆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街头政治现象,其负面影响极大。应该如何看待并规范街头政治行为,本文企图在公民权利和民主政治之间寻求合法的平衡点,使得街头政治行为纳入到社会治理法治化轨道,既实现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又不至于使街头政治背离民主政治的合法性而成为民主的暴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