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最能体现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也最能代表他本人的社会学思想。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上的客体主义和研究方法上的否证思想,两者结合起来奠定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除了把自杀现象本身引入社会学界的视野以外,《自杀论》还奠定了社会学的合法基础,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和范畴,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开创了实证主义、客体主义和科学主义特别是定量研究的先河。这种精神一直到现在仍然占据着社会学的重要阵地。自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也存在于当代社会之中,将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思想与现实的社会联系起来,这既可以检验《自杀论》的理论效度,也可以为分析我国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自杀论》看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确立--兼论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最能体现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也最能代表他本人的社会学思想.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上的客体主义和研究方法上的否证思想,两者结合起来奠定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除了把自杀现象本身引入社会学界的视野以外,《自杀论》还奠定了社会学的合法基础,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和范畴,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开创了实证主义、客体主义和科学主义特别是定量研究的先河.这种精神一直到现在仍然占据着社会学的重要阵地.自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也存在于当代社会之中,将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思想与现实的社会联系起来,这既可以检验《自杀论》的理论效度,也可以为分析我国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涉入社会学研究以来,郑杭生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种形态的理论发现,以及“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他在对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持续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当前资本主义危机,都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机遇,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由边陲走向中心、提升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学的价值追求与理论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6):66-72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中国社会学在发端之初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一体,既接受了西方社会学的影响,也承继了中国学术传统之精华,展开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建构了具有丰富内容的社会学理论,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中国社会学应当认真总结因人文精神而兴、借科学精神而实的历史经验,突破单纯经验化和技术化的狭隘倾向,摆脱由此而产生的表层化和边缘化困境。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作为广为存在的社会事实,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在社会学领域中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分析范式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分析范式都非常重视对意识形态的社会学研究.曼海姆则更加明确地将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倡导确立一门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知识社会学.意识形态的真实性与重要性使我们相信,在当代语境下为这个两个世纪以来发生复杂变化的术语确立社会学的研究立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价值本身的阐明,在马克思那里是以与价值实体论相混合的形式而展开的,后来的多数马克思学派也继承了这一缺陷。与此相对,作为有别于眼下价值实体论而阐明价值本身的性质的尝试,是日本的两位研究者即宇野弘藏和广松涉的研究。宇野认为:论证劳动价值说(及剩余价值论)即,《资本论》应该不是开头,而是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之后才展开价值实体论,第一篇、第二篇则是与作为流通形式论(商品、货币、资本这种价值本身的存在方式的分析)。而广松认为:价值不是单以物理的存在为出发点,而是主体间性地形成的既不是主观的判断也不是客观的实在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社会学理论演进逻辑的线索之一.社会学家对社会学一常识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循环的发展过程,二者关系 的丰富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呈现.围绕该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两大范式: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前者强调区分社会学与常识的客观标准,但忽视了社会学与日常知识相联系、相一致的一面;后者重视社会学与常识的相关性,却削弱了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基础.当代社会学家尽管以更广阔的视野对既有学说进行综合,但他们各自的理论立场决定了其关系论模型仍未超出这两大范式,而只是对各自范式解释力的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初,法国文学史家朗松通过与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斗争确立了文学史研究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和归纳法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学史写作,也对非洲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深远的后殖民主义著作《逆写帝国》就是朗松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产物。中国的非洲文学和非洲文学史研究应该从批判朗松的历史学原则开始,否定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所谓的“主体-客体”关系,重新建立起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在法国的思想界,是萨特真正开创了非洲文学研究的可能性,他提出的“意识描述”的方法来自他对朗松实证主义的否定以及对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的批判继承,萨特的思想对于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今日中国的非洲文学史研究应该重新思考萨特“意识描述”的方法,将非洲文学史看成是主体的主观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传统分别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制度范式和以韦伯为代表的诠释学范式。在这两种理论取向的导引下,又分别发展出了世俗化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但无论在哪种理论中,作为文化语境和社会结构中的宗教信仰行动者常常被忽视。事实上,作为信仰的主体和实体,宗教信仰者总是受到已有文化、权力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出于对社会关系的建构需要以及多重权威认同取向而采取相应的宗教信仰行动。而群体的信仰行动会直接导致一种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生成,进而导致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如果这种价值体系和社会关系与社会一般性规范和秩序相适应则会产生新的社会整合,否则,则只能作为一种社会团结方式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究竟如何看待“价值中立”?——回应《为“价值中立”辩护》一文对我观点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来源于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是一个在总体上包含根本缺陷但又有局部合理性的西方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是一个在国外学术界有严重分歧、毁誉参半、仍难一致的争论问题 ,是一个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相左但又有部分一致的理论命题 ,因此 ,对它极有必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在性伦理中,"应该"与"合理"的矛盾冲突引起了人们对性行为的正当性与性规范的合理性问题的普遍关注。"应该"是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一种行为是否正当或应该,取决于选择的价值主体。"合理"是合客观规律之理,某种行为是否"合理",取决于它是否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致。对于所有的性禁忌、性规范说来,若其内容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人类进步,则具备合理性的依据;反之,就不具备合理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第一部分先从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语境人手,试图在“文学性”与“社会性”这两种对立研究取向的颉颃中呈现该研究的困难前提。主体部分(第二、三、四部分)梳理文学社会学的“系谱”及其来龙去脉,从这一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方法”,检视“文学社会学”在不同时期和人物那里的认识程度和方法论上的思考。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亦鉴于文学社会学迄今在定义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上还缺乏共识,第五部分既是对文学社会学定位问题的探讨,也是本文的总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与多元性相统一的本源特质,多维性与范导性相融通的整体认知,革故鼎新与包容并蓄共融的价值图景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要旨。以引领风尚、凝聚人心为志趣的社会价值,以维护统一、朝向共识为宗旨的政治价值,以生成意义、守护家园为要旨的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结构。在实践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在互美互成的价值愿景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生共在的辩证逻辑中守护中华文化的平衡发展,在自发自觉的协调并重中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在重估重构的实践进路中激发中华文化的永续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需要”概念快速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热门话语,并引发了跨学科的持续反响,而主流社会学却在这一议题上表现出了集体失语,这深层次地提示着当前社会学在回应规范议题上正在丧失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运思方式。为“人”服务、关注人类需要的社会学亟待重新思考其规范传统的当代价值,重建“需要为本”的规范社会学传统。为此,要积极推动为了“善”和“人类进步”来应用社会学,强化事实取向与规范取向的合流来回应“好社会”的议题,并努力实现社会学研究与政治行动之间的贯通。 相似文献
17.
学科是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实体的范式,不是自在的,所以可以被改变。所有学科都在经历学科壁垒的消融,以另外一种多学科研究的增殖性方式得到认识。这种影响把社会学从强调理论和文本及对同源学科的渗透性中拉回来,使其回归到它本初的更多应用性、有所贡献的角色中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有关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已经分化为两个针锋相对的立场:一是学科规范立场,主张把中国作为工具,目的是促进全世界范围内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一是民族国家立场,主张把中国视为目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只是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工具。这两种立场偏执其一,各有不足。如何对待量化统计方法,成为区分二者的关键。以英国社会学本土化历程为例,可以说明英国社会学如何在处理与异质性的统计学传统的关系中生成自己的学科主体性,最终表现出"反量化"取向和"通识学科"定位。突出人文性和突出科学性,将是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两条路径,但二者并不必然对立,完全可以把理解中国经验与推动学术规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不同时期社会学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论述、阐释与贡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经典传统理论所蕴含的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基础,透视了20世纪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千年后当代社会学理论对环境社会学理论的丰富与拓展,预示了环境社会学理论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宋剑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民间立场与民间价值作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标志,先后经历了平民文学、大众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等概念转换。然而现代精英作家头脑中的民间意识,其本质上仍是一种知识精英的民间想象,而不是他们回归民间意愿的真实表达。民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被知识精英随意解读的空泛概念,它并不具有文学创作的实践意义,只是精英话语的另类言说。因此精英作家笔下的民间立场,与底层社会的民间立场,则又明显地表现出了文化心理与艺术趣味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