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这些都是好作业,操作上出错了!6龄童妈妈"单眼皮猫":我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坚持亲子阅读,现在上了一年级,学校老师也有引导,亲子阅读应该算是亲子互动的一种家教方式,而不能算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尤其是现在孩子还小,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时候,我觉得这对孩子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会有益处。目前,我的孩子没有收到有难度的"家长作业",比如做口算题,我儿子都是自己做完自己检查,我会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作业态度给一两句评价。  相似文献   

2.
    
谁也没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地上的灰尘吹起来的时候,我就知道风在帮我们扫地呢!谁也没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当我们的头发飘起来的时候,我就知道风在帮我们梳头呢!谁也没看见过风,不用说你和我了。但是柳树的枝条在飘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和柳树在嬉戏呢!谁  相似文献   

3.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英国斯威敏斯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现在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是件令人享受的事情,但不能一直抱着享受的态度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人总要踮起脚尖来,才能不断突破自身能力的天花板。很多人在谈论一本书的时候,总爱用"好看"与否来衡量。对于那些以故事和情节取胜的作品而言,个人喜好固然是一条标准,但更多的书不能用读者的舒适与否来评判。如果仅仅将阅读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眼界和水平势必被自己的经验和偏见所囚禁。就我的阅读而言,也经历了一个"走出舒适圈"的阶段。大学期间,作为一名刚开始学习国际关系的学生,我的阅读偏好是现实主义相关的著作,并以此界定"好看"和"不好看"。慢慢地,我发现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国际社会现象,于是,我开始努力克服自己"不舒服"的阅读感受,去完整阅读更多的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阅读能力,我有意识地在高中第三册中选出几篇课文作为阅读教材。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是十分重要的,既不能教师代学生读,削弱学生阅读的独立性,使学生在阅读中处于被动地位,也不能只要求学生自己读,阅读后给出一个答案就完事。要纠正这两种偏向,就必须明确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起的作用。下面从阅读前、阅读中及阅读后三个阶段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邻居。这里,原来是东吴大学,这个地方我很熟悉。我小时候就到这个地方来过。那个时候我也想读大学,因为这个地方学费太贵,没办法进来。那时,这里是教会学校,光是伙食费一个月就要一石米,我到苏高中只交三斗米。解放以后,我来过好多次,我到这个地方讲话也讲过好多次。我倒霉的时候不来,不倒霉的时候都来的。因为我们是邻居,我们就闲聊。有时候我收到一些信,他们问我,你写小说有没有什么秘密,就是有没有秘诀,好象懂得秘诀就可以写小说一样。我说,有啊,有三条。当然他们听了以后很失望,这个秘诀也不秘。  相似文献   

7.
陈亦权 《社区》2012,(18):60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参加了一个同学小聚会,聚会上,大伙儿都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的事业发展,只有一个同学,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拿着手机阅读着什么。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她,她告诉我说她的手机里安装着一个唐诗宋词的软件,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出来读读,  相似文献   

8.
赵婕 《社区》2010,(2):9-9
一个阅读的姿势,让我能够像读书一样去读人,并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相携同归的人。而我自己,也只是愿意成为一本沉默的书,文字写满在我身上,有心的人,就在我面前驻足片刻,甚至一生一世;无缘的人,我们就两不相干。  相似文献   

9.
小时侯上学时候,我就十分迷恋我的老师,恰巧毕业班时教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帅气十足的年轻老师.在毕业的离别会上,我就有一种很想抱一抱他的冲动.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当老师.现在我的梦想成真了,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情.从教十年来,有苦也有乐.因为,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是孩子们教会我许多东西,我也因此忘记许多生活的不快.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贝多芬好响彻古今的呐喊:“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紧紧握住命运的咽喉。”  相似文献   

11.
岳冰  天抒 《新少年》2014,(9):4-5
1.这次考试的时候,小月就坐在我前面。2.小月是我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平时考试我们总是互相争第一名的位置。3.我答卷的时候就发现小月的举动有点不对劲儿,她经常写着写着,就打开文具盒看上一眼。文具盒里到底有什么呢?4.我留意起小月,她看文具盒的时候,我也停下笔,试图观察她究竟在看什么。  相似文献   

12.
阅读的思考     
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在读教科书、作文选之类。记忆中,作文选对自己的帮助还真是不小。五年级时候,一次参加镇里的作文竞赛,三个题目中我选了《我的家乡》,我把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同主题的作文一字不落的默写在比赛用卷上了。正是这样的一篇作文令我“一举成名”。当然也不是因为事先的猜题和背题。确实是因为我在平时看作文选的时候,对这篇文章非常喜欢。还记得当时自己非常喜欢读写景抒情之类的作文,写这类作文也比较顺手,经常受到表扬。甚至于那个时候还做过当作家的梦。可惜的是中考的压力使我的阅读停止了。所以,我一直非常赞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年龄     
小时候看人写序或是作画,在署名的时候往往会注明“时年七十有八”、“时年八十有五”之类,那时我就会肃然起敬。我想拥有一大把年纪的人大概是有一种可以在人前炫耀的乐趣吧,因此也就傻傻地叹息自己太小,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有资格在署名的时候也写上年龄。我幻想着那时的心情必定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下田     
我的自我标榜,是从第一次下田开始的。那个时候,我还小,而家里也较穷。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就在那一年入耕之时,被逼下了田。大概是第一次吧,也许是年少好奇心强烈,当父亲提出来让我下田的时候,我不假思索,满  相似文献   

15.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每当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总会去阅读它,每次都为书里面的小人鱼——一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8,(4)
父亲一个人在家,有了问题想不明白,就打电话给我。冬天的时候他问我,安安,你谈恋爱的时候是不是也没有嗅觉和知觉?对于这样奇怪的问题,我知道不需要回答,只要回问他怎么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可以了。然后他的兴致便会突然地提上去,讲起他一个人逛街,  相似文献   

17.
我参加了今年5月20日的雅思考试。看了无忧论坛的考试回忆后发现有两个特点:第一,回忆阅读内容的同学不多。这让我感到,对于阅读能力的训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二,少数回忆阅读的同学大都抱怨阅读有点难。于是有人提议要用“题海”战术。试问:如果作题方法错了,那么是不是做一套题目就会把“错误”的方法强化一遍?拿破仑曾经说过:“进入不等于控制,控制不等于占领,占领不等于征服。”同样,在做雅思阅读题目的时候,对于所使用的阅读方法,“了解不等于掌握,掌握不等于熟练,熟练不等于精通。”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方法阶段,那么任凭做多少题目…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山西老年》2013,(9):24-24
那天下午五点多钟,爸爸突然大吐血,当我赶到病房,他已没有呼吸了。我突然意识到,当我咳嗽的时候,爸爸再不会强迫我多穿上一件衣服了;再也听不到爸爸做好饭后,催我们赶紧吃饭的声音了;当我想做什么事的时候,再也找不到爸爸,向他征求意见了,也不会因为他的意见与我不同,而与爸爸争论不休了;爸爸再不会和我们争电视,要看新闻联播了;每天拿回来的《太原晚报》,再看不到他戴上老花镜,坐在床头认认真真阅读的样子了。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吹葫芦丝。 每当我没事的时候,我就常常拿起葫芦丝,自己在家里面吹上几支曲子。 我很喜欢葫芦丝,因为它的声音很好听,郁闷的时候,我吹葫芦丝就能忘记烦恼。快乐的时候,我吹葫芦丝就更加快乐。  相似文献   

20.
我的小丁丁     
小丁丁是条小狗,它全身都是白色的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就像两颗黑珍珠。它吃得肥肥的,走起路来就像个小白点在闪动。小丁丁可有意思了。当我跑步的时候,它就跟着我跑步;当我喝牛奶的时候,它就围着我转;当我打篮球的时候,它就在一边看,它可真是我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