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42年2月美国政府应蒋介石的邀请,派谴史迪威将军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1944年10月美国政府又接受了蒋介石的要求,将史迪威将军解职撤回,此即所谓“史迪威事件”。这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战后海内外对此众说纷纭,对史迪威本人也毁誉不一。今天我们依据历史事实对这一事件再作分析,有助于了解抗战后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3.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8月美国任命史迪威为中缅印战区盟军参谋长。在其后的岁月里,史迪成与蒋介石发生了极为深刻的矛盾,美国不得不于1944年10月召回史迪威。回国后,消息被严密封锁,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在回答提问时说:“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争吵,不涉及租借法案,不涉及喜玛拉雅航线空运吨位,不涉及战略,不涉及政策,也不涉及赫尔利和纳尔逊,也不涉及高斯的辞职,同所谓的共产党人也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个性问  相似文献   

4.
运用史料,论述了美国是怎样通过珍珠港事件,从对日绥靖的迷雾中走向了反法西斯的立场,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史迪威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战争是最高的暴力交往形式,也是人类交往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人类社会空前规模的交往,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力量组成了世界性的战时同盟,不同类型、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的国家为打败法西斯紧密合作;战时的科技发展和人才争夺是人类文化交往的一种现象,战争催生的第 三次科技革命在短时间内使世界面貌和人类社会发生革命性变革;二战的客观后果之一是,世界越来越成为 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人类交往迈入全球化时代。战争的残酷性也警示后人,避免战争、走和平与发展之路才 是人类交往的正途。  相似文献   

6.
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面对危机,政府必须加强危机管理。一套完备的危机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危机预警、危机救治、危机评估复原三个部分。这次SARS事件暴露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危机管理体系的欠缺。我们应把握SARS事件带来的机遇,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重心转向政治目标——扶持中国成为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力量,力图实现中国的统一,使中国成为能在战后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以服从于美国战后世界的规划与安排。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华政策中的现实主义成份,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政府,与腐朽、反动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捆绑在一起,从而奠定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也埋下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的作用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为此,美国加快了与中国合作的步伐。但是,由于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对待中共问题上严重分歧,成为引发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纠葛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史迪威事件”导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对日作战方案与承担责任之分歧,实质上是太平洋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宏观军事政治战略分歧之微观反应。“史迪威事件”清晰地折射出战时中、美、英三国的国家利益之争,也充分显现了中、美、英三国在太平洋战争中既合作又矛盾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被网络等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市"钉子户"事件已经尘埃落定。当地政府积极介入化解这场公关危机,使此次事件得到平息。但"钉子户"事件却显现出政府公关危机治理方面的问题,如政府危机公关体系不完善,对媒体重视不够,与公众沟通不畅等。政府是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公关的主要角色,应培养政府人员的现代公关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公关危机管理机制,健全双向沟通机制,从而成功地解决危机。  相似文献   

11.
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辽阔地域,把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卷入了战争的漩涡,死亡人数达到5千万,消耗和毁灭的社会财富达4万亿美元,确实是人类社会的一场空前浩劫。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巨大历史进程的世界大战,又空前地加速了历史的发展。看不到这一点,就说不上对历史的科学研究,更谈不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考察和总结历史。本文试图从二战与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和作用这一个角度,对此作一些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军事的战争,也是一场科学与技术的战争。同盟国对轴心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美国虐囚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一些人认为美国媒体真正体现了新闻自由原则,敢于揭黑,是政府行为的有力监督;而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媒体在战争开始时一边倒,是政府的附庸。本试图浅析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从世界格局和西方化优越论处着手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美国虐囚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一些人认为美国媒体真正体现了新闻自由原则,敢于揭黑,是政府行为的有力监督者;而一些人则认为美国媒体在战争开始时一边倒,是政府的附庸.本文试图浅析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从世界格局和西方文化优越论处着手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从非典事件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典型性肺炎使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最近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非典事件看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欠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英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英语的发展王嘉美一一六O七年,首批英国移民一百二十余人分乘三艘帆船,离开放土英国,漂洋过海,登上了美州新大陆。他们登上新大陆的时刻在英语语言史上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标记,即:这个时刻成为了英语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支——美国英语的源流起...  相似文献   

18.
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美国驻华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华伦·史迪威。史学界把此事称之为“史迪威事件”。这一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探讨剖析这一事件的成因,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国内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史蒋之间的个性冲突,特别是归之于史迪威的个人性格。二、史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变,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也粉碎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幻想。事变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同时在美、英“阿卡迪亚”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应蒋介石之请,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3月派遣史迪威将军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蒋介石为司令),兼美国中印缅战区部队司令并负责监督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的分配和使用。1943年8月,同盟国东南亚战区成立后,史迪威又兼任了这个战区的副司令。到1944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都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史迪威指挥的北缅对日战争,斩关夺…  相似文献   

20.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把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