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美等国对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持“中立”态度,实即对日本废除中国在朝宗主权的支持,背后则是必欲破除中朝宗藩关系的心态,各国的底线亦仅止于此。在战前争取欧美支持及国际舆论的外交活动中,中国的宗主权话语体系完败于日本的国际法话语体系。以朝鲜独立和改革为幌子,日本瓦解了英、俄均曾有意进行的调停活动。美国则采取作壁上观的心态,乐见日本扫除中朝间的宗藩关系。日本的利益许诺和外交欺骗背后是以近代国际法为理念支撑的外交体系。甲午的战败,虽然标志着清政府调适中朝宗藩关系的失败,但对宗藩关系本身的评价不应以此次战争的结果为唯一前提。  相似文献   

2.
明治初年的"文书问题"引发了日朝之间的外交纠纷,然而日本改革幕藩体制下日朝外交模式的意图并未得到朝鲜方面的回应。日本对日朝外交的革新,在外交一元化的表象之下,也存在着前近代的外交模式与近代外交模式的冲突。日本多次尝试,也无法在事大主义与宗藩关系结构下取得对朝外交的突破。以"江华岛事件"为契机,日本尝试将日朝"外交革新"与中朝宗藩关系对立起来,并最终以条约的形式,在"朝鲜独立之邦"的名义之下,完成了与朝鲜建交。日本的对朝外交革新或可视为近代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颠覆性变化的一个转捩点,中朝间的宗藩关系开始受到冲击。一方面,日本率先导入近代西方主导的国际外交秩序,并利用其为本国利益服务,从而对中朝两国国家利益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中朝两国相对滞后的对外观及其带来的外交政策的迟滞性,也在客观上阻碍了两国早期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道、成、同时期是各殖民势力对中国属国进行染指的重要时期.随着暹罗、苏禄、缅甸、琉球等属国日渐被各殖民势力所染指,清朝旧有的属国体系渐渐丧失.几乎与此同时,清朝本土也开始遭受着各殖民势力的侵犯.这一危机不仅导致了"天朝"独尊的法理基础在西方、日本面前基本丧失,而且也导致了中国传统宗藩体制开始瓦解.此后,晚清时期清延借近代条约体制对中越、中朝等宗藩关系的强化,则只能说是在有限的属国范围内对这一传统体制的一种补救和改造.  相似文献   

4.
受近代东亚国际形势和外交秩序影响,光绪朝清廷开始对中朝传统宗藩关系进行改造。时人为增强这一关系提出了诸多建议,清廷也开始用近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去加以强化。此等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一关系,但终难逃失败命运。甲午战争,中国挫败,不仅导致这一关系彻底终结,而且导致日本开始奴役中国和朝鲜。历史显示:中国富强发达不会给朝鲜带来威胁,相反,中国软弱却不利于中国和朝鲜的安全与安定。  相似文献   

5.
郭海燕 《文史哲》2007,(1):113-120
中国和朝鲜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日本等国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清朝传统的宗属模式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产生了转变。在中日争夺朝鲜通讯权这一外交交涉问题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就表现得相当灵活,既充分利用了中朝之间传统的宗属关系,又吸收了近代外交的条约形式,从而挫败了日本的挑战,实现了对朝鲜通讯权的控制,并成功维护了与朝鲜的宗属关系。而这种宗属关系又是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出现的,即传统宗属体制与近代条约体制相结合的新东亚宗属关系,体现了清末“传统外交”与“近代条约外交”并用的二重外交方式,这是清朝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总办朝鲜各口交涉商务委员陈树棠自1883年10月被派驻朝鲜以来,与朝鲜先后签订了三项有关通航与租界章程,从而促成近代中朝经贸关系之急剧发展,并代表清政府负责办理中朝外交事务,还曾协助朝鲜高宗政府办理近代外交事务,实际上是近代中国最早派驻朝鲜的最高级商务领事官员.至1885年10月,清政府试图进一步加强对朝鲜的干涉政策,遂召回陈树棠并代之以袁世凯.陈树棠两年的驻朝商务及领事工作,应是近代中朝关系史乃至晚清对外关系史上的一段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均势观与洋务时期的对外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涛 《社会科学研究》2002,2(4):109-113
洋务运动时期 ,由西方输入的均势观念是国人认识近代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理论依据 ,也是他们评判世界格局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 ,并对清政府的外交政策趋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对均势的认知 ,促进了中国传统华夷秩序观向近代世界观念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国人的对外理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后期由于法国侵略越南而引起的中法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涉,是近代中法关系史上的重要一页。清政府内部对于这个既牵涉到传统宗藩关系又牵涉到近代中国与列强关系的越南问题的认识、态度及主张极为复杂。这些主张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或着眼于近代国际政治和中西关系的实践,或溯源于传统、传统观念乃至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传统宗藩关系和中外关系的实践;或积极,或消极;或反映了中西体制的冲突,或体现了传统体制本身的矛盾。从这些纷纭复杂的主张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的处变策略。  相似文献   

9.
苏苑 《江苏社会科学》2001,49(2):144-149
从 1 9世纪 80年代开始 ,清政府对朝鲜采取了积极干预、强化清韩宗藩关系的政策。本文论述了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具体做法、失败原因 ,认为这一政策是清朝此间政治、外交上的一个积极举措 ;这一政策的失败 ,是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失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前,清廷同周边国家与地区建立了以朝贡为主要特征的宗藩体制.维护宗藩关系的宗藩意识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随着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入侵和西方思想的传入,人们固有的宗藩意识淡化,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在处理属国相关问题时表现为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继而兼顾宗藩关系.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放弃宗藩关系.时人这种意识的转变对宗藩体制的解体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北洋大臣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同法国方面的四次谈判就表现了这种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寻找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东西方文化差异一直都是我们在汉英互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汉英互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翻译中对文化进行阐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叙事首先得"言之有据",然后还要"言之成理".如果我们用这八个字去衡量、比较历史叙事与文学写作的异同,起先(言之有据)的差异是明显的,稍后(言之成理)便逐渐模糊了,与其说是"殊途同归",毋宁说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4.
社区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特征在于“小政府、大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发育,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塑造的“小政府”同时还应是一个“强政府”,也就是说,“强政府———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的有机结合,应是我国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体制要求及体制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后工业化、后苏联社会主义和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求我们回归"三个维度"的原点;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环境恶化呼唤转换发展方式为新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社会失衡要求把以人为本贯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人与自身关系的维度:主流意识流失催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回归和重构;赋予科学发展新的内涵,制定新的战略和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雪征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3):146-14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中美两国恭维语进行对比探究。  相似文献   

17.
人神遇合:魏晋六朝道佛争锋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六朝之际,道教和佛教互相争夺生存空间,使得人为宗教背景下的造神运动蓬勃兴起.道佛伪托以人神遇合为主题内容的神异叙事,或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或以攻讦和打击对方,或以压制地方崇拜,或向儒家精神积极靠拢.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神遇合成为魏晋六朝道佛争锋主要的叙事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7,(6):31-36
司马迁《史记》载录五帝至汉武3000年史事,勒为一书,共52万多字,开纪传体史书之先。班固《汉书》约80万字,记前汉一代史事,其中汉高祖至武帝太初以前,内容多据《史记》。今考《汉书》参考《史记》之篇章多达61篇,因此,《史》《汉》对读自《汉书》书成以后屡有出现。《史记》成书以后,流传不广,甚至因"微文刺讥"而号为"谤书"。至于《汉书》,极载汉之盛德,传习者众,评价似与《史记》迥异。其实,二书内容相同之处甚多,何以一为"谤书",一为歌功颂德之文?据二书互见之文,可见其中之《春秋》笔法,以及班固《汉书》之史家精神与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19.
林剑 《学术研究》2012,(3):19-23,159
在历史上与现实生活中,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混用或相等同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可以从词源学、发生学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语境等不同维度与视角对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进行分辨与澄清。文化与文明各自都有长久存活的原因,同时有着生成上的同根性、同源性以及结构上的类构性特点,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文化是文明的精神灵魂与内核,文明是文化的对象化,是文化外显的载体。正确地把握文化与文明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并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述为理论指南 ,可以肯定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义不容辞担负着保护自然的责任。要解决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 ,必须从根本上重塑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