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经验及不足,在符号经济理念下探索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途径和载体。本文从人类学角度出发,总结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开发的经验及不足,在符号经济理念下探索了丽江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点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提升旅游景点内涵,增加旅游景点魅力的一项有效举措。吸引游客、增加旅游业营收是深度融合旅游景点与旅游文化的根本目的。因此,在融合旅游景点与旅游文化时,必须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对于每一位旅游者而言,他们不仅希望某个旅游景点有美景佳境可以观赏,还希望这个景点有精彩故事可以聆听,也希望这个景点有游乐项目可以戏耍。基于游客的这些需求,应该在融合旅游文化与旅游景点时,想方设法做到让旅游景点更好看、更好听、更好玩。 相似文献
4.
5.
民族的发展依靠文化的力量,文化不仅是经济的外部基础,更是历史进程的记录。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群众文化是十分关键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行业不断提升,将群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扩大群众文化影响范围,有利于群众文化丰富其开展形式和内容,同时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群众文化与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阐释,并探讨当前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几点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兴起与发展在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在当前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时代背景下,特色村寨建设对民族文化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所提出的内在要求,促使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与思考民族村寨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推动民族村寨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与特色村寨建设主旨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产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和关键主题。在大众旅游的全面发展下,人们对于旅游体验渐渐产生了更深入和更多元化的需求,促使旅游业开始和体育、农业、文化等产业渐渐融合。其中,全面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旅游文化内涵增加、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的重要举措。这种将当地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开发,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文化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海南黎苗文化作为当地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内容,给其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旅游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潜力。对此,文章从海南黎苗文化资源分析着手,探讨了目前的几项一般性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最后从目的、思路和要点等方面提出了当地黎苗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模式构建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现如今,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也随之陷入了经营模式单一,整体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发展上的困境。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新兴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乡村旅游相结合,推动两者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乡村旅游产业转型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山西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创新模式研究入手,探索将山西传统村落旅游跟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可行性模式,从而推动两者融合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11.
水文化是以水和水事活动为载体形成的文化形态,其蕴含的治水、管水、护水、节水、亲水理念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维吾尔族水文化为例,分析了维吾尔族水文化的基本特征,论证了少数民族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提出:水文化倡导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这正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旅游产业倡导健康、文明和绿色旅游,这又是传承传播水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的融合既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贯彻绿水青山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水文化+旅游”专项会展活动、重点打造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水生态旅游项目、落实水文化教育、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等,是促进少数民族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俗村寨旅游对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乡风、乡貌,解决“连片贫困”问题、支撑当地新农村建设功不可没。但在村寨旅游发展中,由于规划的不合理性和大量游客的到来,破坏了原有村落的景观景点、民风民俗和淳朴意识形态,致使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文化面临着退化甚至是异化的威胁。因此,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典型旅游村寨为视觉点,探寻特色文化保护与村寨旅游和谐并存的路径和方法,希望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旅游业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拥有丰富、独特、高品位旅游资源,在保存历史文化、展示民族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旅游在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成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一部分的同时,自身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山西省内博物馆建设发展情况,从山西省内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从消费者产... 相似文献
14.
宗教文化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义之一。作为全国宗教和谐的典型代表省份之一,云南宗教文化融合的本土民族化、民俗化与世俗化,诠释着多元宗教兼容并蓄的"宗教生态平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西方旅游人类学与中国旅游文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探讨西方旅游人类学的学术渊源、研究立场,揭示其对建构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启迪意义,提出应将西方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结合起来,作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哲学根基,在多重交融中促进旅游文化研究并推动我国的旅游业朝着有序、和谐、稳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和共融性,二者的融合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双鸭山市赫哲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对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之下的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种文化商品化的问题日趋严重,文4化商品化给文化真实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文化真实性以及文化旅游内涵的阐释,指出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来实现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开发对于中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而言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符合民族文化变迁规律,更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一个千年古村——诺邓白族村的发展为例,在保护诺邓白族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中,探索诺邓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边疆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文化安全包含四重维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主体、民族个体主体、国家主体和类主体(人类社会)的文化安全都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四者之间的关系并从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可以使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