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学的分化综合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王继青曲立群众所周知,本世纪以来的经济科学发展迅猛,在社会历史条件的推移而向前发展过程中,既不断走向纵深,又呈现出综合化。本文试图理清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探寻其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图寻求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新方向。17...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途径(上)●高鸿业如何发展中国经济学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前途,关系到我国体制改革的成败,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命运。本文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系依靠两个大家都应赞同的原则而作出。原则之一:对我国最有利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途径(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可能在1990年已经完成。在该年推出的著名的沙塔林500天过渡到市场的计划似乎可以说明这一点。该计划一方面只字不提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高度赞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制度主义与中国经济学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试图对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运动进行考察 ,尤其关注了该运动中较有影响的制度主义思潮 ,并对这场运动所体现出的各流派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着力刻画。在这种背景下 ,以现实主义理念为线索 ,以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为切入点 ,回顾中国经济学 2 0年发展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和不足 ,并揭示中国经济学在探索和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两大现实问题方面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经济学本土化的努力 ,从而试图对中国经济学在 2 1世纪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初始阶段、80-90年代的转型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后的建构阶段。艺术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是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初始阶段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动了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市场经济转向,重建关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认知系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同时对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市场化转向产生影响,形成关于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和文化经济运动双重规律理论;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市场开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带动了文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与实践应用的发展。构成了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特点:现实性、宏观性、对策性、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互为建构;定性研究为主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价值理性研究为主与工具理性研究相结合,将长期主导中国文化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属性;新古典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在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导致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路径和价值取向的分化,数字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对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运动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都将为中国文化经济学发展提出新命题和新领域。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建构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突破与新的创造性发展,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科学建构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长期锁闭的国门。对外经济往来迅速增加,随着商品、技术和资金的引进,中外文化交流也逐步发展起来。我国的经济学者有了学习、借鉴和比较国外各种经济学理论的机会。这些年来,开放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学的落后,它也加速推进了我国经济理论的建设。尽管目  相似文献   

7.
交易费用经济学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本文梳理了作为交易费用经济学核心部分的交易或契约治理的一般逻辑框架,此框架以契约人的行为假设为逻辑起点,以最优的治理结构选择为逻辑归宿。在此基础上,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评述了企业的本质和企业的最优规模或边界,并对此理论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种属于生产公共产品性质的行为,消除"搭便车"是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难点;我国现行的道德建设模式在总体上是符合转型时期道德建设要求的,但同时又存在着不完善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学经历了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再到快乐经济学的变迁。在这些变迁中,中国发展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快乐经济学的提出,是中国发展境界的提升。在发展经济学与快乐经济学之间,有着无比密切的联系。如果离开发展,去侈谈快乐的问题,将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0.
经过 2 0多年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经济学从根本上摆脱了“苏联范式”的束缚 ,实现了与现代经济学的接轨。本文分析中国经济学 2 0多年来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变化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是西方常见的一种企业并购模式。一个国家的企业实施MBO收购方式,有着严格明确的条件要求,并且规范运作,才能使MBO的优势得以发挥。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其MBO收购的实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审慎进行,特别是对大型国企的MBO收购问题,如何公开、公正、公平和有序地进行方面,更必须坚持原则、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一门学科的内容性质是该学科安身立命的基础,对其把握的程度是该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本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经过了大半个世纪.传统经济学“的内容性质问题还没有解决,该学科的状况可见一斑.本文的讨论不仅要分析传统经济学这一问题上的理论主张,而且着重于传统经济学的学术实践,因而还要讨论一些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转型与整合:社会企业的性质、构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立荣 《人文杂志》2007,(4):181-187
本文的要旨是提出中国"社会企业"这一新的组织类型概念。社会企业是公益经济型组织的统称,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各个阶段社会企业都有其存在的不同组织形式,它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粘合作用。社会企业本身具有性质双构性,它以社会价值为目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经济和公益双重功能。从网络体系分层的视角看,社会企业是非营利体系中具备经济性的"结点",它能够活化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和运作,这使得驾驭市场经济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思想具备了组织可行性。社会企业包括扶助弱势群体发展的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如残疾人福利企业,也包括提供公益性人本服务的社会服务组织,如民办非企业和事业单位。本文认为,在社会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企业发端于非正规就业组织,扩展于经济企业,从非营利组织中演绎,必将在社会事业单位改革中重构。中国社会企业这一新的组织类型概念的形成,对于打破旧的分散化的公益组织管理,提倡新的规范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定更有效的社会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必须建立在承认个人是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基础上 ,高扬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主体 ,而制度变迁的基本标的 ,就是实现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个人的主体性存在  相似文献   

15.
10 0多年来 ,美国之所以能够使其经济和科学技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主要得力于励精图治的五大人才群体 :优秀的工农业生产大军、优秀的科技队伍、优秀的社科队伍、优秀的政府官员队伍和世界一流的企业家队伍。美国正是拥有了队伍庞大、素质优良的企业家群体 ,才造就了它今天无敌天下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王国。日本、德国、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无不是一大批企业家把他们推向繁荣和昌盛。中国经济落后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能在世界经济战场上打硬仗的优秀企业家人数太少。中国要跻身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企业要进军世界 5 0 0强 ,迫…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个文献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经济学在我国历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改革之后,以一条本土化路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分支。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进行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该文以20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为线索,回顾国民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并反思该学科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时代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客观上提出了经济学必须变革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斯密在《国富论》中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己”,在《道德情操论》中将人的行为动机归结为“利他”.20世纪60年代后的现当代学者多数倾向于认为斯密的两大体系具有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但是,此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在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甚至社会学、法律学中演化出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由人性基础引发的对道德因素在学科中的影响的讨论.“斯密问题”在经济学领域中的演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经济学讲不讲“道德”的讨论,即经济学本身范式中应不应涵盖以及如何涵盖道德内容的讨论;另一个方面则是由对转型期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考而引发的市场经济与道德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转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化;分析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即规范研究的困惑、比较研究的困惑和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的困惑;探索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动力,即内部动力是方法论的革命和对已有理论前提的修正,外部动力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努力实现工业化、知识化和现代化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指出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为"三化合一"和从现实提炼理论;最后阐述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突破路径,即研究方法的突破、研究视野的突破和研究方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演化思想与中国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新范式的角度来看,演化经济学与中国古代演化思想之间在深层结构上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周易》是一部"关于变易和创造性的著作","变化日新"是其思想精髓,这无异于演化经济学研究纲领之"硬核"的"新奇创生"。中国古代演化思想在哲学基础上不仅与演化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共同性,而且还可能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在西方演化经济学引入到中国后,通过对中国古代演化思想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我们就有可能创造出"中国的演化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