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畲族,又称"山哈"或"山客",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是我国东南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多数与汉族杂居,人口为709,592人(2000年)(55%在福建(38万),27.4%在浙江(17万),12.1%在江西(7万多),4.2%在广东).江西畲族人口有7万多,约占总畲族人口的12.1%,是江西省唯一具有聚居性质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
畲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内涵雷志良畲族自称“山哈”或“生哈”。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皖、粤诸省。作为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①,畲族在物质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服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昆明苗族的狩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苗族自称“阿卯劳”,他称花苗,语言属滇东北方言区,主要聚居在禄劝、富民、西山、安宁等县较为分散的高寒山区,共有26000余人,占全市总的人口0.8%左右,为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第四位。 苗族迁入昆明的历史较晚,有关方志记载是“明初由黔迁入”,据笔者调查访问,昆明苗族老人均说,是清末或宣统年间从贵州威宁迁来的,只有五、六代人。  相似文献   

4.
畲族,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全国约36.8万多人,广东仅有3千多人,约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居住在福建等省的畲族同胞则流传着:“当初出朝在广东”,“广东路上有祖坟,进出蓝雷盘子孙”等历史故事和歌谣。因此,其它省的畲族同胞对广东畲族居住的地方,特别是粤东凤凰山怀有向往的心理,认为广东是他们远祖的发祥地。全国各地的畲族不分地域、不分姓氏,共同崇拜同一远祖,“盘瓠”(盘护或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民族。 蒙古,《旧唐书》称蒙兀,《新唐书》称蒙瓦,《辽史》、《金史》称“盟古”、“萌古”,《元秘史》称“忙豁勒”,《蒙古源流》中称“蒙部勒”。它是我国古代北方许多部落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 唐朝中期以后,原来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部落逐渐西移,到十二世纪初(辽亡以前,即公元1125年前)已移至克鲁伦河中域,以后又移到克鲁伦河、斡难河、土拉河上源、肯特山以东一带(即今乌兰巴托东北一带的草原)。在它的周围,西有斡亦  相似文献   

6.
现代瑶族和畲族是我国古代越人发展而来的两个民族,在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族名来源、居住地域、历史文献等各个方面。都斑斑有迹可考。 苗族和瑶族在语言谱系上虽然同属一个语族,古代和现代也多半错居一地,但在汉族的文献上,“三苗”之名却与“百越”之称相对出现,说明有史以来他们就不属于一个族系。其次,苗族传说以伏羲和女娲为始祖,瑶族和畲族则以“槃瓠”为始祖(评后),二者在始祖传说上互不相涉。再次,苗族自己的历史传说中,只提到他们与九黎蚩尤的关系,后来还和楚国的先祖有过密切的关系,而古越人既与蚩尤异源。又不与楚人同流,故苗族同古越人及其后裔瑶族、畲族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据考古资料分析 ,江西的居民历史十分悠久。客赣方言的原始形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汉代为古客赣语时期 ,它属于扬雄《方言》所说的“南楚方言”。南朝时的江西话被称为“语” ,既有别于当时的“正音”或“通语” ,也不同于两湖的“伧语”。唐代的赣方言已与今天相近 ,并于唐末五代开始 ,随移民向湘东、鄂东南、皖南、闽西北扩散。客家话应与赣方言同源。明末清初随移民从赣、闽、粤之交扩散到湘、桂、川、浙及港台诸省与地区  相似文献   

8.
关于畲族的来源,到目前为止,大致有三说:一是通说,即认为来源于长沙武陵蛮;二是徐松石所持盘瓠神话源于东南越族说(见《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三是已故潘光旦教授所持畲族来源于“东夷”的“徐夷”说。潘教授指出盘瓠传说与徐偃故事有联系。但他没有论证。至于说畲族来源于山越、南蛮或广东土著,实可包含在一、二说之内。1982年上半年,受国家民委委托,我与其他同志一起到皖、浙、赣、粤、闽五省作畲族社会历史调查,获得了一些新资料。本文拟就上古“东夷”民族的迁徙,考古文物和民族学资料对畲族源于“东夷”进行论证。一、从檠瓠传说的历史背景看畲族与“东夷”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9世纪中回鹘西迁以前西部回鹘居住新疆的历史 “维吾尔”(Uyqhur)一词初为回纥人的自称,其意为“联合”或“协助”①,后来汉人音译为回纥或回鹘。汉文史书中的同音异译较早,《魏书》最早提出了“袁纥”(意为十姓回纥);《隋书》写作“韦纥”、“乌护”或“乌纥”;新、旧《唐书》则写作“回纥”、“回鹘”。唐贞元四年(778年)以后,历经五代及宋、辽、金等朝代,都一直称为“回鹘”;元明两代写法较多,主要有“畏吾”、“畏兀”、“畏兀儿”等。至于民族文字,最早的突厥文碑铭,如8至9世纪中所立的记东突厥汗国的《暾欲谷碑》、《阙特勒碑》、《突厥毗伽可汗碑》和回纥汗国的《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中,常有“乌护”或“回纥”与“乌护”并举之处。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别,天山一带称乌护,阿尔泰山一带称乌纥,漠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湘人入黔频繁。入黔湘人在平息社会动乱、维护封建一统、强化社会治理、复兴文教、推动新政和方志编纂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入黔湘人以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为指导,在晚清的贵州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改变了贵州旧的思想观念,推动了贵州文化快速发展,对晚清贵州优秀文化品格诸如开放与兼容并蓄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晚清湘人入黔,是省际人才流动的重要表现,对区域文化发展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1.
畲族发祥地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闽浙赣深山峡谷中,居住着数十万畲族同胞。关于畲族最早的发祥地问题,民族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目前为止,大致上有蒋炳钊教授的“闽粤赣交界地区”说,施联朱教授和徐规教授的“湖南武陵地”说,费孝通教授和张崇根先生的“淮水流域说”,陈元煦教授的“福建土著”说,以及笔者的“潮州凤凰山”说,等等。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麻江河坝一带的绕家人有5400多人,自称为“育”,史称“幺家”、“天家”或“绕家”(明郭子章《黔记》,清《贵州通志》、《都匀志》,民国《麻江县志》、《都匀县志稿》).从元至正十三(1353)年有“夭坝千贼首齐果反”看,绕家见诸史册至少已有700余年历史了.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中,绕家人尽管时与苗族、汉族、布依族等有所  相似文献   

13.
《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在《畲族的历史来源》一节中指出:今天主要分布在闽东、浙南的畲族“普遍流行祖籍在广东潮州凤凰山的传说”;根据各地方志和其他史籍记载,“可以判定闽东、浙南诸地的畲族基本上是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迁去的”,而且“最迟在七世纪初,畲族就已定居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了”。广东省考古队和我们先后在粤东梅县发现的一批新石器晚期的遗物,或许能为以上的说法提供点滴证据。  相似文献   

14.
1995年8月23日,上海《文汇报》记者徐作生先生赴仙居韦羌山“考察”蝌蚪崖后,即于同月30日在该报发表《中国文化史一大悬案将被揭开——仙居发现蝌蚪文石刻》的报导,1995年11月1日,即徐“数次深入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畲家村寨”“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勘查”的两个月后,又在“福建省畲族风情习俗研讨会”上拿出论文《仙居韦羌山蝌蚪崖石刻考释》,据徐说,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反响”。确实,不久中新社即发表了《我国畲族文化遗迹首次在仙居发现》的消息,《人民日报》又作了《仙居发现远古畲族文化遗迹》(作者黄冬初)的报导。据说,海外报刊也进行了转载。对于这一“震聋发聩的观点”,引起了浙江省考古、历史、民族学界和民族管理部门及广大畲族干部群众的极大关注。我们也步尘徐学者,于1997年1月29日和2月10口两次赴仙居韦羌山勘查考察,觉得轰动一时的“韦羌山蝌蚪文为畲族远古文化遗迹”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15.
贵州因其立体地形决定了贵州民族文化呈现出山地文化特点,本文以黔西南为个案,论证贵州旅游应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诸方面全方位科学考量,将贵州山水与民族文化同质结合,严格遵循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与文化生态的运作规律,构建天然,为当方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16.
“洋教”是当时中国人对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统称。洋教传入贵州,始于明末清初。184o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取得了传教特权,贵州的洋教势力亦因此而迅速膨胀,其传播范围逐步扩展,对贵州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影响。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传人贵州,十九世纪后期,基督新教又相继传入。洋教传入贵州的渠道主要有二:其一,是黔籍或外省籍人士在外地奉教后返乡或入黔的影响,这是洋教传入贵州最早的来源。早在明末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京与官绅士人阶层交往,不少人信$f天主教,其中就有贵州举人。思南信奉天主教的…  相似文献   

17.
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万幼楠清代诗人黄虞《赣江诗》云:“彭水通湖汉,章流合贡津。编排鸠木客,怖浪祷江神。市闹龙船鼓,山逢赣巨人。从来称秀异,云壑好投给。”①诗中提到的“本客”和“赣巨人”究竟是人?是神?抑或是动物7若是人又是何种民族?这个问题一直...  相似文献   

18.
闽东畲族传统文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明清以来,畲族大量自汀、潮一带迁往闽东、浙南,形成新的畲族聚居区。畲族为该地区的经济开发作出贡献,并且使畲族传统文化在闽东、浙南得以较好的保存。畲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塑造了畲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也构筑了畲族传统文化。并形成如下的畲族传统文化特征,特别需要申明的是,畲族传统文化在闽东地区表现得更为丰富、明显:  相似文献   

19.
江西别称为"赣",因赣水纵贯全省而名,而赣水、赣县名称源流在古代文献中复杂歧出。从赣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对其来源进行考察,并辅证于史籍、方志等诸多文献,可以得出赣水之"赣"是假借表"赐予"义之"■"为之。后"■"字形体俗讹成"赣",并非来源于"贑"。从文献学及地名命名规律也可论证赣水名称先于赣县。  相似文献   

20.
过去,对于畲族的历史(包括民族起源、迁徒、经济生活、政治斗争、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虽则在清代的广东、福建、浙江一些地方志及以前少量汉文书笈记载中,有过只语片言附带的叙述,但谬误不少。凡此种种,都给研究畲族的来源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畲族的历史,和其他各民族一样,有着本民族起源、形成发展、迁徙的过程,它不是某个民族的“干支”。畲族人民世世代代口头流传下来的《高皇歌》(七言诗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