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规定的解释条约的国际法规则,对“严重损害论”所主张的关于《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规定的“市场扰乱”概念的解释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判断中国出口纺织品是否给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时,“以前协定”不能成为参考因素,“严重损害”不能成为正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文静 《社科纵横》2013,(1):126-127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是目前中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次引用精神损害赔偿这个概念,《侵权责任法》第22条在法律中第一次明文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又一法律武器。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功能切入,之后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进行详细的界定,最后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时应加以考虑的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力求在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周晨 《学术交流》2006,(9):35-37
松花江污染事故反映出环境污染事故不仅会造成他人生命、身体、健康以及公私财产的损害,还会导致环境资源、生态景观受损。从环境损害的对象来看,既包括人身和财产等环境私益,也包括人类享有适宜生存环境的权益,即环境公益。环境公益损害远比环境私益损害更为严重,而且存在立法空白。“环境侵权”和“环境侵害”都不足以涵盖全部受损权益,而需采用“环境损害”的概念,将对环境私益和环境公益的损害都纳入《环境损害赔偿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过失侵权法为分析的切入点,探讨权利、损害与损失诸概念之间的关系,尽管某些论断具有更广的涵盖性。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论述权利与损害的关系;其次,论述权利与损失的关系;最后,论述损害与损失的关系。在每个部分均得出独立而相互关联的结论:第一,损害概念是看似可行的以权利为基础的过失侵权法之必要组成部分;第二,在概念上不可能存在一项不会遭受损失的权利;第三,损害与损失是具有根本差异的不同概念。  相似文献   

5.
《合同法》第191条之规定,不能排除侵权责任法,鉴于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不同的立法价值,《合同法》对于赠与人之宽容应当仅限于赠与物本身的瑕疵上,而不应当包括加害给付的情况。此处的"责任"应当限缩解释为仅指对瑕疵赠与物本身损害的责任,而不包括对固有利益损害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竺效 《浙江学刊》2007,33(3):166-171
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不仅以生态环境为媒介造成了环境侵权损害,而且也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这类损害独立于传统的环境侵权损害而存在。应该借鉴部分欧美国家(地区)和国际公约的法治经验,建立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让相关责任人负担生态环境本身损害的填补责任,并借此震慑潜在的环境危害行为人。建立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度的首要课题是生态损害的立法定义模式,可以将已有的国际经验归纳为直接定义式、列举组分式、间接定义式和“引申”式四种,我国将来应采取直接定义与列举组分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问题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中再度升温,并成为发达国家集团和发展中国家集团激烈论争的焦点问题,其规范成果最终体现为原则性的《巴黎协定》第8条及其相关规定。考虑到国际法的碎片化与融合发展趋势,以及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问题的特殊性,有关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问题的未来国际立法应当以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为主平台,并积极吸收国际减灾框架中的有益实践经验,同时以国际责任法作为补充性的制度工具。其中,国家责任的发展应当优先于私法层面的跨国环境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8.
缺乏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法律制度是当前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源,这种缺失有违环境法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只是解决了受损生态环境中人的损害问题,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却无能为力,因而建立生态损害救济的法律制度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举措。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来看,生态损害的救济也是必要的。与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相比较,生态损害救济具有公法性、补偿性和国际趋同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理福岛核事故核污染水进一步引发跨界海洋环境“无法弥补损害”的复杂性并导致国际法救济一度陷入困境。跨界海洋环境“无法弥补损害”的证立,可以参照准予临时措施的相关因素,诸如“紧迫性”因素、“金钱弥补”因素以及“真正风险”因素等。在证据证明标准视域下,跨界海洋环境“无法弥补损害”的证立基本上可以遵循一般国际诉讼中的多元证明标准,但多元证明标准不能适应“无法弥补损害”识别的复杂性。通常而言,国际裁判机构通过完善和健全准予临时措施来构建跨界海洋环境“无法弥补损害”的国际法救济体制。风险预防原则的重要制度价值的激发和释放依赖于跨界环境治理的国际法实践,但是风险预防原则在防范跨界海洋环境“无法弥补损害”上具有模糊性。强化风险预防原则的可执行性的路径,应该注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体系解释和尝试探索准予临时措施的具体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论恶意诉讼侵权责任中的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诉讼行为能够满足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在理论上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中一般条款的规定来追究其侵权责任.然而,<侵权责任法>关于损害范围的界定呈现出保守性的特征,在恶意诉讼之情形下,无法充分救济受害人的权益.恶意诉讼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既应包括财产损害,也应包括非财产损害.在既非严格意义上的财产减少、也难认定为精神损害的"边际损害"发生之时,应当由法官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上,运用自由裁量权作出是否赔偿的裁断.针对恶意诉讼行为人目的多重性的特征,不仅对已发生的积极财产损失应当全额赔偿,对未来可得利益所造成的消极性财产损害也应赔偿,这对于防范恶意诉讼行为以及培育诚信规范的正当竞争秩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和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以及赔偿污染受害者的损失进而保护海洋环境,国际社会和各主要航运国家都非常重视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调整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专门法律,相关规定十分分散.虽然2010年开始实施的<防污条例>代表着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的进步,并有交通部新出台的<船舶油污保险办法>在船舶污染强制保险制度领域配套实施,但是关于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基金的立法仍是空白,使得我国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无法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双重赔偿机制.加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墓金立法,要坚持国际通行的双重赔偿机制,扩大摊款石油的范围、设立应急专项基金、明确基金来源及其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形似"是六朝文学领域一个醒目的命题,但后人对它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众说纷纭.事实上,"形似"代表着六朝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山水诗中,亦体现在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中.将山水画与山水诗相关理论对比研究发现:六朝士人一方面把"神韵"作为山水审美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却要借助形象描摹来完成神韵的传达.这种"形"与"神"的关系最终发展为中国古代"形神兼备"的观念,而存在于六朝画风与文风中的"形似"则是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Thepresentarticlediscus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BuddhistrealmsandtheoriesofChineseartimagery.TheauthorholdsthattheBuddhistrealms,bothfromatheoreticalstandPointandasamodeofthought,greatlyinfluencedChineseartimagery,andcontributedtotheformationofatheoryofartimagery(yijingliterally:ideo-realm).ThemostimportantmanifestationofthisPointisfoundinthetheoryofco-dependentorigination,the"beingandnon-being"ofsunyata,andthediscussionofthingsbeyondultimatephenomena.Thistheoryinfluencedthegestation,matu…  相似文献   

14.
《周易》以阴阳为其核心观念,通过"天人合一"理论的落实和道、气、文三者之间的关联,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主要从"阳尊阴卑"、"阴阳对待"、"阴阳和合"等三个方面分而述之:"阳尊阴卑"观念的形成导致古代文论对风骨、劲健的偏爱;"阴阳对待"构成"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区分;"阴阳和合"则以"文质彬彬"和"含蓄蕴藉"为内容。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oretical issues regarding the generalization of positive intergroup contact. It contrasts the models of Brewer and Miller (1984), Hewstone and Brown (1986), and Gaertner and Dovidio (2000). It elaborates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key concepts: intergroup salience, typicality of an outgroup member, decategoriz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argues for the conceptual independence of differentiation (individuation) among social category members and personalized interaction (self-disclosure and self/other comparison) with category members. A hypothetical experiment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independent operationalization of the two constructs. Stronger benefits are expected for the latter. Whereas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iation primarily rest on cognitive effects, personalization also has motivational consequences: justifying one's self-disclosure and inducing increased trust.  相似文献   

16.
17.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rapidly growing body of work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at underscores the preval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acceleration'—the speeding up of social life— in many parts of the Western world. Although research on social acceleration has tended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n a social‐structural level,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investigate how social acceleration has ‘ramifications for the socially dominant forms of self‐relation’. One way to gain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is facet of social acceleration is to investigate the speeding up of social life through the prism of the self.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five images of the self which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acceleration phenomenon: (1) the ‘detached’ self, (2) the ‘reflexive’ self, (3) the ‘reinventive’ self, (4) the ‘stationary’ self and (5) the ‘decelerating’ self. By explaining how these kinds of self relate to the speeding up process, we seek to advance a more nuanced and sophisticated theory of social acceleration, which captures some of the complexities and paradoxes that the phenomenon involves.  相似文献   

18.
19.
论社会治理原理与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治理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在后工业化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我国多质态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还将历时态与共时态地长期并存,同时呈现以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三位一体的“独家管理”为主、社会自理或自治、合作或共同管理、相互管理或相互治理的多种模式。社会管理或治理主客体的二重性,往往使得原生性主体缺位,派生性或衍生性主体越位,形成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主客体之间的不对称、不对等的互动互补趋势。这种趋势必然要求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