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文化语言学"在中国国内是一个新生学科的名称,但其实关于文化与语言的研究早在19世纪就已展开。在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探讨文化与语言关系最为知名的当属"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一假说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感受,浅谈一下基于该假说所得到的一些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尤卡吉尔族,自古以来就是古亚细亚各族的西部邻族。许多西伯利亚的研究者都认为,他们是东北亚古代土著居民的直接后裔。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学家对这个问题提出的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尤卡吉尔语就是那个正在发育过程中的尚未区分语言词干的古老的乌拉尔语,并找出了尤卡吉尔语和乌拉尔语系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相同现象。从赫塔河到楚科奇之间的地区发现的考古文化,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征,可以不无根据地认为是尤卡吉尔先人遗留下来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采集是生态人类学常用的研究植物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旨在从当地人的语言来了解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德昂族为例,通过展示该民族语言对茶的分类、认知以及相关的地方性知识,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提出语言采集不是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出的语言决定论的实践,而是对人类在生存环境中适应和选择方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讨论比较方法在人类学中的历史及其多种用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比较方法与文化相对论,特别是比较方法与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代表的那种"激进的"或" 认知的epistemologist"相对论的内在矛盾;最后,运用与阿赞德人巫术和卜筮有关的论争来考察温和相对论与认知相对论的区别.这一事例也解释了学者们近期提出的种种补救方式对于解决此类难题不能奏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寻找汉民族研究的端点“甚至有人怀疑汉族不是一个民族族体而是一个种族。”广西大学教授袁少芬在论文里写道。“这个如今有13亿人口的大民族,积数千年其文明进程从未中断,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民族,其过于庞大的族体与过于复杂的历史文化结构,令研究者有时无从下手。谁来解读这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民族?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正是这样的一个团体。在近十年的探索历程中,这个研究会尝试着寻找到了对于这一个庞然大物进行解剖性研究的一个端点——从地域文化结构的解读入手。这是汉民族研究会近年最重要的成果之…  相似文献   

6.
“花儿”的渊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与“花儿”相关联的许多方面,不作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要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个问题,过去虽然曾经有不少研究者作过论述,但由于多仅从某一个或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往往难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认识.本着这一情况,本文拟在汲取其他研究者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对“花儿”的渊源问题进行一些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探寻.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中对于文化互动关系有三个假说:多元文化主义假说、整合假说以及接触假说。多元文化主义假说是指当个体或社群在一个更大的社会中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到自信和安全时,结果会产生更为积极的相互态度;相反,当这些认同受到威胁时,结果会产生彼此之间的敌意。整合假说是指当有关支持文化整合的策略和政策得以贯彻时,就会产生更为成功的对个体与社会更有利的心理和社会结果。接触假说是指在大多数的接触情境下,文化群体间的接触越多,他们彼此的尊重和态度就会越积极。将对加拿大以及国际上有关这三种假说的研究进行回顾,同时还将包括一些在加拿大以及其他地区所实施的支持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和项目,以改善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象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杜奇教授(Giuseppe Tocci)在尼泊尔的两次科学考察的初步报告中,广泛地论及了象雄的问题(1),在这个问题上,他充分利用了藏文、梵文和中文资料。本文是对杜奇教授解决象雄问题的评论,意在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假说。在我研究的过程中,仔细的研究了有关的资料,研究了我无法直接得到而在杜奇教授的报告中所引用的材料,在脚注中还简明地提到了梵文本的参考书。此外,这篇文章还引用了佐藤长(Hisa Shi Sato)的《藏族古代史》一书的某些段落(2),抱歉的是伯希和(P·Pelliot)有关古代藏族的遗著,最近已在巴黎出版(3),而我尚未收到。我在本文中将不讨论象雄的宗教和语言,因为缺乏足够的材料,在此就只限于讨论象雄的地理位置(4)。因此,要求读者研究与本文持不同意见的资料丰富的杜奇报告。了解本文所使用的资料之后,更便于理解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何谓"纳钵"?"纳钵"究竟为何种语言?其含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早被已故的辽金史的专家傅乐焕先生在<辽史丛考>一书中作了十分准确的回答."冒离纳钵"是金朝初年皇帝的春猎之所,在<金史><许亢宗奉史行程录>等书中均有记载.然而,这个非常重要的地名几乎被治<金史>研究者们所忽略,本文主要是从实地调查的角度,对"冒离纳钵"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详细考证,提出"冒离纳钵"即今日哈尔滨市郊区的莫力街古城.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国际医学界许多专家对"亚健康"阐述了不同的观点。我国医学界围绕"亚健康"这个话题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本文根据西医对亚健康的机理、症状和治疗的认识,结合藏医"三因学说",即"隆"、"赤巴"、"培根"的不同状态,用比较的方法,从传统藏医学的理论观点阐述了藏医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荣宁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2):144-148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又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旱灾和雪灾对西部民族地区影响最大,并呈现出一定的发生规律。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的逐渐增强而呈弱化,但是这种影响始终存在,并造成一定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研究和防治,提高农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防治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民族融合是促进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重要因素,不仅加速了岭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促进其生计方式的变迁,而且推动了岭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经济文化类型嬗变是吸引和加速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物质基础。从岭南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镂刻着民族融合的历史痕迹。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加快了民族族内融合的力度,推动着民族族际融合进一步深化,形塑着岭南民族融合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下,在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西部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的短期增长,而必须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结合,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建立环境友好的产业群是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金贵 《回族研究》2006,(4):130-134
作为伊斯兰教的天启原典,《古兰经》是穆斯林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一切行动指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关注人性问题,而且在人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些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对此人们关注有限。本文在对《古兰经》人性思想的内容论述的基础之上,主要对《古兰经》人性思想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是保证国家生存和应有地位的重要条件.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挑战,国家认同日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学术话语和重要的实践课题.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前沿要地,同时,又处于国家认同的“边缘地带”.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强化国家认同的基础性制度,是搭建个人对于国家归属与忠诚感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舞台上最亮丽、最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的兴起。但对什么是“后现代”,时至今日仍争论不休。有人把后现代解释为现代后的历史时期;也有人把后现代理解为一种美学风格……,通过梳理,认为把后现代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是科学的,并就后现代对哲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基本特征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结果。随着生产环境的改变,"城中村"文化空间也开始蜕变。村落文化的失落,既是村民的自我逃离,也是城市文化中心主义对村落文化的消解;不仅会导致城市文化生态的失衡,同时也由于城市的同质化管理而引发原住民传统文化心态的失落。因此,必须把握"城中村"民俗文化的未来走向,探讨适应新的社区和谐的柔性、异质化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Professor Yosseph Shilhav's article in this issue of National Identities entitled ‘Jewish Territoriality between Land and State’ is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territoriality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His carefully researched and insightful study of the religious affinity between the Jewish people and the Land of Israel is especially timely because of the urgency that the present intifada has given to the debate within Israel over the political future of the West Bank and Gaza. What is most provocative, as well as innovative, is Dr Shilhav's thesis that the clash of opinion within Israel over the solution to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is not, as commonly understood, a political debate between ‘hawks’ and ‘doves’, but is rooted in differences of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concerning the ‘sanctity of the Land’. It is with this thesis that I take issu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我国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在我国民族关系上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矛盾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