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神话研究的拓荒之作——读《袁珂神话论集》陆文璧1996年6月初,四川大学出版社收到袁珂先生的两本学术著作《袁珂神话论集》与《袁珂神话杂论》,两书收有袁珂先生几十年以来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及杂论,共约48万字。鉴于目前实际情况,学术著作出版的确十分困...  相似文献   

2.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袁珂先生学术历程及神话学思想述要文鹤袁珂先生是我国神话学大师、国际知名学者,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先生在神话领域里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为我国神话的整理、汇编、校勘、注释和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的神话是极其丰富的,袁珂先生在这个丰富的神话园地里,经过长期地劳动把散见于古籍中的神话碎片,缀集成专书,使之系统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九五○年,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问世了,到一九五五年年底,就印了六版。一九五七年出版改写本,篇幅扩大到几乎是原作的四倍,一九五九年又将改写本作了一次小范围的修订。一九六三年袁珂先生出版《神话故事新编》一书,內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作者循着历史的线  相似文献   

4.
无头战神刑天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刑天即蚩尤 刑天,是中国古神话世界的著名“反抗神的神”。其事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刑天)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的形象蕴涵着激励人们斗志、败而不馁、愈战愈勇的力量。晋朝诗人陶渊明予以热情歌颂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刑天的对手是位天帝。据袁珂同志考证,此“帝”即上古神话与历史传说内极其煊赫的黄帝。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揣想,刑天殆即古神话的战神(兵主)蚩尤。据现有资料看,蚩尤是黄帝的主要敌手,而且也被黄帝斩杀得身首异处。  相似文献   

5.
一、上古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综合表现 历来,对中国上古神话的研究,泛指中国汉民族的上古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人所共知的神话的研究,这是由于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这种提法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五十多个民族济济一堂的当代中国,在中华民族文化精华荟萃的今天,研究中国神话,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应给予一席之地,同时还应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  相似文献   

6.
纪晓建 《兰州学刊》2010,(5):166-169,201
根据安德烈·朗格“万物有灵”论和荣格“原型”理论,灵魂不灭自然观在远古社会普遍存在,幽冥世界是上古神话领域一个重要的母题。中华上古冥界神话独具特色。在人神杂糅的上古早期,神鬼相混为一,没有明确的天界、地界和冥界之分。商周时期出现了冥府的雏形,但此时的观念是人死后的灵魂归于极其险恶高峻的大山之上而不是归入地下。昆仑山是此时“天堂和地狱之山”的典型代表。战国中晚期,《楚辞·招魂》的出现显示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冥府神话。它开创幽都冥界在于地下的神话内容,补充和发展了《山海经》《尚书》等置幽都于地上的古老提法,完整地显示了中国上古神话的三维结构模式,堪称是中国上古冥界神话的经典篇章。  相似文献   

7.
朱丁 《人文杂志》2001,(5):135-138
本文从殷周宗教信仰的变迁入手并以几则具体神话为例,探讨了上古神话发生历史化现象的契机.本文认为,周人对殷人在宗教上的改革,使上古神话资料在整合的过程中过早地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意识和伦理色彩,于是在还未来得及形成首尾一际的神系时,就参与到历史化、古史化的伦理运动中.  相似文献   

8.
一、“夔一足”的所以然在论及中国古神话的“历史化”问题时,中外学者都常常举出“夔一足”的例子,旨在说明神话中可能出现的奇异现象到了后代理性人那里便被曲解为合乎理性逻辑的历史事件,从而使远古神话“消解”无闻.有鉴于此,现代神话学家采取了与“历史化”正相反的还原方法,用神话思维的逻辑去重新阐释被“历史化”了的神话,恢复初民们想象中的真实图景之原型.  相似文献   

9.
尽管神话研究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对于上古神话的文学研究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建构四川文学通史先秦部分的基本前提。与荆楚文学等中国地域文学相比,上古巴蜀神话早期文学化程度的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先秦巴蜀文学的总体水平和早期巴蜀文学历史演进的地域统贯性。包括四川文学史在内的中国地域文学史书写在处理上古神话部分时应着眼于对神话固有之文学属性的分析,具体可从还原和整理神话谱系,揭示神话的“意态结构”以及讨论和列举神话对后世地域文学的影响三个步骤着手。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神话被记录于浩如烟海的各种古籍之中 ,散漫零碎 ,只是孤立地以无体系的状态残留着。它没有像希腊神话那样经过“神代诗人”如荷马、赫希俄德等人的润色加工 ,将它们贯串起来 ,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鸿篇巨著。因此在一些人心目中尤其是在外国人的眼光里 ,总认为中国是神话贫乏甚至是没有神话的国家。我国著名神话学者袁珂先生认为 ,批评中国神话“无体系”可以 ,但要说中国“没有神话”就不实事求是了。他在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中国神话大词典》 ,用雄辩的事实说明了中国有神…  相似文献   

11.
尚子楠 《兰州学刊》2013,(12):220-221
神话中的生死与魂灵问题是中西神话共同的中心问题.死亡意识在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看做是神话产生的一大源泉.在我国上古神话中,死亡成为了开启生命与宇宙永恒循环、永恒回归的核心,文章以“借死而生”的神话逻辑为重点,以来源、空间、内部关系、神话内容为四个主要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死亡灵魂及冥界神话思想加以解读,从而窥探上古时期先民的生命观、灵魂观.  相似文献   

12.
袁珂先生以耄耋之年,笔耕不缀,近年来修订完成数部大著。最近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编整一新的《中国神话大词典》即其中之一。此书内容丰富,体例谨严,装帧精美,使用方便,实为近年工具书之上乘。粗粗翻阅,觉得它有如下特点。一是资料丰富详尽。不仅华夏——汉族神...  相似文献   

13.
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编纂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语境,尤其在注释体例方面,以何种体例注释成为全集编纂的首要问题。1977年12月,鲁迅著作编辑室在林默涵的主持下向负责《鲁迅全集》编纂工作的胡乔木递交了一份请示报告,详细陈述了注释体例的原则要求,由此打开了全集编纂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份请示报告所呈现的内容,不仅细节性地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历史语境的转变,也折射了以《鲁迅全集》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全集编纂的基本范式,具有重要价值与特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说文·鸟部》看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说文》中与神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神话传说、图腾崇拜、人本精神等众多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从中发现《说文》鸟部字存有一个"凤"神字族系列。对该字族进行细致分析,可以管窥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神鸟文化意识,它体现的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源于上古的原始神话,进而上升到图腾崇拜,在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构筑了"凤"神字族独特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出于对中国哲学起源的考虑 ,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上古神话。这些神话仅仅是作为结构存在 ,而从结构当中不能得出任何具体概念作为哲学的内容 ,仅就结构而言也不能将其视作相对哲学优先的 ,一言以蔽之中国神话并非哲学的起源之处 ,但神话同先秦哲学仍然有联系 ,通过对神话的解释可能体现先秦哲学精神的特定方面 ,这是需要对具体神话具体进行结构分析才能得到的 ,在本文中对此只提供了一种方法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神话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立 《文史哲》2002,(2):14-19
在古代神话的整理和研究上,前辈学者做出了贡献。其学术成果大都完成于20年代到40年代,并在解放初期出版或再版,构成了新中国神话研究的第一个高峰。袁珂先生对神话研究倾注了毕生心血,其丰硕的成果和贡献,构成了50年代到80年代神话研究的第二个高峰。改革开放以后,神话研究领域人才辈出,学术视野宽广,成果丰富,实为神话研究的第三个高峰。新中国神话研究领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某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还需要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新世纪神话研究的展望和走向,还需要做出科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上古神话的尚德精神--兼与西方神话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上古神话有着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 ,这一点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进行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神均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神格特征 ;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 ,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这其中一部分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 ,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后天的改造。几千年来 ,这种尚德精神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人物的期望 ,甚至也影响着 2 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神话悲剧即神话中悲剧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其主要作用在于用教训等方式教育人民,歌颂英雄,增强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中国古典神话悲剧产生近于神话学家们所讲的唯美神话中的“历史”部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把悲剧的性质归结为神的力量与人的意愿发生的矛盾冲突,自然界不可克服的困难,人性格本身的内在冲突的结果,即命运说或罪恶说,或两种说法的结合。中国古典神话悲剧也具备这些特点。我们从中国古典神话悲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上,为方便起见,把它分为四类,即理想悲剧、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8月 3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填海追日———追思袁珂先生”座谈会。院领导、文史哲片的部分学者以及袁先生的子女和家乡代表共计 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院长陈焕仁研究员主持。大家就袁先生的学术成就、精神品质、遗憾和不足以及如何继承和发展等问题 ,并结合当前院自身的改革 ,发表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袁珂先生是继鲁迅、矛盾、闻一多、顾颉刚先生之后 ,神话研究集大成式的学者 ,是当之无愧的神话学泰斗和一代宗师。袁先生和其他几位前辈学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耕耘多途 ,只是出其余绪以从事神话研究 ,而他则是…  相似文献   

20.
一 洪水:治水与避水有的比较文化学家、比较文学家、比较神话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缺乏神话,标志着中国文化史的不完善,甚至个别作者因而怀疑有关中国古代文化、文明辉煌成就的记载,是否过分夸大.持此种论点的研究家固然极少,却多属中外这些学科领域的权威,就颇有些影响.他们所持论据之一,是中国古代没有洪水神话.但这论据不确切.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洪水传说,只是没有以神话的形式出现.流传于中华大地上的洪水传说很多,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犬用濡湿的身体沾满谷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