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建明 《天府新论》2003,(5):123-1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本运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资本重组、教育资本融资、银校合作、产学研一体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我国高教资本是一种新兴产业资本,是先导性资本,是回报率很高的资本,高教资本市场长期呈供不应求状态,国家对高教资本市场实行严格的控制. 我国高教资本运作的走势是竞争白热化、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评价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规模经营是指生产诸要素的组合程度和状况,它是由社会分工的发达程度、生产专业化水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服务规模决定的。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受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现实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经营者的素质、社会化服务程度的制约和社会经  相似文献   

3.
政治社会化是指国家适应社会的政治状况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使公民学习和掌握社会政治规范,并使其形成适应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与政治行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普遍关注.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推进了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产资料所有制应当由生产力在当前发展阶段上的水平和性质决定。任何一种所有制,当它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就有优越性,否则就没有优越性。从一个生产部门来说,应当采取什么所有制,要看它的生产力在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包括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劳动形式上的集中程度,即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资金、设备)的集中程度;要看它生产力的性质,即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包括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程度,其产、供、销对整个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后勤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君 《理论界》2005,(10):128-129
高校后勤市场建设问题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发展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后勤市场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内涵,既体现高校后勤为高校服务的宗旨,又体现高校后勤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关系高教事业及高校后勤长远发展的战略大计。  相似文献   

6.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淑娟 《理论界》2006,(7):156-15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否成功,除了要在体制和制度上进行科学的改革外,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后勤队伍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成功与否对促进高校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正确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建立起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为此,从中国当前高校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入手,对高校在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加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人心,高教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高校后勤改革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研讨探索下,也成果累累。特别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勤改革也正朝着社会化目标迈进。世纪之交,笔者就如何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生产社会性的提高程度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巩固和完善化程度之间、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程度与上层建筑体系巩固、发展和完善化程度之间的矛盾,其中,更基本、更主要的是生产社会性的提高程度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巩固和完善化程度之间的矛盾。首先,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使生产关系体系同生产的社会性相适应。而生产关系体系中各种经济体制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这就要依据社会化生产的实际发展水平来定。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曾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生产日益社会化,但是这种社会化的现代生产力一开始就与它的占有形式之间相对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力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尖锐的冲突和不相容性就发展起来了。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要求生产关系与它的社会性相适应,也就是要求社会对自己实行社会化的管理。但是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无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库,是人才市场有效运行的关键。人才市场是社会大市场的基本组分,它的功能在于通过社会化运行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人才在最佳竞技状态下最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人才信息库,既是人才市场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人才市场发挥功能的必要条件。本文拟对迅速发展中的人才市场如何建立和完善人才信息库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库的意义及原则 人才市场是在拥有、使用信息的基础上才得以运转并发挥作用的。因此,人才信息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人才市场功能的发挥。建立人才市场信息库有着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它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国家或地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社会化搜集手段和现代  相似文献   

11.
1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人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其重要性、紧迫性已开始强烈地显现出来。从今年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看,举国上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 环境保护是我国两大基本国策之一,发展经济则是立国之本。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平衡的过程,可以成功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多年来,我国环境状况不断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加以工作力度不够等原因,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相当严重,并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教改革,曾在许多重要领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成绩显著,问题突出.冷静看来,不少重要尝试是不很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教育产业化,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偏差;高校持续扩招,大抵上是以牺牲质量赢取数量和速度;高校合并升格,风起一时,满足了"大",失去了"特";后勤服务社会化,肥了个人,损了国家,"剥离"变成了"剥皮".高教改革到底应当怎么改法?现在到了该认真反思检讨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要突破高校后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必须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本文作者根据邓小平关于后勤工作的论述 ,结合当前高校后勤的现状 ,提出了深化高校后勤改革 ,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 ,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 ,促进高教事业发展的诸多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是有着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建国后几十年实践经验作依据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首先一条最基本的依据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也很低的半自然经济社会。它既不同于马克思主张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脱胎出来的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苏联、东欧那种初步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社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按照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讲,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它  相似文献   

15.
高教大众化形成的特殊原因,表明其并非是我国高教事业自然发展的逻辑性结果,高教大众化潮流本身也不能自然地消解我国高教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体制性、文化性矛盾;高教大众化潮流内在的运动逻辑则决定了我国的高教大众化活动将是集改革和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高教大众化潮流的发展趋势要求所有高校必须立足于自我发展,以建构自己独特的制度和文化体系为活动目的。  相似文献   

16.
优化产业结构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早为二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所证明。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现代市场经济,它更能自觉地适应和驾驭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正确地选择先导产业并形成产业群,自觉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注重规范企业行为长期化,使优化的产业结构有个坚实的落脚点,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居民社会化养老意愿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社会化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更受居民的欢迎;子女对于长辈仍然有着很强的赡养责任。从总体来看,在对长辈社会化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主要受子女的文化程度、社会保障状况、身体状况、住房类型和居住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在自身社会化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主要受个人的职业、月收入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身体状况和居住面积等因素的影响,而年龄与性别对于人们选择何种养老方式没有显著性关系。为此,我们认为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化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则是影响居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认识和选择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代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如何确立,衡量和判断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标准如何定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中姓“资”姓“社”问题时,坚定地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这让惊龙是当代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一、发展生产力:根本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首先,生产力标准是由它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1)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的根基,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阶段与程度的根本标志和衡量社会形态的根本依据。我们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来确定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进步程度。社会的发展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优越,归根到底在于是否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立论的客观依据是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当然.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价值标准不是唯一的,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多维的系统,但最根本的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其它方面的进步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它最终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2)生产力的进步是?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金焱  蔺上 《东岳论丛》2001,22(2):21-23
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并通过立法、政策优惠、融资支持以及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手段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国家应从产业均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做法 ,从法律、政策、管理、融资机制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面保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农村形势的发展令人鼓舞。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经济状况获得普遍的改善。农村的精神文明是否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农民的道德水准是否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而提高?本文试图联系安庆地区的情况,作点粗浅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有与它相适应的道德。党的十二大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