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经济的发展充满了变化与机会。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甚至与十年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地位与实力有了明显的升降,变化之二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东移。一些大国经济地位与实力的明显升降主要表现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以及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其中,日本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已愈来愈小,日本在许多经济领域已走在美国的前头。现在,日本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是日本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有可能于下一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经济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经济低迷形成鲜明对比,与从前的日本投资中国一边倒的经贸格局相比,中日经济互动导致的中国企业投资日本的事例不断增加。甚至有人断言,未来三至五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高潮迭起,中国企业将会掀起赴日本投资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投资立国包霞琴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被誉为“奇迹”,进人80年代,日本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分析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到,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投资立国政策是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国际...  相似文献   

4.
葛成 《学术研究》2012,(4):54-58
2011年3月发生的大地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日本经济地位变化的独特视角,震后实体经济的迅速恢复体现了日本作为发达工业国的优势,但世界市场的迅速恢复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日本经济外部效应持续下滑的现实。自20世纪90年代"去杠杆化"过程开始以来,日本经济的对外辐射能力持续下降,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作用与影响力与当年亦不可同日而语。从未来的发展上看,在世界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能否及时有效地调整政策与发展战略,给日本经济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新增长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辽宁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在 2 0世纪 80年代上半期和 90年代上半期 ,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曾出现过两次快速发展阶段。从发展态势来看 ,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目前又进入第三个快速发展阶段。分析推动辽宁与日本经济合作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的积极因素 ,有助于我们把握住在积极因素作用下而产生和正在产生的经济合作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后,因特需订单高涨,日本经济再次面临经济危机的危险,而朝战后的东亚冷战拯救并复兴了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后为实施东亚冷战战略,华盛顿向日本开放美国市场,对日本产品实施零关税。美国支持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加入科伦坡计划,通过与欧洲多国签订三边协定,帮助日本重返国际经济体系。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获取特别是美国、东南亚、欧洲市场的进入为日本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东亚冷战背景和美国的远东战略为日本实施"经济立国"和"经济外交"创造了绝佳条件,美国的东亚冷战思维也希望日本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强国协助美国实现远东冷战的目的。美国东亚冷战的历史性"恩赐"使日本能够幸运地搭上美国的东亚冷战战车,日本也在1967年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在各种外来学术和思潮的影响下,日本的经济文化思想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日本最初的经济文化思想基础是中国的儒教思想;明治维新时期,诸如德国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新古典经济思想、保守主义思想等思潮先后涌入中国,并与日本的学问传统和经济环境融为一体,为以后日本的经济思想的更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意在从经济上依托东亚经济发展来解决其自身的经济问题,并谋求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导权。但是,在安全领域日本却借助美日同盟以及构建所谓的"民主价值观"联盟来遏制崛起的中国。这导致日本的东亚安全战略与经济战略的内在矛盾。不明确"东亚共同体"的成员与核心推动力,日本难以获得其他东亚国家的信任,而在不对等的美日同盟结构下,日本的东亚外交也引发美国对其离心倾向的猜疑。在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峰会等包容性多边组织存在的背景下,日本重构一个成员重叠的"东亚共同体"缺乏实际意义。在东盟主导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日本应该加强与中国互信来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而非依据对抗性的权力政治逻辑来遏制中国。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 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 :经济长期萧条、增长乏力。尤其在1 997年底出现了战后以来的最低负增长 ;金融危机、财政危机、企业破产严重、日元下跌等一系列严峻的经济问题正困扰着日本。“日本成了亚洲的经济病夫”。那么 ,日本到底病在哪儿呢 ?作者从病症分析入手 ,对日本根症在于“经济周期病”、“科技滞后病”的观点提出了置疑 ,提出并论证了日本经济的真正病根 :体制滞后症。作者认为 ,要使日本经济恢复以往的生机与活力 ,唯一有效的药方就是彻底进行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走势对其也东亚的经贸关系发挥着决定性作用。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就是日本经济萧条扩散的直接后果,而目前日本与东亚经贸关系中存在的贸易失衡与摩擦加剧,日本直接投资和资金援助大幅萎缩,货币合作举步不前等问题,也与日本经济萧条恶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