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称指示就是通过公开或隐含的人称代词把话语中涉及的人或物与说话者、听话者或第三者联系起来,表明彼此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者借助语境对语言编码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指向.从语用学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人称指示语用法的异同,揭示了人称指示语在语用上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英语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英语人称指示语.通过对<老人与海>一文的研究,发现从语用的角度借助于语境,人称指示代词的运用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小说主题的凸显都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英语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英语人称指示语。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外,其所指和用法有时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似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如此,可以从多种角度阐述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人称指示语的定义、汉英人称指示语的文化差异,运用文学作品和生活交际中的实例,论证了汉英翻译中人称指示语文化信息缺失的必然性,并提出结合语境,尊重目的语文化习惯的翻译策略,以使译文与原文取得语用等值,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指示语的形式是有限的,表达的意义却是无限的。本文探讨了语境对指示语的意义推导,并得出结论:指示语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使用的语境,离开语境人称指示语的意义将很难推导。  相似文献   

6.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主要从指示语与语境的关系,指示语的常规用法、非常规用法、人称视点的选择、人称指示语与心理空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围城》中某些典型的指示语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英化妆品广告语篇的人称指示语特点,随机选取20篇化妆品广告语篇进行分析,具体研究中英人称指示语分布和呈现情况.研究发现两种语言的人称指示语在化妆品广告语篇中的应用体现出基本相似的特点:三大人称系统中以品牌名或具体产品名(有时是二者兼具)为主体的第三人称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第二人称指示语,还有零人称指称的大量出现等等.这些特点表明人称指示语在化妆品广告语篇的实际使用中有规律可循,认识它们为读者更好地解读广告语篇及理解化妆品广告的商业目的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由于第一人称指示语是人称指示的基本范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必将为研究其他人称指示语提供指导意义。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在英汉不同文化语境中,在表层形态和指示范围两个方面呈现出共同点和差异性,通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产生差异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指称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语篇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要顺应语境,而语境是动态生成的。文章试图从指称的方式即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三个方面,结合语境因素,来探讨指称在语篇中意义表达的动态顺应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书面广告语为研究对象,结合语用学中的“指示语”理论分析在广告语中人称指示的使用特点和语境,以及所能产生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1.
指示语历来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怎么去解释其意义及作用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通过理想认知模型来分析中英语篇中指示语使用的异同,并用其中的心理空间分析法来解释指示语在实时语篇中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映了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差异.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指示语运用上存在着差异,为使译入语读者易于理解,翻译中有时要进行指示语转换.本文结合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对比讨论汉译英中指示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英语幽默中的语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 ,它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 ,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所产生的交际功能。根据语用学的原理 ,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含义、指示语、前提及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能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介绍了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对《红楼梦》中大量能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化特色的社交指示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并从它的两个全译本中挑选了典型的译例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语境动态顺应视角探讨其英译。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称指示语,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第一和第二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意义进行了研究,而对第三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意义的研究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试图对表示指示意义的第三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意义进行浅析,挖,掘英汉第三人称指示语在言外行为和文化属性方面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文歌词中在第一人称的使用上要高于中文歌词,其原因体现了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更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朦胧含蓄之美。从中英文的语言学角度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词在英语及线性语言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中文第一人称指示词形象性不强,所以体现出中文第一人称指示词隐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内蒙丰镇话的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及中指三系之分,这三系内部,及系与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分工。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分析《红楼梦》人物对话中指称第三方时人称视点选择的类型,发现人们在指称第三方时对人称视点是有所选择而不是随意的;对其选择机制,“亲疏原则”和“地位原则”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两原则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是自相矛盾的,且《红楼梦》中有许多违反其中一条原则或者不符合两条原则管辖的例证;比上述两原则更具解释力的是人称指示的特征,包括指称的“自我中心性”和指示映射所产生的“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指示语进行语用研究之后,结果发现:第一,人称指示语中的对立型指示语包括平等型对立指示语与离情型对立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中的融合型指示语具有移情效果,有利于缩短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心理距离。第三,社会指示语中的称谓语不仅体现说话人的性格特点,更表明了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距离与语用距离。第四,社会指示语中詈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力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