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满人有他们的语言,当其征服中原时便宣布满语为官方用语。清朝历来以满文编纂官方文件典籍,这一制度持续到清政府覆没之日。而且满族统治者借鉴于中原政权,也向满族百姓灌输儒家思想,于是在他们入主中原前后,都曾译了不少儒家经典著作。基于这些政策,几百年间汇集了卷帙浩繁的满文书刊、公文、档案资料,于今很有研究价值。 清初,顺治帝(1638—1661) (应为1644—1661—编者)鼓励汉人学者研习满文,他的鼓励措施包括官阶晋升、提高薪俸及钦赐精美礼品,如书籍、貂皮大衣等。翰林院云集了汉族最高水平的知识分子,由于朝廷的鼓励,他们很快就学习并掌握了满文,为此官阶也晋升很快。这当中著名的有五熙、胡兆龙、史大成等人。五熙的满文学得很好,致使顺治帝还特意命他为自己立遗诏。满语属阿尔泰语系,自然和汉语有天壤之别,因此,汉人学者感到很 相似文献
2.
3.
4.
一些人常年居住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城市或农村,就他们的生括方式而言,通常把他们称之为定居人。可是,还有不少的民族,他们的传统经济活动与季节性迁徙联系在一起,他们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文化和殊异习俗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民族被称为游牧民族,其人就叫作游牧民。然而,这种称呼不完全正确,对这些人最恰当的称呼应为“不定居人”,因为他们不仅包括真正的游牧民和半游牧半养殖牲畜和鹿等动物的人,而且还包括猎户和按传统生活方式经营非农业的流浪人,其中有茨冈人、“海上游民”等。他们的一部分人伴随着畜群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是什么令人信服的理由促使人们去研究纳西族——一个藏缅语族的小民族?该民族目前只有25万人,居住在云南省的西北。而中国有一半不同的少数民族也居住在云南,占该省3300万人口的三分之一。纳西族这个小民族有什么特点?的确,纳西族并没有什么特别显著的特点。他们有一种混合型的经济:农业、畜牧业和少量的商业。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邻居并无两样。但在西方,他们偏偏比中国的其他少 相似文献
6.
7.
美国的民族多样性美国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民族、文化多样的社会。那些归属美国的本地居民,在欧渊人和非洲人来到之前就是文化多样的,他们由几百个不同的社会组成,讲两百多种语言。到1790年,虽然英格兰人和威尔士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还有相当多的苏格兰人、日耳曼人、荷兰人、爱尔兰人、法兰西人和其他的欧洲人群体。黑人是最大的非欧州人群体,他们大约占总人口的20%。非英格兰人口,包括黑人在内,大约占人口的40%。 相似文献
8.
立法和司法活动州和联邦级立法的颁布,是对民族复兴运动的回答。这种立法的大部分是补偿性质的:规定了要帮助少数民族青年获得被同化进入主流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而不是鼓励保持民族文化那种通常为少数民族集团教育鼓吹者所表示的目的。这种立法很少打算要改革学校的全部课程,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到民族集团的文化和历史。这个时期颁布的主要立法有:第Ⅰ部,1965年的初级和中级教育法(ESEA)的修正案,计划对低收入家庭儿 相似文献
9.
10.
11.
“柳州生态宜居馆”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生态自然、内涵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更为传播柳州当地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引领人们正视历史、重视现在、造福未来。达到文化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凉山彝族的民族学资料和格言,检讨传统社会家支间冤家战争的历史证据,并讨论彝族人的荣誉文化价值观的普及情形。凉山彝族在传统社会没有政权机构,因此世代血仇极其普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冤家战争率急剧下降,甚至消失,这与当时强大稳定的人民政权的建立有关联,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结果。人民政府经过艰难的历程,指导着彝族人如何看待捍卫荣誉的一套信念、态度和见解:帮助改变个人层次上的荣誉文化模式,首先是改变个人如何看待粗犷的荣誉观与暴力自卫的想法。这一着力点,使彝族人的荣誉价值观不再强调以暴力自卫,逐渐趋于精神化、道德化,冤家战争也因之消失。由此可见文化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拜读了泰国人类学家博·卡差·阿南达博士著的<泰国瑶人--过去、现在和未来>(谢兆崇和罗宗志翻译,民族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以下简称<泰国瑶人>)一书,感触颇多.该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泰国北部瑶族的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经补充、修改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981年,印度加尔各答费尔玛KLM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了尼尔玛尔·钱德拉·辛哈(Nirmal Chandra Sinha)所著《怎么中国的西藏地方过去是中国的?》(How Chinese Was China's Tibet Region?》一书,大肆鼓吹“大印度”(Greater India)和亚洲主义;否认西藏在历史上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极力强调藏印之间的特殊关系;鼓动西藏分裂主义分子搞分裂,并为分裂我国西藏制造理论根据和历史根据。本文拟对该书散布的关于西藏的若干谬论,加以批驳。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