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理论研究争鸣不绝,其原因是绝大部分论者都以民事诉讼结构立论,没有从民事诉讼模式本来面目展开论证。我们应当从民事诉讼的本质属性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揭示民事诉讼模式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各阶段、促使民事诉讼产生、发展、变化的理论概括和思想指导,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益、自由与秩序、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科学架构我国民事诉讼模式,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辅,正确引导我国民事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及诉讼理论对辩论原则的内涵的界定存在缺陷 ,应当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辩论主义与职权主义是相对立的 ,是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核心 ,体现了民事诉讼的本质。确认辩论主义原则 ,是市场经济国家民事诉讼立法的普遍做法 ,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诉讼体制运行的普遍规律 ,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辩论主义的原则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目的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 ,数代学人对此进行的深入、持久而有效的研究形成了几种颇具代表性的学说。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学说的分析和评价,探索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规律性认识,并结合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和我国的现实国情,着眼于实践性和政策性,构筑更有建设性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体制转型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理论从整体上看 ,是以原苏联民事诉讼理论为基础的 ,在国家干预和职权主义观念指导下形成的 ,因此 ,该理论从整体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 ,也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纠纷解决的客观规律。需要对其理论体系加以调整和修正 ,以更好地指导民事争议解决的诉讼实践。文章对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形成、滞后的原因以及今后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诉讼模式对民事诉讼代理制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我国的诉讼模式目前正从职权主义的审问式向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式转换 ,这与我国现行的诉讼代理制度形成了冲突。这要求我国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律师强制代理制度 ;设立其他诉讼代理为辅的特色诉讼代理制度 ;设立民事诉讼律师代理援助制度 ;扩大诉讼代理人调查取证权 ,强化法官程序控制意识 ;确立合理的代理费用及代理费用转移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民事诉讼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诉讼结构理论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正确认识。民事诉讼社会性的增强、民事诉讼模式论研究的启示和我国民事司法环境现状存在的缺陷都表明,我国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诉讼结构,应当是以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作互动为基础、以检察院专门监督为保障的放射状诉讼结构。这种诉讼结构为我们正确认识我国民事诉讼基本法律关系,推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和我国民事检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行为要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诉讼行为问题在民事诉讼领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涉及民事诉讼的性质和原则以及程序保障等民事诉讼领域的核心问题。直至今天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很少关注诉讼行为问题。有鉴于此 ,有关民事诉讼行为的一些主要问题 ,民事诉讼原则与诉讼行为的内在关系以及民事诉讼行为的瑕疵及其处理等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民事诉讼相比,环境民事诉讼具有诉讼主体广泛、损失计算复杂、诉讼时效长等特点。美国和日本的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成功。我国在环境民事诉讼方面还存在着法律规定不明确、诉讼主体范围狭窄、诉讼时效期间过短、赔偿范围小等不足。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环境民事诉讼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环境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民事诉讼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 ,借鉴国内外学者 (尤其是瑞典法律和学者 )的一些研究成果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对仲裁程序引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对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司法改革 ,从限制上诉选择、有条件实行一审终审和当事人协商限制程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诉讼模式对民事诉讼代理制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我国的诉讼审判模式正从职权主义的审问式向当事人主义的抗辩式转变,这就要求律师民事诉讼代理制度随之加以改革和完善:建立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完善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构建律师保密制度;改革律师收费制度;设立民事诉讼律师代理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是对民事诉讼构造的具体化。随着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构建,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当事人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在传承原有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迈向协同型诉讼法律关系,以此有效贯彻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对诉讼公平和效率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外国法学界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学说,分析了各种学说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试图结合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与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构筑更切合国情的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证据制度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处于天然的核心地位,而证明责任则是这一核心中的核心。但我国证明责任制度问题重重。在弄清证明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要从立法、理论以及司法实践等多角度进行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14.
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问题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行为理论研究的传统重点之一。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大致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法定无效与实质无效,私益性无效与公益性无效,全部无效与部分无效,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可通过两种程序机制予以确认,一是依当事人申请确认无效,二是法院依职权确认无效。研究法院民事诉讼行为无效的类型和确认机制,有助于实践中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的规范化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为迅速且经济地解决请求金额不大、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而设置的一种简化的程序。就大陆与台湾民事诉讼简易程序进行比较研究,两者既有相似之点,亦有不同之处,两者在适用案件范围及程序的规定方面均存较大差异。借鉴台湾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有关规定,兼顾我国的实际,对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构建或完善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目的在民事诉讼法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研究价值使毋庸置疑的,然而,关于我国在立法和实践中民事诉讼的目的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建国以来的民事诉讼法典中并未出现任何“民事诉讼目的”字眼,本文就民事诉讼的理论及发展概况、我国民事诉讼目的的发展现状及展望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改革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昌 《南都学坛》2004,24(1):99-10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被害人因遭受犯罪侵害,而从被告人处获得经济赔偿,借以慰藉其身心所受伤害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立法指导思想模糊不清、立法内容粗疏和原则、司法解释有违法理,结果导致了诸多理论冲突和司法实践难题。为此,重新认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和缺陷,在借鉴国外立法例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我国现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逐步实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从刑事诉讼中剥离出来,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民事诉讼的本案审理为中心,研究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原则。辩论主义是规定当事人有责任和权能收集诉讼资料的一项原则,辩论主义不等于当事人主义,辩论主义只是当事人主义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模式是以强审判权为核心的,现正转向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为核心的诉讼模式。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模式相差甚远,不能归为一类,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目标恰恰应以大陆法系的诉讼模式为基本参照系,而不是英美法系的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20.
德国民事诉讼法最早确立了释明权制度,这种制度被视为职权主义的固有内容。通过分析释明权制度与两种诉讼模式的关系,可以看出,释明权虽然脱胎于职权主义,如将其融合于当事人主义,将能够克服当事人主义所带来的弊端,故该项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并能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