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重要的道德规范。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成长必备的道德素质三个方面阐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学习诚信缺失、交往诚信缺失和经济诚信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表现,从宏观教育体系失衡、中观教育体系失衡和微观教育体系失衡三个角度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从丰富诚信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和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构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探索举措。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行为主体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的德行和品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诚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诚信水平总体上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个别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对这些失信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诚信教育尤其是主体性培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诚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具有的主体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主体性理论的指导。这要求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重视主体需要,加强主体性培育,帮助大学生自觉接受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3.
诚信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之一,首先诠释了传统的诚信价值观念的内涵,从理论上阐述了传统诚信价 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其后,罗列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诸种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最后,提出高校应从逗硬大 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强化规则约束;创新诚信教育方式,强化诚信道德实践;大学生自觉加强诚信品德修养三个方面加强当代 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诚信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频繁发生源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术规范意识和学术规范观念,缺乏勤学和创新意识,学校培育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应从加强大学生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和诚信教育、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社会监督等途径防治大学生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5.
试论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在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中负有重要的使命。目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社会环境、教育、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自身以及缺乏诚信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因素。针对此,可从这几个途径来构建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1.确立诚信教育在高等院校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2.更新诚信教育理念和模式,从知识走向心灵,由他律走向自律范式;3.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以诚信的制度约束学生;4.发挥表率作用,高校教师要努力做诚信的典范;5.开展全民诚信道德教育,以诚信的社会环境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一种道德实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个人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值得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文章以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指出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现状,并从社会、家庭、学校及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分析其缺失原因,并据此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是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诚信问题集中表现在考试诚信、资助诚信、交往诚信等方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路径包括: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推动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珍惜诚信记录;树立道德诚信信仰,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表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困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力度刻不容缓.文章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素质,研究大学生的诚信观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中外诚信观念发展变化,以具体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在“社会人”的视野下,就大学生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至关重要.文章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爱国、自强、诚信、仁爱精神依然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理念,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独特作用。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全方位齐抓共管、注意教育宣传形式内容多样丰富,选择多样化的实践类型不失为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培养诚信大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诚信教育就需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诚信的认知、对诚信教育的态度、对个人信用档案的认知以及对高校建立诚信档案的看法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呈现出对诚信认知有偏差、有对诚信的价值判断、缺乏信用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认可高校诚信教育效果等特点。提出了加强诚信认知教育、探索有效的高校诚信教育途径、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设计诚信教育的内容、打造高校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等方法,设计大学生诚信意识塑造、日常诚信教育、诚信教育监督体系三位一体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诚实守信: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立身处事、成就事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高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素质,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恶意拖欠、网络失德、求职材料注水等,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漠视、学校教育的疏忽、市场经济的迷惑、社会思潮的干扰是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原因。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营造良好的诚实求信氛围。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人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并呈现出行为主动化、对象社会化、手段现代化和动机逐利化等新特征,必须从教育、制度、社会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角色和未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诚信缺失的现状是加强其诚信教育的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建立一个多层面的有机融合的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呼唤诚信教育创新。道德与经济的一致性为经济逻辑在诚信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了可能,将微观均衡规律、效用最大化规律、机会成本理论和收益与责任对称等经济理论用于诚信教育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诚信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诚信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诚信内涵和高职院校的特色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德育价值、社会责任感价值和幸福价值。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要依托思想政治课,加强诚信思想教育;依托实训课,强化诚信知识教育;健全诚信管理机制,促使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营造诚信校园氛围,培育校园诚信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分析传统诚信文化在高校中的缺失现状入手,探讨实现传统诚信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接。把传统诚信文化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时期正值大学生伦理道德培育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儒家诚信伦理是指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为人处世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交友处世、立业发展的道德基石。面对复杂的社会,受着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存在诚信问题,大学生应正确对待,深入挖掘儒家诚信伦理资源,营造校园诚信伦理文化的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对诚信伦理文化的认同,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