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展示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物化倾向。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尽管如此,爱情依然是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基础。科学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是当代青年的主体构成部分,他们既有一般青年的共性,同时还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在职业发展受限、生存状况压力巨大、思想意识开放多元,是政治生活中的边际人。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群众性组织,需建立适应当代新兴领域青年群体且有效服务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路径,包括畅通联系渠道,促进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组织化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和强化思想引导,汇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单身青年群体的不断增加折射着青年婚恋观的变化,反映着青年婚恋观的新特征。通过回归分析法发现,青年的恋爱意愿和性观念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差异;生活成本和网络媒体对青年性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郎才女貌”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青年结婚择偶;生育意愿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婚恋状况差异、家庭氛围差异;巨大的生活成本抑制了青年的生育意愿。因此,青年婚恋观需要得到个人、家庭和政府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做好新兴领域青年引领凝聚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新兴领域和职责.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理论为指导,在分层分类为新兴领域青年提供服务的要求下,新时代共青团对新兴青年群体"引领凝聚"的科学内涵包括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在把握北京新兴艺术从业青年群体特征的基础上,从完善政治参与、强化社会联络、提供支持服务体系、建立规范的职业评估机制四个维度引领新兴青年群体,从而实现政治认同、组织认同、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的目标,为引领新兴青年群体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理论和现实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宏大的后备军,是团结教育青年学生的核心.共青团的工作应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根据青年的特点,对青年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革命传统等教育,树立新风尚,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开展把知识献给社会、从社会获得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使他们成为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回顾我院共青团的工作,总结我们工作中的经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形成背后有其深层基础、现实基础以及历史文化因素。青年婚恋观就是青年在对待恋爱、婚姻等人生问题上的价值观,其嬗变过程也遵循价值观基础理论,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观经历了一系列嬗变过程:从“嫁军人”“嫁国营”时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是女青年择偶的首选,到“嫁工程师”“嫁大款”时能力和财富最受女青年器重和青睐;从“房子”“车子”被当作青年谈婚论嫁的标配,到青年个性化、多元化婚恋观悄然成风。研究青年婚恋观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中嬗变的规律,对倡导建立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新时代青年婚恋观以帮助他们有效进行价值观建设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加入到了非公经济组织、青年社团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组织中,传统的层级化共青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和覆盖青年等方面受到了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非层级化共青团组织建设,在更广的范围内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成为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基层共青团应该充分认识非层级化团组织建设的意义,深刻剖析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找准路径,加快推进非层级化团组织建设,全面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村青年婚恋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 ,对山东省 12个地区的农村青年进行的婚恋观调查结果表明 :( 1)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方式主要是通过“自由恋爱” ,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 2 )当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主要强调个人因素 ,尤其是个人的品性、身体健康状况、个性、能力及学识等 ,而相对忽视家庭、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 ;( 3)对离婚、婚外恋等当前一些婚恋中的社会问题 ,当代农村青年不同程度地持一种否定态度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或可以理解 ,表示赞赏的人则较少 ;( 4)在某些婚恋观上既存在个别差异 ,也存在着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择偶观念一向表现较为含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开启了思想启蒙之牖,而且也打开了自由恋爱之闸。其时的报刊杂志是知识男女青年获取新婚恋观的渠道,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择偶心声的场所。《大公报》、《中外日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女子月刊》等都十分关注两性话题,反映出男性在接受新婚恋观时,渴盼与一位学识相当的女性,共同结成具备知己与爱情的婚姻关系;而经自由平等理念影响的知识女性,则在抗命挣脱传统婚姻枷锁后,更难抵御恋爱至上的浪漫诱惑。其时的婚恋自由开始成为青年知识男女的共同诉求。然而,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与杂糅,男性在婚恋中期盼的实际上是同时具备新知识和旧道德的女性;而女性在爱情理想中既追求人格平等,又仍然执着于寻求男性的庇护。  相似文献   

10.
青年的婚恋观包括择偶观、婚姻观与性观念三部分,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其婚姻生活的和谐美满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厦门青年在婚恋观在总体上呈现为择偶观多元化且有主流发展趋势;婚姻观兼具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冲突,面临新的挑战;性观念走向宽容开放的趋势,针对这些特点从社会、家庭与学校和青年群体特点这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引导青年婚恋观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一个人的婚恋观决定他(她)的婚恋选择,甚至通过他(她)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望,对他人的婚恋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推动一个社会婚恋文化和制度的变迁。本专栏讨论我国当代婚恋观的现状和变迁,以及对婚姻发展的社会干预,我以为是非常有意义的。《福建省女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把学术努力投向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独具匠心的,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用更具代表性的抽样资料比较客观地反映当代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精深,婚恋文化包括在其中,不可或缺。虽然中国传统的婚恋观有很多封建成分存在,但其中部分内容也有合理之处。面对当代大学生在婚恋观上的困境,合理的吸纳传统婚恋观念里的积极成分,引导学生秉赋积极、合适的恋爱婚姻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青年的婚恋观包括择偶观、婚姻观与性观念三部分,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其婚姻生活的和谐美满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厦门青年在婚恋观在总体上呈现为择偶观多元化且有主流发展趋势;婚姻观兼具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冲突,面临新的挑战;性观念走向宽容开放的趋势,针对这些特点从社会、家庭与学校和青年群体特点这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引导青年婚恋观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地青年的婚恋观现状与基本趋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一次有380名青年参与的关于内地青年婚恋观的抽样调查结果及相关文献,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婚恋形式、婚费来源、伦理责任、试婚态度、婚姻关系及其感受等婚恋现状与趋向,在开放的氛围中呈现出:传统与新异自然交融、分化乃至碰撞。但应承认,基本趋向仍恪守婚恋道德,但自主性、宽容性均在增强,追求婚恋方式的多样自由。同时,“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重要传统观念有淡出之势,此外,非婚姻,或亚婚姻等前卫现象受到了更多宽容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苗族、侗族至迟在二千年前就生息繁衍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婚恋观及婚恋习俗:同姓不婚,姨表不婚;自由恋爱,忠贞爱情;尊崇女性,男女平等."姨表不婚"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重彩礼、忠贞爱情可引导人们认识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危害;"尊崇女性、男女平等"对提高妇女地位和民族素质以及促进社会进步都有长远意义.当然,还有"舅霸姑婚"的习俗,但部分地区在近200年前就将此俗彻底革除了.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共青团网站是高校共青团在虚拟网络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共青团履行思想引领职能的"物理中介" 和 "文化中介". 符号与术语、 意义预设与诠释、 言说方式是高校共青团网站话语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共青团网站青年话语体系的现代性构建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内容设计上积极回应青年需要; 二是运用视觉手段释放高校共青团网站的青春气息; 三是用青年语言阐释理论关切; 四是用生活化、 青年化的言说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五是把青年话语体系建设融入青年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战略转型是共青团运用"思维创新+边界融合"实现原子化、碎片化青年群体再组织化的转型过程.国家形态、青年存在、党的青年工作大局及共青团自身改革要求传统共青团进行转型变革,通过扎实推进"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建设、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积极进驻青年聚集的网络空间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等行之有效的路径,将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8.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而组织成员的认同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共青团的组织认同感较高,不同性别、地域、专业、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共青团组织认同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认同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共青团工作的满意度,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全面提升大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有利于深化共青团改革,增强共青团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推动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世界范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时代;是意识形态纷争、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是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时代。新世纪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青团担负着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重任。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独特的优势。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持之以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对20位各行业新兴青年开展访谈发现,面对多元思想的影响,新兴青年政治立场坚定、社会责任感强。作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迅速变革中成长的一代,新兴青年个性鲜明、展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游离于体制外的青年群体,从政治启蒙到职业发展,新兴青年的成长始终得到共青团的在场支持。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扩大对新兴青年的组织覆盖,把握新兴青年特点和发展需求,从服务新兴青年事业发展切入,探索完善从成长服务到思想引领的青年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