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张闻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二是,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开拓性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在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的十多年中 ,表现出忘我献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四大精神特征。他在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工作期间 ,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勇于探索、坚持和发展真理 ,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这九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取得了辉煌胜利,而且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但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好,率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他们中的许多先驱者,在政治上、理论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他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指导我们夺取新胜利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6,(5)
李大钊同志从十月革命后在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他把宣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历史实践中,他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系统介绍并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在革命实践中挥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5.
周连顺 《江汉论坛》2008,3(4):45-4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推进的.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非常重视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毛泽东的实践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认真总结他在这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全党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他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得益于他在山东省立一中的学习,他积极组织并参与了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活动,成立了进步的学习社团,并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他的这些革命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出来的首要的最基本的经验,科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他在探索救国真理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最终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宝库,而且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革命家、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权、中国革命的动力、对象、前途、历史进程、民主革命的政权、中国社会各阶级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工人运动的原则、工会的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的这种探索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使他能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世界观。这个世界观的经验基础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创造的,而它的理论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建构的。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大量研读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类、革命类的著作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毛泽东读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类、革命类的著作,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充分地吸取列宁有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用世界革命的规律来分析中国革命的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论述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谈到了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的构想,勾勒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未来前景,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毛泽东读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方法论问题。毛泽东吸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提炼井冈山斗争时期总结的一整套的调查研究方法,创造了以实践的认识论为内核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读书笔记记载了毛泽东创造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思想过程,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回答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何开展社会革命实践的时代之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这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社会革命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开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制定社会革命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时期开启社会革命实践路径的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擘画社会革命新征程的历史逻辑。这场百年社会革命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坚持伟大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双向互动,并在社会整体视域中进行社会革命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社会革命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在遵循三种逻辑的统一中,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学习和研究,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活动。他的矛盾学说的基本观点,大量体现在他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而撰写的各种文章、著作和讲话中,既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矛盾法则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他的矛盾学说的重要特点是能动性。他认为,“矛盾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13.
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党的早期领导人、革命理论家、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无论是在革命实践方面还是在革命理论创造方面,他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张一悟同志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是甘肃人民的忠实儿子。二十年代初,他就从事革命活动,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寻求革命真理。一九二四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甘肃从事革命工作,对当时甘肃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省的传播贡献很大。一九二七年,为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一起参加领导了著名的渭华起义;革命失败后,立即转入地下活动,继续坚持对敌斗争,时任中共三原县委书记。一九二九年赴上海参加党的会议,因病滞留北京。一九三二年三月,在山东遭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彰显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理论品格和成长逻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支强大队伍。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前提,也为其成长赋予了历史性规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人,中国共产党在走出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中成功地回答了马克思东方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命题,原创性地续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篇和时代篇。中国共产党在成功书写21世纪中国以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答卷中,投射了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揭示,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辉煌成就,从而理所当然、势所必然地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中轴性内容和中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在迎接马克思主义之前,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对李大钊的影响不可小觑。李大钊于1916年发表的《青春》一文,可以说是对托尔斯泰"复活"微旨的诠释,其意无非要让垂死的中国复活,问如何以理性自觉创造新文明?破旧立新的方案何在?他终于在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中找到答案。李大钊因十月革命的成功而重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庶民胜利"的秘方。他自迎接十月革命后,一直在中国领导以俄为师的革命运动,成为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促成国共合作的要角、华北工运的主导者。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其对学理的创发,而在于其革命行动,最终他虽然牺牲,却为下一阶段的革命活动开启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培育生成了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标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创新成果.革命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发展注入了红色基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力量之本、定力之基和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面临革命何去何从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党内外的重重困难,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土地革命早期(1927~1930年)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并将革命不断引向胜利.对革命道路的创新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核心成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二十年代评介普列汉诺夫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观点瞿秋白(一八九九—一九三五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于二十年代初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激浪滔天的革命岁月中,除了参加党的领导工作、从事很多革命实际工作之外,还撰写了大量论著,其中有多篇评介了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后来堕落成为机会主义者的普列汉诺夫。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他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掌握还十分缺乏的情况下,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批判了胡适派实用主义以及党内以陈独秀、彭述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提高了党内认识,推动革命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大量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