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黄金家族”的具体所指,学术界长期存在着“黄金家族”与“孛儿只斤”是等同概念,和“黄金家族”是指成吉思汗系后裔两种不同的看法。本刊1996年第3期发表的阿尔丁夫先生《蒙古史中“黄金家族”一词的来源和含义》一文提出了第三种看法。认为“黄金家族”出现的时间是在15世纪中叶,专指忽必烈家族。文章发表后在蒙古史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的青年学者特木勒、希都日古两同志撰文提出不同意见与阿尔丁夫先生商榷,故此本刊特请阿尔丁夫先生撰写一篇答辩文章一同刊出,以推动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黄金家族”这一概念并非产生于15世纪中叶前后,持15世纪中叶形成说者认为“黄金家族”仅指忽必烈后裔是混淆了正统与“黄金家族”两个概念。文章指出,“黄金家族”概念早在13世纪就已经形成,它不仅包括忽必烈后裔在内的所有成吉思汗系后裔,同时也包括成吉思汗兄弟的后裔。  相似文献   

3.
“黄金家族”一词的指称对象范围──答特木勒、希都日古两青年同志阿尔丁夫学术界对“黄金家族”一词的指称范围,虽存在不同看法,但从未展开过讨论,至少我国是如此。至于该词出现的时间,尚未见有人专门著文进行探讨。因此开展这种讨论,有助于认识的统一和活跃学术空...  相似文献   

4.
元代是西北各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形成时期。从不同民族语言可以窥知“撒尔特兀勒”一词与“回回”民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北京“新疆村”调查武仁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其居地处中西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为维吾尔族从事商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史料记载,维吾尔族商人与北京发生商业往来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建立于9世纪中叶的高昌回鹘王国经济比较发达,农业...  相似文献   

6.
“霍尔”杂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文史籍中的“霍尔”究竟指何种历史民族,关于这个问题有过不少讨论文章,发表了各家论点,但总觉得资料相当缺乏,向我们提供的有分量的论据更少。鉴此,笔者经反复思考,以“杂谈”为题,也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所得。因为“霍尔”一词直接关系到土族的来源.每一个土族同胞不能不关心它。先谈讨论中的若干问题:(一)有同志撰文说:“霍尔,为藏语,原是藏族对黄河以北的游牧民族的称呼。”这一说法很有推敲的必要,至少有如下问题难以解释得通:第一,藏族在哪一个历史阶段中称黄河以北游牧民族为霍尔?论据是什么?只以“原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术语"民族国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西湖 《世界民族》1999,(2):80-80,封三
“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的西方。此词除去政治学的含义,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因为民族(nation)用的是单数。实际上,在“民族国家”里除了建立国家的主体民族外,还居住着其他人数较少的民族。民族中...  相似文献   

8.
"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80年代,学者彭英明于汉代学者郑玄之《礼记注疏》中,发现有“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之语。①但一览便知,此处“民族”二字虽前后连缀,并未组成一个名词。与此同时,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韩锦春、李毅夫等二位专家对“民族”一词的出处、用法和含义等问题也极为关注,并悉心搜求、研究有年,对相关史料、报刊和书籍进行了认真爬梳与摘录,取得很多收获。由于汉文典籍浩如烟海,他们一直未能在古籍中寻到“民族”出处,但在中国近代的书刊中,发现多处“民”、“族”二字连用组成一词之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皇大极1635年10月13日改“诸申”为“满洲”之谕进行了考述,指出“金”、“诸申”、“满洲”等词的内涵、演变及原因,尤其对“诸申”一词是建州部饮誉超墨尔根自称“女真”的汉语译音之观点做出了有力论证;用大量史料证明“满洲蔓遮说”实际上即为“满洲满饰说”的组成部分。“满洲”一词源于朝鲜人对我国吉林省集安沿鸭绿江上游地区原有部族、地名的称呼。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世纪,一个让祖先惊奇的梦普米族一百年回顾文/尹善龙这是一个多次迁徙、历尽艰难险阻与坎坷崎岖、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普米族古代自称“拍米”、“普米”、“乒米”、“舂米”,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木”或“白狼木”,至晋代以他称而...  相似文献   

11.
《西藏历史地位辨》出版座谈会于1996年2月29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民族出版社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关方面领导、藏学专家、学者及长期在西藏工作的同志就藏学研究工作者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合著的《西藏历史地位辨》一书进行了热烈讨论,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此书史料翔实、论据充分、笔锋犀利,是一本较全面、系统地批驳“西藏独立”论的专著。  相似文献   

12.
虽然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印裔移民抵达非洲,但印裔群体在非洲的政治参与却发轫于殖民主义时期。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期间,非洲印裔群体首先以“中间人”的身份充当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政治附庸。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非洲各国纷纷独立,泛非主义思潮崛起,在排外思想的影响下印裔群体逐渐成为非洲政治社会的“边缘者”,被排斥在主流政治社会之外。21世纪以来,在一系列内外因合力的影响之下,印裔群体又以“建设者”的身份回归到非洲,在政治参与方面呈现出积极主动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就非洲印裔群体政治参与发展态势而言,其在非洲影响力必将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 《中国藏学》一九九五年第二期的来函照登栏,刊出吴均先生引用不少史料、论证古代汉文史料对藏族的称谓——“吐蕃”一词由来的信函,读后受到启发,也想述说自己的一孔之见。 吴均先生对藏族的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很有研究,我不仅早有所闻,而且研读过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文章,受益不浅。 对“吐蕃”一词议论纷纭、各述已见,这对辩明有关问题很有禆益。在此本着学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全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500年的社会风貌,真实记录了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面貌。色彩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世界赋予人类的美的视觉感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表达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红”的民族,但这种观念并非在朝夕间形成,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认知以及情感积淀过程。本文意通过对《诗经》中红色色彩词的分析,从心理文化认知视角来探究中华民族“尚红”观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蒙医阿古拉     
去年五月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一位40岁名叫特木勒的人,突然患了半身不遂症,行动困难,非常痛苦。经旗医院治疗两个月后,仍不见效。于是有人劝告他:“别耽误了,赶紧到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16.
金川雍忠拉顶寺(清乾隆改为广法寺),在“扬黄(教)抑黑(教)”的《安多政教史》中,记该寺建于13世纪。然而,著名史学家任乃强教授却根据其亲自在甘孜地区数十年的调查,说它的建立,起码在唐中叶(7世纪)之前,把时间前移了五、六百年。同时,任老还提供了明末(17世纪40年代)雍忠寺首领到成都向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所建大西革命政权朝贡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张孝明 《中国藏学》2023,(4):82-92+213-214
明朝时期,帕木竹巴、仁蚌巴和辛厦巴先后成为西藏地方的主导力量。仁蚌巴历经近百年的西进和东扩之后,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权势盛极一时,架空帕木竹巴并成为当时西藏地方事实上的掌权者。1517年帕木竹巴势力恢复后将其击败,仁蚌巴失去对前藏的管辖权后退回后藏。位于仁蚌东北部的尼木是仁蚌巴向东扩张的第一站,也是仁蚌巴兵败退缩时的最后防线。在明朝中叶仁蚌巴与帕木竹巴分庭抗礼、角逐权力的历史背景下,尼木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文章通过解读相关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藏文史料,将目光聚焦于尼木政教局势的演变,通过介绍16世纪中叶仁蚌巴与尼木当地贵族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以期增进对仁蚌巴从称雄卫藏到彻底垮台这一历史过程的理解,并为研究明朝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8.
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科技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致从十世纪开始,吐蕃奴隶制逐渐瓦解,西藏开始向封建农奴制过渡;到了十三世纪初叶,封建农奴制在西藏普遍确立;及至十三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了全中国,西藏纳入统一的元朝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封建农奴制社会继续得到发展;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中叶,是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上升、发展的鼎盛时期;自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始,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从上升、发展时期,进入了迟滞衰落的时期;直至公元二十世纪中叶,西藏封建农奴制终归灭亡。  相似文献   

19.
“吐蕃”考     
一、问题的提出 “吐蕃”是唐朝时期汉文史志中对藏族的称谓。至今国外仍沿用“吐蕃”一词的译音tibet。关于“吐蕃”一词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可能来源于藏语,有人说来源于汉语,有人说来源于突厥语。已故学者牙含章先生说:“唐朝人在‘蕃’字前为什么又加了一个‘吐’字,到现在还弄不清楚。因为从藏文的古今史书中,查不出在‘蕃’字前加‘吐’音的任何  相似文献   

20.
骄傲的芦苼     
“不讲别的,且讲我们侗人祖先,没有什么娱乐,只拿芦笙做个热闹。”侗族芦笙,据传产生于三国时期,“娱乐”“热闹”是《芦笙的来源》款词中所说的芦笙产生的缘由。几根小竹管做成的芦笙,因为它适应了聚族而居的侗族人群体性娱乐的要求,尽管曲调很简单,却能够在侗族地区沿袭上千年而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