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艺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所谓后理论时代只是一种随意发挥,但确实应该正视理论之后中国文艺理论何为的问题。与其要么继续大理论的自我陶醉、要么盲信所谓后理论时代而丧失理论自信,不如扎实建构虽不起眼但务实的小理论。文艺理论本身来自文艺阅读,一些强有力的文艺理论反思,往往来自文艺作品本身;但另一方面,文艺作品本身固然可以内含文艺理论反思,但要真正弄明文艺的作用及其奥秘,还需延伸到关于文艺的普遍问题的专门的理性思考即文艺理论上去。当前文艺理论应同时突出研究普遍性问题和文艺理论的自我反思,实施解构与建构并举策略,并从传承中国民族文艺理论传统角度把文艺视为感兴修辞行为。理论之后的文艺理论应该不再是理论家的孤芳自赏或读者实际生活中的自我博学炫耀,而是国民的兴辞化臻美心灵的自觉养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的一系列文艺理论争鸣是言之有物的,它是对社会问题与文艺创作的及时回应,在众说纷纭中,文艺理论的价值也就凸显了出来。一直扮演着导师身份的文艺理论也因为在理论维度上有所指而不至于凌空蹈虚,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思想启蒙与肃清旧思想的责任,因而在情感与理论维度上与人们有了内在的呼应,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文艺理论欣欣向荣的根基。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术规范的建立与强化,文艺理论的学院式表达造就了接受上的阻碍,文艺理论的身份也由一呼百应变得门庭冷落。20世纪90年代的文艺理论在注重门户的同时,也失去了关注社会问题的热度。从"问题"到"问题意识"的转变,既意味着学术的渐渐成熟,也意味着学术拘囿于自家园地,失去了对社会问题的实在关注。  相似文献   

3.
马建辉 《云梦学刊》2011,32(3):16-19
学术论争是推进学术研究的必要路径,当前文论界的学术论争就带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一是对马克思文本诠释的多向度发展应加以引导,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难度与困境亟须缓释,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要走向精致化,四是要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释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诠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起点,是决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性质、路向的前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阐释领域存在着大量的"罔".运用哲学解释学的相关原理对诠释机制进行剖析,以及通过展示对马恩文艺批评观三次具有典型意义的阐释案例,可以厘清诠释之"罔"发生的内在机理.两种视阈及其融合内在地规定了超越阐释之"罔"的基本路径和根本方法--自然也只能是走向一种现实性的实践美学.  相似文献   

5.
50年前社会心理学发生的“危机”是影响其当代走向的标志性事件。这次危机导致了社会心理学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变化:在内部,不但引发了原本占主流地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再造,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弱化,新的“认知革命”兴起,而且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新生的社会建构论也破土而出。在外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本土化运动向美国主导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其中最显著的是欧洲社会心理学成功建立了“第二个知识中心”,并通过社会表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及话语分析技术等反过来影响到原本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文学艺术因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人性的塑造以及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本然地承担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更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思想以其对人的生存状况关怀,对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注,深化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真理性的认识,是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反思近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汉话胡说”无疑是最为人诟病的理论现象, 但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它自有其合理性,是不可能轻易从文论话语到知识谱系发生整体切换的。然而,这 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不可更易的理论范式。只要我们理清“汉话胡说”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内在的张力结 构,从中国当下的文艺问题和审美需要出发,就有可能走出这一理论困境,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资源, 并最终以本土话语形态去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全球对话。  相似文献   

8.
杨村 《天府新论》2002,4(5):47-5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繁荣文艺 ,是对文艺工作的拨乱反正 ,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开拓 ;坚持“二为”方针 ,纠正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偏颇 ,发展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坚持“双百”方针 ,坚定地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 ;建立广泛的文艺工作统一战线是邓小平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自雄 《兰州学刊》2009,(8):186-188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必须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从全球化现代性进程中的现实语境与现实问题出发,消除对现代性的曲解与狭隘理解,确立“可选择的现代性”这一现代性追求的文论发展与研究的新路向,在现代性进程的多样性与多元格局中,通过不同文化文论间的对话交流,进行基于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的改造、融合与重塑,从而实现当代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与理论创新,并有利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明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唐文吉 《云梦学刊》2006,27(4):105-108
中国文化的自觉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深重的依恋,而文学理论作为现代学科也是一个不容抹杀的生命,“传统文学理论”的提法,可以使文学理论学科摆脱现代性的种种困惑,使传统文化的治学精神给文学理论带来新的能量。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能使文学理论借文化自觉之机实现其本土化,能以“通”为途径解决学科中出现的交叉学科泛滥、对象泛化等问题。要使传统文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深入文本,以新的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传统文学理论进行还原,这样,更多的文学理论问题将随之而开启。  相似文献   

12.
柳春蕊 《云梦学刊》2010,31(3):19-24
郭绍虞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是三十年来古代文论最有代表最具影响的学术成果。反思新时期古代丈论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选取文论名篇要充分考虑文论著述者的言说方式和言说意图;解读名篇既要遵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自身逻辑,更要做文本的历史还原工作;重建古典写作世界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古文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7,28(2):94-96
“切”是我国传统文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不但用于诗话、词话、曲话和文话,还更集中、更普遍地用于联话这种传统文论体式之中。就联话而言,无论作为审美标准还是作为创作法则,其意均指楹联的内容与题目或者题咏对象切合、符合、相宜、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彭公亮 《云梦学刊》2003,24(3):56-60
柏拉图的审美主义把理念作为审美理论的核心和生长点,以美的理念作为事物的本性、本质的圆满极致状态,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设定和人生境界。他力求通过这种价值设定为人的活动(人工制造活动、现实生活)提供一种终极性依据和价值范畴,以此来弥合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分离。柏拉图的审美理论进一步推进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价值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当代文化的图像化转向以及向大众消费娱乐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学的转型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同时也正遭遇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关注和讨论当前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与危机,目的在于促进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使其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随波逐流迷不知返,也不至于在“图像化转向”的潮流中被吞噬掉。  相似文献   

16.
黄维樑 《云梦学刊》2007,28(2):90-93
在我国面临庞大的“文化赤字”的情势下,我们要重视以《文心雕龙》为高峰为重镇的中国文学理论。用《文心雕龙》的“六观法”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进行研究,可以打破中国传统文论“不重分析没有体系”的迷思(myth)。  相似文献   

17.
杨晦、周扬与文学理论教材建设——胡经之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世涛 《云梦学刊》2006,27(3):17-21
在举办北大文学理论研究班的过程中,苏联专家向中国的大学教师传授了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强调了文学的党性、阶级性、思想性、人民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一些文学技巧,促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但也有脱离文学实践的局限;<文学概论>吸取了当时的学术成果,把理论奠基在认识论上,强调文学与政治、社会、阶级的联系,但它把反映论等同于认识论,排斥了体验、情感和理想,还过于政治化,缺乏对文学审美的把握,这些局限有人为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杨晦提出的关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观点很有价值,他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和文学批评做出了贡献;用扬亲自在北大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座,支持学生编写<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增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他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同时认识到审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虚静是中国文论特有的一种创作思维方式.虚静以其空明的心境状态、凝神观照的专注态度而达到物我不分的境界;虚静思维具有非逻辑性和非理性的特征,是一种直觉思维;虚静思维体现了艺术创造活动的无功利性和自由性,在游心自适中使创造活动达到"宛如神助"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的实施对于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在2021年12月25日举办的“民法典与社会治理”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民法典与媒体治理、民法典绿色条款的类型化及与环境法典的衔接、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的新发展、民法典与我国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治理、民法典对房地产市场及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治理实践、民法典担保物权改革对营商环境的治理、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实效考察、民法典诚实信用原则对诚信价值观的实践、民法典与商法发展的新动向、民法典与比较法、民法典时代的教与学、民法典与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