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检讨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的自然观和环境生存模式方面功不可没,但它暗含的“人与环境只能是互斥关系”这样一个前提值得商榷。征服自然的环境观念、人与自然冲突的生存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人与环境共生共荣的理念和生存模式是可能的。当然,使这种模式具有客观普遍性,需要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内涵--兼谈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价值范畴.本文在比较分析西方主客二分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探讨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起点,并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非人类中心主义片面性的深层实质,进而以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辨证统一的否定之否定为基础,诠释和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针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而逐渐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随着历史的发展 ,它的意义、性质不断有所发展和变化。人类中心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到了近代 ,特别是现代 ,却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这就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反思应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着手。具体地说 ,要努力实现人的主体性转向 ,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逻各斯和努斯的提出构成了理性精神的最初形态,逻各斯代表了客体性原则,而努斯蕴含了主体性原则。逻各斯和努斯的对立统一恰恰体现了古代希腊哲学中的二元论即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两者从对立达到和解,又在和解中包含了分裂。本文试图展现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图景,以便对主客二分的理性思维方式有了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既不是人类专制主义,也不是人类沙文主义,全球生态危机是"生态帝国主义"以及社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缺失所使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了全球生态危机,而是全球生态危机造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灾难。所以,人类中心主义应该成为批判的主体,而不是批判的客体。  相似文献   

6.
走向"共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存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共生理论作为指导,本文阐述了“共生”的概念及其特征,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及导致的各种危机。认为只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共生”,充分发挥人类主体性的作用,运用交往理性与他者平等对话,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才能化解危机,创造人类美好的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共生理念的生成及其强大的跨学科特质与理性哲学内涵做了详细剖析,并借助共生理念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美学等领域产生的丰富而坚实的跨学科理论渗透经验,尝试将之引入翻译学层面进行研究,希冀能为翻译研究与翻译行为提供一种价值引导与实践示范,为构建成熟而理性的翻译理念、维护翻译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也希望能以此新的视角来拓展翻译学的探索维度。  相似文献   

8.
从逻辑上讲,并非不能将法律人格赋予动物。动物权利的保护,不应作为客体保护,而应作为主体来保护。主体的产生,乃是根源于社会利益和权利保护的需要。而主体在形成后也在不断扩张,诉讼实践就是主体扩张的重要动因之一。文章从主体、法律主体、民事主体、诉讼主体而及动物,以动物的生命权为核心,力图确立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通过对动物主体地位及动物权利的论证,对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予以解构。   相似文献   

9.
互利共生理念,是在反思人类生存危机、批判西方主客二分与人类中心主义过程中产生的,但它不是向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的复归.通过探讨这一理念的内涵、实质及意义之后认为,从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再到互利共生,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互利共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主客统一观基础上对前两个阶段的扬弃.互利共生的实质不是"融合",而是协同进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利共生理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利共生事念 ,是在反思人类生存危机、批判西方主客二分与人类中心主义过程中产生的 ,但它不是向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的复归。通过探讨这一理念的内涵、实质及意义之后认为 ,从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再到互利共生 ,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互利共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主客统一观基础上对前两个阶段的扬弃。互利共生的实质不是“融合” ,而是协同进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这些消极因素的出现,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中心主义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文章选取了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对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论环境犯罪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犯罪客体是环境犯罪区别于传统犯罪的重要特征.作者从对有关环境犯罪客体的观点的述评入手,认为传统的根植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刑法犯罪客体理论在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上有着严重缺陷;对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应当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狭隘性,立足于对环境利益的保护,即环境犯罪的客体应当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受到破坏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环境权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它的建立有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同的学者从生存论、主体论、和谐论角度建构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本文主张从和谐论角度建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论理对传统伦理的超越是以对"主体"范畴的重构为逻辑起点的,其内容包括生态主体与现代理性的结合;道德规范与"生态语境"的嵌合,以及价值指向递进到生态整体的层面.同时,超越并不意味着抛弃而是在更宽广"意义框架"中的理解和定义,而这正集中体现在"主体"手段与意义间的模式转换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得与失,于是出现了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论争尤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二者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者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二者的争论,促使人类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努力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6.
安妮·普鲁在作品中倾向于从生态的角度考察当今的社会问题,思索现当代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危机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之间的联系。人类对生态无所顾忌的破坏,源于由来已久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基于人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伤害,普鲁在她的作品中提倡人们改变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观念,将自然视为一个平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量收集实体和虚拟旅游共生现象,形成数据库,依托共生理论思辨和逐级归纳,以共生元素类型为依据划分为2类、以共生界面类型为依据划分为4型、以共生方式和获利模式为依据划分为13种,形成2类4型13种的旅游共生类型体系.选取长株潭红色旅游发展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旅游共生类型体系剖析区域红色旅游共生类型现状特征,指出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8.
〖HTK〗为了从共生视角哲学阐述人类社会的历史生存和发展,提出并探讨了共生哲学的共生存在论、共生价值论、共生伦理学、共生发展观等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分析认为,共生存在论主要是以共生关系为本体的共生哲学本体论;共生价值论追求主体间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共生伦理学包括共生正义和共生责任两大观念,实现社会福利的提升;共生发展观主要包括共生关系的改善、共生秩序的改良和共生结构的优化等内容,实现各种和各个层面的文明共生发展;面对当下的时代困境和文明危机,基于共生视角重新审视哲学中的主体性、价值论、伦理学和发展观等问题而提出的共生哲学,为思考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了独特视角和分析维度。  相似文献   

19.
文学共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生本是生物学上的一种物种间的同居现象,而随共生研究的发展,它已超出生物学的范畴,进入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将共生这一概念引入文学史研究,对于文学共时性、文学多元化、文化全球化可以作出新的解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不同时期的哲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是不同的。近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 ,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 ,都致力于提升主体在哲学中的地位 ,从而使主体的地位达到了极致。后现代哲学家则针对主体性哲学的弊端 ,致力于消解主体 ,提出了“主体死亡”的口号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类对主体的关注 ,体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