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5,(5):140-146
宋濂尽管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但考察其教育背景、交游出处以及文坛作为,他只能算是元明时期的过渡者,并未开创明朝文章风气。首先,他与元代中晚叶馆臣过从密切,深受其文章理念的影响。其次,宋濂在明初的作为,以任《元史》总裁官为最著,却由于修撰过于仓促,致使《元史》基本成为宋濂等人对元代馆臣文献、撰述的一次系统整理。最后,宋濂在明朝的活动时间甚短,又以朱元璋的猜忌、宋濂的谨慎,宋濂未能开创新风。之后更因燕王的篡位、宋濂得意弟子方孝孺以及宗族友朋的被诛杀,宋濂的影响终被强行中止。  相似文献   

2.
王静 《唐都学刊》2020,(1):75-78
现存北魏裴谭墓志出现"洛汭里"地名的记载,鄯乾墓志出现"洛滨里"地名的记载,均属于同时期洛阳城坊里新见资料。以《魏书》《洛阳伽蓝记》等文献中记载的"归正里""洛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结合考古资料如"地形图""影像图"等做出考证,以及利用现代科学常识进行逻辑推理,认为洛汭里的大致方位在伊、洛水间中央御道西的一片高地上,与《洛阳伽蓝记》所载归正里是为同里异名,推断洛滨里的方位在灵台遗址南面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香火:江南士人与元明时期祭祖传统的建构》作者何淑宜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专治明清社会文化史,现任教于台北大学历史学系。该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改写而成。作者的硕士论文《明代士绅与通俗文化:以丧葬礼俗为例的考察》(后来出版成书),曾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新史学》,篇名为《以礼化俗——晚明士绅的丧俗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探讨了礼与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以礼化俗。  相似文献   

4.
古代朝鲜的《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等是专为朝鲜人编写的汉语教材,其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内容,是其在古代朝鲜广泛流传的“前阶段”。这种传播方式以汉语教材为媒介、以汉语教学为手段,有着互动性特征和在一定范围内被强制执行的特点,并受到朝鲜官方的鼓励和保护。同时,在表现形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亦与中国古代小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元代统治者对宗教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所以佛教在此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督教也在元代第二次传入中国,此时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各派被统称为也里可温教.对于已在宗教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元代佛教来说,也里可温教的快速发展便成为其排挤的对象.但由于历史资料的散失,对于元代两教的交涉,可以查证的史料非常有限,本文仅就有限的资料线索举例三个著名的事件以考究元代时期佛教与也里可温教的交涉状况.  相似文献   

6.
《学问》2010,(6)
辽代头下军州之一的贵德州治所当以今抚顺高尔山城下面辽金古城当之。《辽史·地理志》所载与贵德州有关的凡河、大宝山非今日铁岭市境内之凡河、大宝山,而应于抚顺境内寻求。  相似文献   

7.
林彬晖  艾初玲 《阅江学刊》2011,3(4):121-126
古代朝鲜重视学习汉语,至今留存有《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等专为朝鲜人编写的汉语教材,其中部分内容是对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作品的改编、仿制或直接袭用。古代朝鲜的汉语教科书与元明时期中国小说戏曲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紧密的关联,是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域外传播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干涉主义与中国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后霸权主义的最新表现就是“新干涉主义”,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从长期来看 ,对付新干涉主义和加强国家安全的根本出路是保持国内社会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千年的怀特海、中国及全球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特海所创立的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尽管这两种思想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 ,但在上一个世纪均遭到人们的不同程度的冷遇。进入 2 1世纪 ,随着世界格局的千变万化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越发凸显出它们的合理价值 ,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观念。文章从诸多方面论证了这两种思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潘世圣 《浙江学刊》2012,(3):96-103
“人力车夫”和“城市街景”,是《满韩处处》与《支那游记》之“中国叙事”的典型场景,其中对“污浊”“混沌”“无秩序”等负面元素的描述颇为醒目.不少文献资料证明,此种“中国像”并非特殊的个人记忆,而是东洋“他者”的某种共同记忆.在这类“中国叙事”结构的背后,作家对中国古老文明文化的憧憬想象与目睹现实的乖离、日中两国社会现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作家对中国的负面感知;近代以来世界性的中国话语建构、特别是“东方主义”观念也参与其中,限制了作家理解亲近中国的内在欲望.“绅士”式的矜持和优越感令他们难以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完成对中国的深刻体悟;而近代帝国列强的殖民欲望、脱离文明驾驭的霸权强权方式,也深刻地嵌入在时代背景中,潜在地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60年的艰难探索、成功实践、基本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离开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特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在当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是中国作风的具体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转折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先进知识分子,从文化现代化和政治革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国家社会问题,寻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路径.正是这场新文化运动,为未来中国的现代化铸就了新的领导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动力源泉.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新人文主义与中国民法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人文主义的民法观主张民法中“人”的因素先在于并重要于“物”的因素,人身关系法是财产关系法的基础;但同时其又反对“人”与“物”的对立,主张人必须谦虚地保持与自然和其他生灵的和谐关系,必须厉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从而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老”人文主义相区别。物本主义是与新人文主义的民法观相反的学术观点,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理论,应该淘汰。  相似文献   

14.
那个十月一日 新中国的笑脸 与太阳一同升起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过去十年来逐步弘扬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中国历经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多年、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的一百八十年,更是华夏文明四千多年来历史实践的一种结果。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的世界”和“中国与世界”两种中国的世界观,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历经千年之变后出现的第三种中国世界观“中国在世界”的必然产物,含指中国对世界的反哺、反思、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缘战略新态势与中国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亚太地区新兴大国的相继崛起,亚太已成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新重心。世界各主要力量纷纷调整各自的亚太战略,亚太地缘战略态势遂由此产生,而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面对各种挑战,中国需制定相应的亚太地缘战略,以确保其战略机遇期并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与真正崛起。  相似文献   

17.
孙应帅 《创新》2012,6(5):12-15,126
近几年,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从某种角度理解,其具体涵义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就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指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献与琉球权威史书均证明,钓鱼岛及其相关海上航线是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占有并利用的。中国隋朝的相关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明朝初年,中国与琉球国建立册封与朝贡关系后,钓鱼岛就由中方巡航、利用和有效占有。《顺风相送》一书的记载很可能与郑和奉命赴东洋、下西洋的两洋航海有关,其最终成书时间并不影响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钓鱼岛的确凿事实。琉球国大学者程顺则于1798年撰著的《指南广义》也清楚、详细地就此作出记载。即便按照日本有关国际法先占原则的解释,最早有效占有钓鱼岛的也是中国,钓鱼岛从来不是所谓的"无主地"。  相似文献   

19.
王思斌 《社会工作》2023,(1):1-9+103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社会工作有新的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新进程,我国社会工作需要进行新本土化。社会工作新本土化是社会工作面对复杂和艰难问题,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全面地了解现实,根据实际需要,综合地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多种知识,与相关方面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行动。它在改善困弱群体民生和生计、加强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喜庆的鞭炮就要点响 当五彩的烟花就要燃放 此刻 谁能忘记 一个孱弱的民族 曾经怎样地饱受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