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经由互联网披露的公共事件越来越多,人们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也越来越多,政府已经陷入有权力而缺权威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政府掌握着大量有用和有效的公共信息,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水库,却久久不开闸放水或放水甚少;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的强烈需求难以获得有效满足,形成了信息饥渴。互联网上人  相似文献   

2.
刘铭 《决策与信息》2010,(6):144-14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他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信息网络的发展必然对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产生重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以及如何推进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众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格外关注和质疑以及群体性事件的泛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本文在论述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从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的角度构思重塑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共危机的处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政府的公信力塑造是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所以导致政府公信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危机意识不强,制度落后不完善,政策缺乏科学民主性,总的来说,我国政府在基于公共危机管理下的公信力塑造上还是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善。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信力的相关概念入手,对利用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的公信力等有利方面的正面影响进行简单的介绍,结合我国基于公共危机管理下的政府公信力塑造现状,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依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政府在公信力塑造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信力建设与社会问责既有互动又有冲突,从价值取向层面来看,政府公信力是权力、民主、绩效的代表,对权力控制的问责防止了权力滥用,对民主价值的问责明确了公民和政府的角色定位,对绩效推动的问责确保了公众对政府职能履行的期待。从参与主客体目的层面来看,公职部门与公民大众互为政府公信力建设与社会问责的参与对象,一方的利益和需求即为另一方的责任和义务,二者在不断博弈中寻求平衡。从评估的有效性层面来看,公信力评估的有效性不仅是对结果的反馈,更在于事后的鞭策和学习,社会问责为政府公信力内容上的有效评估划定与界限,为整个评估过程指明了方向,也为参与其中的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应该是一个负责任、服务型、依法行政、透明的政府,同时政府公信力还承担相应的功能。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必要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无疑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的客观现实要求加强和教室是,同时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如果政府自身具有较高的公信力,那么社会管理创新也将有效;如果政府公信力衰弱,那么社会管理创新必然受到阻碍,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政府公信力弱化既有理念原因,也有行为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因此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政府从更 理念、规范行为和完善制度三个方面提升自身公信力,形成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要从政策、体质、观念等方面加以考虑。当前我们的行政观念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如民主行政、高效行政、法治行政、服务行政、责任行政和诚信行政等,而相关配套制度尚待完善,政府公信力下降恰恰源于政府给予了人们美好的承诺却未能予以制度保障。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先进的制度约束下,政府的治理才有可能更加符合民众的意愿和要求,进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制度完善才是当前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网络声音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新兴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以及政府的重视。网络舆论可以是政府信任危机的策源地,可能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削弱;但政府如果能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地处理和引导,就可以将网络舆论变为控制危机进程和解决危机的良好辅助工具,在新的高度上重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关系,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一系列危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折射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和下降。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扣谐的基础,因此,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刻不容缓。本文从理论、制度以及社会公众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关系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直接影响着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文章以地方基层政府为例,总结了基层政府在转变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提升公信力上的经验探索,分析导致公信力降低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的改变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欠发达地方政府公信力呈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政府公信力对区域发展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然而现阶段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偏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宝贵财富,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意义出发研究目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现象以探究现象背后行政管理存在的漏洞,并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要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快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4.
从2008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到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在5年多的时间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已经走到解决“疑难杂症”、深入提升质效的十字路口。在新的阶段.信息公开工作者不仅要有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正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与难题。匠年来,我市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梳理、汇总、研究遇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寻找解决路陉。顺利推进了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维护和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红头文件是人们对各级政府往来公文的俗称,它承载的往往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或决策,只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能看到它.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红头文件一直都带着几分神秘色彩.不过,在广州这种现象很快就要改变了.  相似文献   

16.
来自SARS危机的挑战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提升对策和政府公信力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县级政府公信力评价问题是深化该领域研究有价值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苏丽 《经营管理者》2013,(13):77-78
公众对政府的认知偏差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而政府的自身职能、行为失范及与网民的互动缺失等都造成了网络热点事件中所反映的政府公信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影响,来分析在微博时代的网络环境中政府公信力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并从政府、网络媒体和公民参与层面提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信力是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石。从2005年到2015年,政府公信力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来,政府公信力建设始终是政府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与此同时,公务员行为失范,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能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成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软肋和短板。未来一段时期内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主要是正确认识政府公信力的特殊性,以及简化和精化政府公信力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时伟 《领导科学》2012,(33):6-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矛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 1.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目前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评价或认可,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信誉和形象.邹东升认为,政府公信力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为民众对政府行政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公信力:评价领导者的重要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雄 《领导科学》2003,(17):33-34
非典流行时期以至今天,公信力这个过去较少提及的词语在报刊出现的频率高了起来,尤其是关于政府和新闻工作方面,公信力一词的使用更为频繁。从学术角度讲,公信力属于社会评价方面的术语,指个人、团体或事物获得公众认同信赖的情况。公信力决不仅仅表现于政府及新闻工作方面,其社会评价的范围相当广泛,而领导工作又是社会评价体系中备受关注的对象,因此公信力也应该并且必须成为社会评价领导的一个常用话语。领导者公信力的内涵、评价尺度及意义目前,在领导学中尚无“领导者公信力”这种提法。笔者认为,领导者的公信力可以这样表述:领导者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