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一九八六年冬,在汉充县故治,今湘西北的大庸城区,出土了一批西汉墓葬文物,其中有铜俑1件,为跪式男俑。头戴编织帽,两眼正视,双耳长且宽,颈部肥粗,上身裸露,见两乳,胸略前倾,宽肩细腰。下身着裙,两腿前屈跪地,两手前伸置膝上,臀贴脚根。头和两肩各立一空心短圆柱,柱径1厘米。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戴锋,后端环手衔短把。通高15.6厘米。现根据该铜俑的特征,对其所代表的人物的族属、身份及作为随葬品的性质作一考证。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骆越,是战国秦汉时期聚居于桂西,滇黔东部及中印半岛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士著民族。文献记载中,明白地记述了他们中曾流行过文身习俗。关于这一习俗的产生及其社会意义,不少学者作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但是,骆越人以什么工具文身,其具体形制如何,不仅文献未作具体记述,实物资料也未见发现,一直是个悬案。一九八五年十月间,在广西武呜县马头乡发掘的一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二枚形制特殊、制作精细的铜针,曾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关于此铜针的功用,有的认为是一种缝衣针,有的认  相似文献   

3.
口弦是苗族艺人用薄铜片打制成的一种乐器。它由弦柄、弦叶两部分组成。长约4厘米的口弦,叶片约长10厘米,宽2厘米,比弦柄略长、略宽和略薄一些。叶片中间还有一块小簧片。吹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弦柄,然后将弦叶部分横过来靠近嘴唇,通过舌尖的动作将气流轻轻送出嘴唇,吹动弦片。此时,右手拇指也要拨动弦片,悠扬婉转的弦声就响起来了。拨片时,气的轻重和气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弦声。  相似文献   

4.
平安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省首次发现画像砖的地方,其所雕图案内容淳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是弥足珍贵的艺术精品。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模印、雕刻(或彩绘)图像的建筑用砖,古代主要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画像内容主要以表现现实生活、神话故事和风俗习惯等,题材非常广泛。画像砖大量用于墓壁装饰,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是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将壁画以画像砖的形式施于墓葬装饰的一种表现。平安汉代画像砖于1982年在窑房村被人称作凤凰山的地方修建革命公墓时发掘出土,砖长20厘米、宽17厘米…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 ,前不久又发现一座西夏时期的墓葬和墓亭遗址。该遗址位于距银川市城区 30余公里原西夏陵保护范围之外。墓中清理出 1 0个长约 2 5厘米的彩绘木俑 ,其中 7个完整无缺 ,文官俑 2个 ,武官俑 8个。此外 ,还有木鸡、鸽、牛等。这些木雕工艺品的出土 ,在西夏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据分析 ,此墓主可能是先火葬后土葬的 ,这正与文献记载的当时葬俗相吻合。在墓旁的碑亭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残碑 1 40余块 ,碑文均为汉字 ,最大的残碑有 4个字 ,其中一块上有“张陟撰文”字样。据初步勘查 ,这座墓葬附近还有一些古墓和其他遗迹…  相似文献   

6.
<正>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二年,湖南省博物馆和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在淑浦马田坪一带发掘清理西汉墓葬共五十七座①,出土一大批滑石冥器,其中出土的一批滑石“兽面”尤具特色。“兽面”由一块乳白色的滑石板雕刻而成,人面兽头,头长双角,张口露牙,大眼鼓出,形象威严而又狰狞,位于墓葬中显眼地位,明显地不是一般的随葬实用器,而这种形象狰狞,作用神秘的“兽面”,在其他地区的西汉墓葬中不见。为能引起学术界对此的重视,今撰小文,以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八六年冬,考古工作者在大庸市清理一座西汉墓,发现了大量文物,其中有铜俑一件,为一跪式男俑,头戴编织帽,双耳长且宽,上身裸露,下身着裙,头和两肩各立一空心短圆柱,柱径约1厘米,左助佩长刀,佩戴挎右肩。铜俑通高15.6厘米。现根据该铜俑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太阳神图案织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发掘出了1处唐代吐蕃墓葬群,发掘出大墓封堆遗迹1处,中小型墓葬20余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均属罕见。其中M1大墓出土的太阳神织锦,在我国系第一次发现,也是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尤为重要的是这类织锦出土在吐蕃墓葬中,当更具特殊地位。以下我们将作具体的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据(记者刘鹏)报道: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柳湾墓地考古发掘队领队肖永明对记者说,近期对柳湾墓地的抢救性的文物考古发掘获得重大发现:首次在这个国内最大的氏族村墓地发现了一批重要生活遗址,同时出土了一大批器具,其中出土的红铜器铜簇填补了齐家文化柳湾类型在铜器方面的空白。 青海省东部的乐都县柳湾墓地位于湟水北岸的二级台地,从1974年到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墓葬1700多座,出土了大量精美陶器和不同时代的…  相似文献   

10.
都兰吐蕃墓中镀金银器属粟特系统的推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2—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海四州都兰县的热水乡、夏日哈乡发掘了一批唐代的吐蕃墓葬。除大量的丝织品、陶器、木器、铁器、铜器、珠饰、木简牍、皮革制品以外,还出土一批金银器,因墓葬多数被盗,完整器和大件器不多,多系残损的小件器物。其中一部分器物较特别,具有浓厚的中亚地区粟特银器的风格。首先介绍出土物:  相似文献   

11.
正2002年8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哈拉海城址出土印章一枚,为元代的"元押"。印章为黄铜质,通高(纽残)1.1厘米,重量8.28克。印面呈长方形,长2.7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阳铸八思巴文。印背无款识,印纽呈梯形,顶部  相似文献   

12.
1991年3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勘探基础工程处在南宁市邕江防洪堤进行钻探施工时,从20米深处的污泥中发现一枚宋代铜印。该铜印面长5.5厘米,宽5.1厘米,边高1.6厘米,直柄钮,通高4.5厘米,正面铸有篆体阳文“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铜记”十二字,除“兵”字受损外,铜印整体保存完好;背面右侧镌有“庆历七年”(1047年),左侧则镌“少府监铸”八字。宋代铜印在广西发现尚属首次,铸有“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铜记”及年号之印殊属珍贵。因此,该铜印的发现为研究宋代依智高起兵反宋前期广西的政治、军事机  相似文献   

13.
张蕾 《中国民族》2023,(5):98-98
《弈棋仕女图》是唐代绢本设色画,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时已破碎。后来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一幅贵妇弈棋、侍婢观棋、儿童嬉戏的工笔风俗画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画高63厘米、宽54.3厘米,画上对弈的共两人,其中左边人物缺失,右边一人着绯衣绿裙,虽绿色裙子部分残缺,但形象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贵溪县渔塘乡仙岩崖墓群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1979年秋经调查后得到确认;1976年秋冬又组织力量进行了清理。考古工作者先后清理了18座墓葬,共发现棺木39具,人骨架16具,出土各类随葬器物200余件。近年来,已陆续发表了一批研究文章,对崖墓的时代及墓主的族属、习俗、文化特征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确定崖墓时代的主要依据是出土的陶瓷器。这批器物有不少特征与上海金山戚家墩遗址下层文化几乎完全一样;在江苏、浙江春秋战国肘期遗址、墓葬中也可见到一批同  相似文献   

15.
吐鲁番出土文书是研究新疆乃至全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的法制文书对于了解唐朝法律制度在西域的贯彻落实情况具有重大意义。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32号墓出土的《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长45厘米、宽29厘米,共有文字41行,为《唐律疏议》卷六《名例律》疏议中的一部分。其中的第9、第10、第29和第31行均钤有朱印,印文为“西州都督府之印”。  相似文献   

16.
辽代契丹人墓葬中出土的面具和网络,作为一套完整的葬具,是考古界比较一致的认识,也是被文献和考古资料所证实了的。当然,即使在辽代晚期的墓葬中,也有出网络而不出面具,或者出面具而不出网络的情况,说明这一制度虽已形成,然而还不够严格。有的同志就此已做过较多的论述。①马洪路同志于《考古》1983年第3期上发表的《契丹族葬俗中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的乐器中,埙因体形较小似乎不太起眼,但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已经用它吹奏出了美妙乐曲,并传播到西域乃至更远的亚洲腹地。维吾尔语称陶埙为“雀拉”或“雀洛克”,在新疆民间流传使用至今。出土于哈密市伊吾县拜其尔古墓、距今约3000多年的这件陶埙,长10厘米,两端细、中间粗,呈橄榄形,一侧有5个孔,为新疆出土年代最早的吹奏乐器。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我国甘肃武威西郊林场先后发现多座西夏砖室墓,并有明确的记载,而出土的文物、随葬品也为研究西夏墓葬文化提供了详细而真实的参考资料,并且通过墓葬的重见天日,更是印证了西夏文化融合的的论断,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感受千年前的西夏王朝独有的文化内涵。在此,本文就详细探讨和研究了西夏的各种葬俗、西夏墓葬的形制、规格以及所反映出的葬俗特点。  相似文献   

19.
壮医春秋     
壮族医学源远流长。萌芽于先秦。又经两汉六朝,尤其唐宋两朝发展较快,那时即创立了多层次结构的十几种疗法。从广西“柳江人”遗址(柳州)、“贝丘”遗址(南宁)、“甑皮岩人类”遗址(桂林)中所发现的砭石器、尖状器、兽骨、角针以及陶片等物品看,即是壮医后来常用的“砭针”、“陶针”、“角疗”、“骨刮弓”等医疗工具的原型。近年,考古学者从广西武鸣县战国墓中挖掘出土的两枚铜针,说明壮医很早就探索和创造了“针术”和“角疗”的治疗方法。《山海经·南山经》记载的“祝余”、“白(艹咎)”、“迷谷”等品,迄今  相似文献   

20.
鳇鱼叉     
鳇鱼叉赫哲语称“阿静桌布固”。赫哲族捕捉鲤鱼的工具.为一铁制三齿叉,中齿有四个倒须,两边齿各有三个倒须。叉杆约长一丈三尺。叉杆一端,按一尺二寸长的叉柄,叉鱼时,在叉柄栓二丈长的漂子绳,上面用鱼池做漂。叉到鳇鱼时,将叉全部放入水中,水面上只见深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