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塞尔认为 ,科学是一个以本质直观为基础、以真理为对象 ,并具有真理内容的理论体系。因此 ,严格说来 ,只有那些使科学成为科学的东西才可以最确切地被称之为科学 ;而传统科学观将数学的自然科学当作一切科学的典范 ,歪曲了真正科学的本义 ,因而不可避免具有种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致力于对传统机械论时间观的批判,反对用空间概念描述时间,认为时间是一种纯粹的、不可分割和不能测量的绵延。胡塞尔时间分析的重点不再是对时间与空间进行切割,而是对内时间意识进行描述,认为时间是一个由原印象、滞留和前摄组成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体。正是柏格森和胡塞尔在时间问题上所做的铺垫,时间才成为海德格尔存在论分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重读胡塞尔"口号的提出显示了我们的思考前提与当前西方学界的"哲学共识"之间存在着颇多不同之处。对于当代西方现象学和胡塞尔学学术的制度性规范,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理论对峙",实乃现代哲学和人文理论发展史上"理性方向"和"非理性方向"间"世纪性对峙"之典型。面对根深蒂固的制度化学术格局,唯有中国传统仁学的主体伦理学态度之介入或有可能提供合乎理想的治学方向。  相似文献   

4.
“显现”概念是胡塞尔、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现象学最直接的交汇点,他们都将“现象”的原初意义理解为“自身显现”,这既体现了三者在“回到事实本身”问题上的一脉相承性,也彰显了现象学理论谱系的相互关联性。但他们对显现内容的理解却存在重大差别,这种差别又充分体现了他们各自理论的自足性。胡塞尔强调“纯粹意识”之显现,将“什么存在”的形而上学问题转换为“如何显现”的现象学问题,开创了现象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海德格尔强调“存在者自身之显现”,将“现象”从意识领域拓展至整个存在者领域,实现了现象学的存在论转向;而阿伦特则强调“人之复多性的显现”,揭示了现象学所隐含的公共维度,实现了现象学的政治转向。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作为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先驱,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本质探讨,而成为学界公认的对技术"存在论"进行追问和创新的哲学家,本文探讨了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评判。  相似文献   

6.
胡刘  祝莉萍 《社会科学》2007,1(5):131-138
把“科学性”作为科学的理想内核以及把严格科学的哲学作为“科学性”得以实现的本体论保证,从而在纯粹意识领域内部,即“理性直观”的基础上实现科学与哲学的统一,构成了胡塞尔科学观的方法论基础。从实践论维度反思这一方法论,不难看到其启示与困难并存,也不难发现它的出路在于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取代“看”的“理性直观”,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取代神秘的现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将实为理论反思产物的"纯粹意识"作为终极的存在,早期海德格尔则将前理论的"实际生活经验"理解为最终的源泉."纯粹意识自我"是生活的看客,而"实际生活经验自身"则是置身于意蕴世界中的历史性个体."纯粹意识"试图外在地构造一切意义和真理,而"实际生活经验"早已生活在意蕴和真理之中."纯粹意识"是超时间的永恒在场,而"实际生活经验"则是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动荡.  相似文献   

8.
身体问题在胡塞尔现象学中虽不是中心话题,但他对零点之身与作为“双面神”的身体的现象学描述,却代表了由身体所触发的一股反柏拉图主义努力的开端;海德格尔对身体问题的现象学分析,是隐含在他对以“手”为标志的各种感性生命活动的理解之中的;梅洛-庞蒂通过身体图式与肉的本体论构想,完成了与柏拉图主义的彻底决裂。有了肉身的显现,本体仍然可以在场,但却不必借助于神目之光的照耀。  相似文献   

9.
孙亮 《理论界》2007,(2):183-184
晚期胡塞尔切入现代性批判的问题之一,是对现代性根源——科学技术进行了反思。他对科学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1.残缺不全实证主义科学观,导致了欧洲文化危机。2.“技术化”抽空的自然科学,远离日常生活世界。3.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成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先验意识关联项”试图解决认识论之谜。  相似文献   

10.
张谨 《学术论坛》2006,(3):40-43
海德格尔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通过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的批判来追问现代科学观与技术观,从而揭示出现代科学最主要的“研究”本质以及现代技术之本质的“座架”特性。其思想和研究方法对我们解决因科技所引起的诸种社会问题是大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1.
笛卡尔主义是以身体为目标的现代化规划而成为适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作为笛卡尔主义者的胡塞尔始终在唯我论立场描述身体之维 ,同马克思相比较 ,缺失以“需要”和“自然”为标志的生存论之维。因而 ,胡塞尔以意识为本位的身体现象学 ,对身体的描述无非像施蒂纳一样 ,做了又一次想象或抽象。当然 ,作为方法学的身体现象学 ,无疑有助于增进对处于环境中的躯体的总体理解 ,从而克服各门学科对身体的纯科学化理解的非人性弊端。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王恒 《南京社会科学》2003,16(12):38-43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并不是空洞的形式 ,海氏的此在也非事实性的存在者 ,二者的根基都在时间性 ,都以其绽出结构作为意识或此在的存在形式。海德格尔思想一而贯之的基本线索 (最低基准 )就是要从时间来探讨存在的意义 ;而其前提和真实含义却是要从存在来探讨时间的本性。在《存在与时间》中 ,时间性是作为整体性问题的答案引入的 ;其“将来”的特征表征的是作为整体性的“自身性”。事实上 ,“当下”才是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焦点。这与胡塞尔作为主体性本身的时间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从“原意识”到“眼下” ,对前对象领域的揭示 ,可以成为与法国现象学的全新的接口。需要注意的是 ,存在的动词化呈现的基本境域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 ,而不是实践。  相似文献   

15.
肖朗 《北方论丛》2014,(2):118-122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哲学,现代科学这种主客二分的认识方式并不能认识事物本身;现代科学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技术,技术的本质是一种架构,在此人和物都变成了可以技术处理的东西。在古希腊技术本有艺术的含义,在艺术中还保留着一种非主客二分的认识方式,海德格尔希望将这种他称为诗意的方式推到所有的人与物,从而回到物本身,人也能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16.
吕立邦 《理论界》2012,(5):71-73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发生过转变,而这转变是由其思想的核心问题存在问题的深化导致的,本文试图对之进行相关论证并从海德格尔的技术观中得到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先验自我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阿基米德点,它具有自明性,并在不断的明见呈现过程中构建自身,说明自身。不仅如此,自我构成的先验自我还具有自我负责的本性,这些特性与康德式的本体论自由特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追问什么是时间时,对永恒意义上的时间观和流俗时间观进行了批判,指出了二者是一种"无人"的时间观。在对时间的维度进行沉思时,道出了时间的基本现象是将来和本真时间的四维性,即曾在、当前、将来和规定三者相互送达的达到,这种达到意味着时间是归属人的,没有人就没有时间。海德格尔"思"时间的维度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有意义的"决定性的因素"已经由胡塞尔提出来了:现象不是感性的对象,而是某物对象性存在的突现方式。当你面对一个似乎是自在的认知对象时,其实你没有注意到这个假想对象的被建构性,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发现"对象"本身是如何显现为对面站立的东西的。任何成为对象的东西必生成于一种"一定的看",这个能看到本身就是被建构的,因你能看到一个东西,是由于你已经在关于这一事物的一定的实际存在中熟悉和了解它。在海德格尔这里,现象学是方法论的入门,是一条在其上行走的思想道路,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学会真正的倾听和思考,要把其中真正的可能性开放出来,而并非将其变成一种死去的理论和学问。任何把现象学凝固成一种哲学体系的做法都将被贬谪,胡塞尔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皮尔士原则"虽然强调概念的效果,但是其根本性目的在于澄清形而上学概念的意义;皮尔士所主张的科学探究方法及其科学探究方法所必然要求的科学共同体致力于确定形而上学信念;而科学形而上学的对象则是具有独立性和可知性的实在.对皮尔士的形而上学见解的讨论有助于克服对皮尔士哲学乃至整个实用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倾向,从而推进实用主义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